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5 11:10 PM 编辑
腾讯网 2014.07.30
夜幕下的抓蝎人
本期作者:邓小卫
陕西咸阳礼泉县,沟壑纵横的黄土塬上,常年干旱少雨,人畜饮水都要从外地购买,这里盛产蝎子,村民夏夜时常“加班”捕蝎,以增加收入。(华商报 邓小卫)
陕西咸阳礼泉县,沟壑纵横的黄土塬上,常年干旱少雨,人畜饮水都要从外地购买,但这里的土坎上却盛产蝎子,当地村民夏夜时常常“加班”,戴着紫光头灯捕捉蝎子以增加点收入。(图/文 华商报 邓小卫)
7月14日晚上9点,在礼泉县北部的九嵕(zōng)山下,天黑之后,三三两两的捉蝎人便戴着紫光头灯,手拿镊子和长杆出发,走在通往黄土塬的山路上。
在当地,野生活蝎子的收购价格已经涨至每斤430元,去年立秋之后的价格最高时达到480元。当地捕捉蝎子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留守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少,老人和妇女便成为捉蝎子的主力军。7月放暑假,为了勤工俭学,很多学生也结伴加入其中。
图为一位放暑假的中学生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村子旁的山沟里捉蝎子。
五毒之蝎,是传统的药用昆虫,中医以完整的干燥体入药,称为“全蝎”或“全虫”,捕捉野生蝎子也是我国商品药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蝎子以及蝎毒素的广泛应用,致使蝎子的价格一路看涨。
以前当地人晚上捉蝎子使用的是普通灯光,捉蝎子时要在黄土和柴草中细心搜寻,捕捉量非常有限,后来使用了这种紫光灯后,蝎子在紫光照射下通体发出荧光,几乎无处藏身。
紫光灯照射下,通体荧光的蝎子在黄土塬上非常醒目。看到蝎子后,抓蝎人要用镊子夹住并迅速放入塑料袋中,熟练者三四个小时就能捉到半斤以上的蝎子。
刚被捉进瓶子里的蝎子会变得焦躁不安。
分布在陕西的野生蝎子属于东亚钳蝎,它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开始进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蝎子多在日落后晚9点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两三点钟便回窝栖息。
漆黑的夜晚,戴着紫光灯捉蝎子,看似简单,但需要在山高沟深的黄土塬上不停地翻越,脚下除了磕绊人的枣刺外,松软的黄土随时都有垮塌跌落的危险。捉蝎人行走在路上会时常相伴,依靠微弱的紫光行走在漆黑的山沟中搜寻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