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4 05:50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07.01
大学生办学10年 难洗“黑”身份
本期作者:江雨
大陆小学是由大学毕业生陆晓芳创办的普通乡村小学,她办学10年,先后花费近百万元,却至今都没有取得合法的办学资格。(图/文 江雨)
在合肥肥东县古城镇的大陆小学,十几个孩子画出了他们心中爸爸妈妈的样子。大陆小学是一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106名孩子中,90名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平日由爷爷奶奶照顾。(图/文 江雨)
大陆小学是由大学毕业生陆晓芳创办的普通乡村小学,一栋两层8间教室的教学楼,一栋板房教室,两栋平瓦房分别是食堂和陆晓芳的家,此外是一个简陋的操场和一间用砖瓦垒起来的简易厕所,106名学生、8名老师,组成了大陆小学的全部。
早在2006年,刚刚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不久的陆晓芳得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小学由于位置偏远,条件差,师资薄弱,只有不到20名学生,已经难以为继。陆晓芳一直有当老师的愿望,她背着城里的家人来到学校。这里教学基础薄弱,大量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学生家长一直很苦恼。于是陆晓芳接手了这所小学,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留守儿童去创造条件。图为陆晓芳在辅导孩子们学习拼音。
2006年7月,陆晓芳从亲友那里借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并与原范店小学所属的肥东县杨塘区中心小学达成协议,试办学一年。随后,在她的动员下,父母卖掉合肥的房子,加上父亲从工厂买断的钱,又通过亲戚周转凑足了40万元,兴建了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同时,范店村100多户村民自愿将耕地租给她办学,租期30年。一个大学生创办的留守儿童小学就这样诞生了。
2009年,陆晓芳又投资10万元兴建活动板房,解决了教职员工办公和师生免费住宿的问题。一年后,她又翻盖了一座食堂,解决孩子们午餐的问题,然后又是建围墙。几年下来,学校的基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陆晓芳全家却几乎倾家荡产。为了节约开支,她不得不将父母从城里动员到这里,甚至哥哥也被她“拉下水”,前来当老师。图为学校条件有限,课表都是老师手工抄的。
在曲折中,陆晓芳的大陆小学已经维持了10年时间,然而到现在为止,学校却并没有取得合法的办学资格,这也意味着随时都有被“取缔”的可能。“黑校”犹如一块磐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过,虽然压力很大,但大陆小学还是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这也让陆晓芳多少感到一丝欣慰。图为三年级教室孩子们的课本。
经费紧张,粉笔头也是用了又用。
课堂上,罗仁礼在读书。他来自贵州,父母在学校附近的窑厂上班。
课间,罗仁礼和几个孩子在简易的球场上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