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影乐之声] 朱白:杜琪峰《三人行》只能让人想到四个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7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白:杜琪峰《三人行》只能让人想到四个字 

 2016-06-27 朱白 大家



文 | 朱白


《三人行》从一开始就是一锅夹生饭。一方面,想用枪火、警匪等元素延续杜琪峰的标志性创作,另一方面用了赵薇这种内地演员,也相当信任地使用了钟汉良这种具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明星。换言之,这是从立项就已经考量到内地票房市场和延续杜琪峰影像风格的作品。不能说这样的结合不好,而且赵薇的专业演出和天分让她较为恰当地完成死鱼脸外科医生这个角色,至于钟汉良的超级发挥,将一个斗智斗勇高智商犯罪分子诠释得就更为得体了。但这些并不能使得这部作品与杜琪峰的巅峰期作品相提并论。


即便退而求其次地说,在顺利完成北上转型这个过程中,包括通过审查制度和打通内地票房市场,杜琪峰没有让人看到期待中的匠气和匠心。反而吃老本、顺水推舟、一味地模仿自己过去和向自己经典花活儿致敬等故步自封的行为,让人觉得“杜琪峰”的金字招牌虽不至被抹黑,但作为一个对整个华语电影有影响力和创造了独特影像风格的导演,其一路向下的趋势还是分外明显的。


“三人行”即脑外科医生赵薇、警察古天乐、劫匪钟汉良,三人的戏份不平等,背景交代的也不平均,但被置于戏中的六小时里,所发生的碰撞和由此彰显出的人性幽深,又是各具不同冲击力的。虽然名为“三人行”,但我觉得故事的“唯一重点”只在赵薇身上。


这是一个拧巴又不相信好运气的执拗医生,她近期碰到的职业危机,不仅是对顽固病症毫无办法显出疲态,也是对自己操作的手术所产生的失败无法承受。命运虽然不是随时都会强行干涉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却是某种意义上许多无解的唯一出口——人,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这一个出口来完成自我的救赎。


赵薇是少年时从内地来到香港生活和读书的,一路上顺风顺水并最终成为香港一流医院的一流外科医生。大概是身份的抽离和自身对于努力过程的刻骨铭心,让她不相信和依靠运气这回事,她坚信自己的执拗会像以往考试、求职的过程一样,解决一切问题。但命运和机缘巧合让她濒于崩溃。那个在她手下失败的脑科手术病人是一个年轻人,他因为赵薇在手术过程中的大胆前行而瘫痪了,他自暴自弃并无法原谅赵薇,他的愤怒与赵薇的执拗形成了一道闭合的报复系统,它虽然没有及时甚至压根就不会爆发,但他的存在就是对于赵薇职业生涯最大的一道魔咒。最终小伙子也大概是死在了赵薇医生的面前,她的痛苦是就此了结,还是变本加厉,影片虽然最后给予了一个豁然开朗的解释出口,但那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结尾。赵薇身为医生,未来在碰到类似的情况她会怎么选择、在失手和死亡面前她是否可以超然面对?



正是因为有了赵薇这么丰满的角色和详实的背景,才有了警匪之间加上这么一个医生角色所完成的“三人行”戏码。大概杜琪峰构思的是,仅仅警匪无法使矛盾更加深刻,也无法在人性复杂深处的向度上超越自己以往的那些塑造。


但《三人行》从最开始就暴露了发生在医疗机构的这个故事的粗糙感,镜头刻意地寻找风格化的感觉,对于不同人物之间放弃了切换而是左右移动,从观影感受来说,这种令人眩晕的感觉只能直接导致不舒服,而无其他美学上的享受。古天乐扮演的警察,在三个人物的设置中最为薄弱和缺少突破,他不酷且故作冷峻的表演风格,已经成为三流表演的教科书,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演方式。面对一个游离在法律与情义之间的警察,古天乐更像是在完成一件工作,既缺少内心的挣扎,也无法在狡猾的匪徒和执拗的医生之间形成自己的人物标签。即便古天乐这个角色可以成为杜氏谜语中的诸多密码,他的表演也还是让剧情滑落至平庸的轨迹上了。


相对而言,钟汉良出演的劫匪则相当成功,阴郁诡异且高智商,既懂得从心理上影响可以对他起到至关重要的人物(比如赵薇医生),也可以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设计发生发展。按照传统中庸的戏剧发展,钟汉良的狡猾势必要建立在古天乐的刻板和平庸的基础上,但这当然不是优秀编剧和导演所做的,甚至更不是游乃海、杜琪峰这种资深老炮儿的正常水准。



最后激战的“站位射击”和长镜头,从电影美学来讲确实蕴含着特殊的魅力,尤其是在一部既非传统意义的文艺片,且还是打着商业类型片旗号的作品中,这种魅力在观众眼里也就更难能可贵和值得赞美了。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场调度,也是杜琪峰早就玩儿过了把戏,如此“怀旧”只能是让人想到那庸俗的四个字:江郎才尽。


不仅是由杜琪峰执导迎合内地审查制度和观影效果的作品,即便是最近主打香港本土、不在内地公映的《树大招风》,也成了杜琪峰亲手创办的“银河映像”这个曾经港片的金字招牌,已经一地鸡毛的证明。如果说这是监制杜琪峰对所谓“香港王者不得不臣服内地规则”的一种慨叹,那么如同《三人行》一样,在银河映像制造的港片中也只剩下了一些所谓隐喻这类不痛不痒的噱头在里面了。


作为普通的影迷,喜欢的港片中的类型元素和相当风格化的影像语言,而非如此为赋新诗强说愁般地生拉硬扯和某种放不下旧爱的心态。


如果从导演、编剧的功力和对电影艺术的控制力乃至创作力、好奇心等角度来评断《三人行》这部电影,难免让人想起《枪火》中的那句台词:“替社团办事,其实只是一份工作,不过这份工作的规矩比较多,而且犯了这些规矩的惩罚,不是被扣薪金或者开除,而是会丢了你的命。”片面地来说,那个曾经无比骄傲的大佬杜琪峰,在越来越多的新近作品里,只反映出了他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而已。


(本文原标题:《杜琪峰的<三人行>,虽有个性但已老不成形》)


【作者简介】

朱白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书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11:56 PM , Processed in 0.0616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