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1|回复: 2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686期:缓解旱情的追雨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6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26 10:51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8.13
缓解旱情的追雨人
本期作者:西部网 贺桐


1686.png
有这样一群工作者,他们总坐着飞机在云中穿梭,他们不是“空少”更不是“空姐”,而是总是在向老天爷索水的“追雨人!”(贺桐/图 秦振/文)




1.jpeg
“久旱逢甘露”,这是在干旱的时候很多人都盼望的事情,尤其对于农民来说,雨水就像是他们的“救命法宝”。如果没有,那么来年的收成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谁又能与“老天爷”较劲呢?大多数时候,下不下雨,我们也只能听命于他。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增雨”被寄予厚望。进行这项工作的一群人:他们总坐着飞机在云中穿梭,他们不是“空少”更不是“空姐”,而是总是在向老天爷索水的“追雨人!”(贺桐/图 秦振/文)




2.jpeg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是专门负责全省人工防雹增雨这项工作的,每年一到夏季,但凡有增雨任务,他们就会全员出动,机场几乎成为了他们“第二个家”。




3.jpeg
郭强,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业务科工作人员,今年47岁。1999年第一次坐上增雨飞机,用他的话来回忆,“自己的反应算小的,最起码没吐。”




4.jpeg
因为往往只有在云层较厚、天气相对恶劣的情况下才会有“增雨”的条件,所以不同于普通飞机,人工增雨飞机就是这样的“逆势而上”,义无反顾的在云中穿梭,为人们“求雨”。过程可想而知,因为飞机较小,颠簸很大,一般人想不晕、不吐确实很难。




5.jpeg
“每次知道自己要上飞机作业的时候,我都必须深吸上一口气,心里想着,上!”郭强开玩笑说道。相较于普通飞机的舒适,增雨飞机因为要带很多增雨、观测设备,所以机舱内会显得相对拥挤,乘坐环境更没有什么可比性,几乎没有舒适度可言。




6.jpeg
而对于郭强他们而言,最难忍受的并不是什么“舒适度”,而是每次飞行时的煎熬。“可能说煎熬有点过了,但每次飞行最少都在3个小时左右,有时候一天要飞两三趟,几乎一天就在飞机上度过了,对于心理和生理都是很严峻的考验。”郭强说。




7.jpeg
虽然飞行的过程相对煎熬,但每次一下飞机之后,对于飞机的检修工作其实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飞到天上,什么恶劣的情况都可能遇到,但那种情况下我们都很被动,所以在底下把能检查的都检查到。”郭强说。




8.jpeg
除了检修,对于每次作业时使用过的碘化银催化剂,郭强都会和同事一起进行更换。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催化剂的位置卡好,真要是上天了,就什么也变不了了。




9.jpeg
在郭强看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很渺小的。虽然自己做的是“增雨”的事,但他也知道人影的作用不可能和大自然“对着干”,最多也只是让“老天爷”大方一点,在人们需要雨的时候多下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和郭强一样,此次他的工作搭档除了两位飞行员外,还有一位同事,他名叫王永刚,今年32岁,也是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2010年的时候,他第一次坐上增雨飞机,结果吐得一塌糊涂。




11.jpeg
“太难受了,我当时就有一种以后再也不坐飞机的冲动,我感觉自己的屁股都没有挨过椅子,一直在颠簸,不堪回首啊。”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坐增雨飞机的情景,王永刚仍然历历在目。




12.jpeg
虽然第一次吐得很厉害,但是王永刚还是坚持了下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吐着吐着就习惯了。”他开玩笑说,现在他已经和增雨飞机成为了“好朋友”。




13.jpeg
在增雨飞机机舱内配备着氧气罐,因为增雨飞机使用的是“运-12”型号的飞机,密封性并不是很好,有时候在飞到海拔较高的地方可能会有缺氧的症状,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他们就会吸一下。




14.jpeg
可能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不使用更大的飞机作为增雨飞机呢?最起码安全性和舒适性会好一些。其实这个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陕西关中地区的云高决定的。一般关中地区的增雨飞机作业的飞行高度会在3000-4000米之间,这个区间就已经能够在云层中。




15.jpeg
而“运-12”飞机的升限(飞机飞行的最高高度)差不多在7000-8000之间,所以对于增雨来说已经够用了。而且由于小飞机的操控更灵活,方便作业飞行,所以在我省的关中地区目前使用的都是“运12”型号的飞机。




16.jpeg
王永刚说,其实真正到飞机上,所做的工作并不是特别多,反而是在起飞前的准备工作比较繁琐。除了检查设备,还得对之前的催化剂进行更换、调试。“这些工作做好了,在飞机真正起飞后才能做好后续的工作。”王永刚说。




17.jpeg
目前,人工增雨飞机在作业时,不仅仅要做好增雨工作,还需要记录许多探测数据。在记者乘坐的这架飞机,就新加进了一套探测设备,这套设备主要是探测陕西上空的“云水资源”,为下一步增雨作业的飞行轨迹和气象科研提供参考。




18.jpeg
郭强说,人是不可能和大自然抗衡的,我们做的工作也不是和它抗衡,因为再强的科技手段对于大自然来说都是微乎其微的。没必要将“人工增雨”神话,但也不能忽视他的作用,毕竟他确实能催化云中的雨水,让雨水下得更充分。图为正在实施人工增雨的飞机外围,此时正在燃烧碘化银催化剂,将碘化银播撒在云中。




19.jpeg
郭强一直在强调“‘人工增雨’不可能平白无故就让“老天爷”下雨,只能是老天爷有下雨想法的时候,我们追着人家跑,让他别那么吝啬,多下一点。”郭强说。想来想去,就称呼他们为“追雨人”吧,也许追着追着,“老天爷”也会被他们的坚持所打动,好好的大方一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6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雨飞机使用的是“运-12”型号的飞机,密封性并不是很好...国产机应该改进!尊敬这些人,活的有意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7:41 AM , Processed in 0.0728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