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16 09:15 AM 编辑
腾讯网 Aug 1, 2015
第七十期——“云朵”上的义诊
本期编辑:陈怡含
摄影报道/人民画报秦斌
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区为主,处于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山高水险。7月7日,“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的800人义诊团队来到阿坝。若尔盖是从甘肃方向进入阿坝州的中转站,在阿西乡多巴村牧民家门口,一名医生为患有肺炎的牧民诊断病情。
若尔盖县麦溪乡卫生所,孩子们手拿医生送的好似玫瑰花装扮的棒棒糖和挂号单,排队等候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包虫病的筛查。棒棒糖本是医生送给女儿的六一礼物,女儿听说自己要到阿坝高原义诊,特意将礼物捐出来送给当地孩子吃。
7月9日,若尔盖县藏医院,医生用携带来的B超机对7岁的邓机措么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低压低氧的环境使得高原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通常高于内地数倍。
九寨沟县人民医院,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正在进行检查。指端青紫是先天性心脏病常有的表现。
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对于义诊医生和志愿者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吃得消的。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一名医生顶着高原反应做义诊,只能无人时短暂地休息一下。她刚刚替一位一岁多的孩子进行了心脏检查,这个孩子是一位高龄产妇的二儿子,大儿子在17岁时因先心病离世。
阿坝州马尔康县,医生在为一位脑瘫患者做手术前的准备。
7月8日,接受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并排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由于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高原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也非常高。
马尔康州医院里一位等待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
几位藏族居民围着一名来自北京的医生。此次义诊的队伍汇集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知名医院的医生,意在为阿坝高原的居民带去难得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一位当地居民在接受针灸治疗。
7月10日,若尔盖县麦溪乡卫生所,医生在户外为一位行动不便的牧民检查身体。
三名医生在户外观看一位中风患者的CT片。共同讨论,设计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案。
医生在手术前再次查看一位脑瘫患者的X光片,做最后的准备。
7月10日,两名义诊医生因高原肺气肿在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有着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他们还是笑着继续义诊之路。这次义诊历时近10天,深入阿坝州6县40个乡镇,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包虫病、大骨节病、白内障等进行了筛查和诊治。只要能够看到被救助的居民恢复健康,为高原的医疗带来一点切实的改变,他们就会很开心。
两位牧民通过骨科医生的按揉,受伤的脚很快缓解了疼痛,于是为义诊队做出了“赞”的手势。“老少边穷”地区的公共卫生一直是个大问题,通过与义诊队的沟通,居民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同时,他们也希望高原上能尽早有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