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2

[史地人物] 《摄氏度》No.296期:独臂养蚕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1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新闻网  2016-07-06


1.jpg




2.jpg
李林学,今年54岁,家住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横河镇老岭庄。老李27岁在煤矿打工时,右手急小臂被炸掉,左手也失去两个手指。身体残缺的他把两个女儿养大成人,现在的他和老伴仍留在村里与大山为伴,并照顾着75岁有严重风湿关节病的老父亲,以及有脑瘫症的70岁母亲。他种着6亩山地,夏秋季养蚕,抽空时还做做木工活,有时还出外打工。老李面对身体的残缺以及生活中的苦累困难,表现的总是那么坦然和从容。(■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3.jpg
老岭庄属自然村,地处中条山的腹地,交通不便。现村里只住了五户人家,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主要靠种地和养蚕为生。李林学家石头切成的小院坐落在村南的一个小山坡上,算是村里的边户。




4.jpg
村口的这间草房是老李做木工活的工房。




5.jpg
采桑叶必须是傍晚天凉快时才能采,天太热时桑叶会蔫,对蚕不好。




6.jpg
妻子看到老李流汗了,便赶紧替他擦去。




7.jpg
老李说摘桑叶时间长了手会疼。摘桑叶时还要去掉病叶和虫叶。他家养的几万条蚕,一天平均要吃一大担桑叶。由于没储存设备,所以为了桑叶的新鲜,必须天天去采。“这是个苦累活,爬高上低,体力好才行。”




8.jpg
采大树上的桑叶,李林学扛来了梯子。




9.jpg
只有一条残缺胳膊的李林学趴在高高的树上,用剪刀剪枝条。老李说:“桑树需要疏剪,否则长的不旺。”




10.jpg
坐在碾子上的邻居和李林学的媳妇在聊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后院是李林学父母亲的院子,他们的父母亲年纪大了,已无力养蚕。老人说:“老院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天下雨已开始漏水了。”




12.jpg
土楼是依地形而建,楼下的小院是他们睡觉以及吃饭生活的地方。上楼需要出小院从厨房的后面上去。




13.jpg
蚕养在二楼的房间里,这里的走廊很窄,仅够容下一人通过。




14.jpg
最初的一席蚕,随着不断的长大须相应增席分席,现已分成三席,最后几天要分五层。吐丝结茧时满屋子都是蚕,进屋后下脚都难。




15.jpg
喂蚕也是很累的活,房间小且席层多。由于每层席间隔小,必须弯腰小心放桑叶,不能压坏蚕。




16.jpg
养蚕前后需要近40天才完成一个循环。他们夫妻俩一屋子蚕能卖约2000元。“现在蚕茧不值钱,一斤也就是17到20元不等,不如出去打工。”




17.jpg
木柱上有几层铁钉,是用来增加层数和调节高低的。




18.jpg
采回来的桑叶要凉开,不能捂住受了热。




19.jpg
吐丝的前两天,蚕开始不吃食,爬来爬去,在找合适的位置吐丝结茧。




20.jpg
吃的多的蚕才能结出优质的蚕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阳光透过窗纸照在蚕床上。撒桑叶有讲究,第一要放均匀,使每条蚕都能吃上。第二,放的数量要正好,多了吃不了叶子不新鲜浪费了。少了,蚕吃不饱,不能按期结茧吐丝。




22.jpg
蚕的适应温度是27至29摄氏度,天冷时需要点炉子,但是蚕又怕烟。蚕也怕老鼠,老李家的房子是土房,老鼠挡不住,只有靠猫,晚上把猫栓在蚕房里,但绳子不能放的太长,怕猫害蚕,只能靠猫叫吓唬老鼠。




23.jpg
蚕吃剩的残叶以及蚕的粪便都是很好的肥料,老李的媳妇把这些肥料洒在地里。




24.jpg
老李很喜欢吃红薯,这是媳妇特意给在田间劳作的老李送过来的。老李媳妇说:“地里活太累,要补充些营养。”




25.jpg
夫妻两人,肩挑桑叶走在红砂岭上。




26.jpg
李林学夫妻二人踩着红沙岭回家。
2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6:07 PM , Processed in 0.0494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