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6.12
9岁脑瘫女孩用嘴唇打字
本期作者:杨兴波 刘佑清
顾骄阳10个月大的时候被诊断为“脑瘫,5岁时,她学会了用嘴唇在手机上打字,如今,她能够通读很多教材,用嘴唇使用智能手机。图/杨兴波 文/刘佑清
顾骄阳今年9岁,10个月大的时候被诊断为“脑瘫”,四肢僵直不受支配。但家人并没有放弃她,不停地带她到各地进行治疗。5岁时,不会汉语拼音的顾骄阳居然学会了用嘴唇在手机上打字,这让一家人很是惊喜。如今,她能够通读很多教材,用嘴唇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为人生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图/杨兴波 文/刘佑清)
顾骄阳的家在贵州省毕节市,妈妈杨洁今年45岁,“孩子一生下来不到5分钟,嘴青,脸青,全身发紫。”杨洁说,医院随即进行了抢救,孩子的父亲生生熬了几个通宵之后,得到抢救成功的好消息。然而,“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杨洁和丈夫逐渐发现了孩子的不正常。她的小手总紧紧地攥在一起,握成的拳头谁都掰不开。除了手,脚也凑热闹似的不听话。小时候给她换尿片,刚一伸手就会被她的双腿夹住,必须要把双腿分开,再换。
“顾骄阳10个月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能翻能爬甚至能站起来走两步,但她却始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杨洁说,感觉到不对劲,她和丈夫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脑性瘫痪”,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脑瘫”。当时的医生说,你这孩子一生都可能坐在轮椅上。但杨洁似乎不太相信这样的断定,她开始和丈夫一起,到遵义、贵阳、北京等地方给孩子看病。
让一个脑瘫的孩子站起来,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并不容易。到北京进行干细胞移植,打一针就是2万元,每次要打两针。几年的时间,杨洁一家就用掉几十万元,这是家里全部的积蓄。这期间,杨洁辞去在中学的后勤工作,在女儿住院的医院外摆个卖稀饭的小摊,每天微薄的收入就是一家人的生活费。长期的治疗,顾骄阳有了一些变化:从右耳异常,完全听不见声音,到后来对声音有了一定反应;以前连坐在沙发上都不行,而现在可以了。
有个民间的大夫上门进行推拿按摩,杨洁承诺如果孩子能下地走路,则支付10万元医疗费。但半年过去,仍旧没有起色。这个大夫后来再也没有上过门。杨洁又买来下肢矫形器,用以稳定腿型,这需要把顾骄阳的两只腿严实的裹住,即使睡觉也得如此。但是穿过一天一夜之后,顾骄阳的的双腿全部严重浮肿。“矫正器都差点拆不下来。”遗憾的是,这些治疗手段都未能让顾骄阳站起来。
顾骄阳喜欢出去玩,时常去的地方是距家不远的南山公园。随着年龄的增大,她又不喜欢出门了。“总是有小朋友跑过来问,你为什么不站起来玩?”顾骄阳说,她听了之后觉得特别难受。对于这个9岁的小女孩来说,不想出门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怕把妈妈累着。图为奶奶在帮忙照顾孙女。
因为四肢僵硬的缘故,每次出门,顾骄阳几乎是双腿跪在杨洁的背上,用这种姿势上下6楼,杨洁每次都会累得喘不过气。顾骄阳说,她实在不忍心累着妈妈。图为顾娇阳在玩手上的吊坠,这是她唯一能自己玩的玩具,因为吊坠有一个环扣在她手上,手再怎么摆动也不会掉。
在外面,只要不能坐轮椅,都是杨洁背着女儿。往往这个时候,女儿的手会不听使唤的把杨洁的头发一通乱抓,疼得杨洁难受。此时后背传来顾骄阳带着哭腔的声音:“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手又不听话了。”杨洁会安慰背上女儿:“没事,妈妈不疼。”双手不听话的情况从顾骄阳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天都在发生。图为顾骄阳用轮椅后面的靠背抓痒。妈妈说:“别看骄阳不方便,爱美的很,轮椅后面的梳子都是为她准备的。”
吃饭时候,妈妈会用一个小碟子盛一点菜放在顾骄阳面前,喂她一口饭后,她自己吃一口菜。“不听话”的双手安静下来的时候,一只手伸得笔直,另一只手弯在脖子边,这个怪异的姿势会持续一整天,就像是正在拉着一张弓。几年无休止的治疗,顾骄阳的这种状况再没有新的改变。“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杨洁说,除了外出看病,女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在轮椅上,她不知道女儿是不是这一辈子就坐在轮椅上,无所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