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0

[史地人物] 【鹅眼】第63期:香港坟山围城 死亡无处安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Dec 16, 2015
2015年 第63期 | 总63期
摄影:Kin Cheung 编辑:田野

香港坟山围城 死亡无处安放

香港一直面临着土地严重短缺的问题,如今,除了房价不断攀升,墓地也已告急,很多私人墓地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住房价格。 像北京人买车摇号一样难,香港人要等上五六年才能排上政府许可的骨灰龛位。墓地紧挨住宅、足球场而建,香港被坟山包围,而死亡将在何处安放,是所有香港人现在和将来都要直面的难题。


1.jpg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是购物与旅游者的天堂,但这个弹丸之地同时也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图为一处高层居民楼前的山坡被墓地覆盖,密密麻麻。AP Photo/Kin Cheung




2.jpg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死去的人对活着的来说也是麻烦事。Chui Yuen-sing是位已经退休的大学老师,他的母亲于今年4月份去世,在给母亲举行了火化仪式后,他一直在努力寻找能永久安放骨灰的地方。他打算在一处纪念馆排上18个月的队,希望能得到一个鸽舍大小的骨灰龛位。如果到时仍不能如愿,他打算把母亲的骨灰送回内地,与父亲团聚。图为一名男子经过一处香港公共墓地的骨灰龛位墙。




3.jpg
Chui说,他还可能采取更大胆的方式,“我可能会把骨灰抛洒在公园,但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可能我心里会很过意不去。”中国人对死亡始终都有敬畏之心,入土为安是最好的方式。图为坟山紧挨足球场和公寓而建。




4.jpg
Chui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正是香港720万人口面临的或生或死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建筑用地,不断上涨的房价冲击着人们在祭祀死者上的传统。图为一处高层公寓灯火通明。




5.jpg
同时,香港的老龄化问题也将更严重。政府预测,老年人数量将从2014年全香港的15%,在2024年上升至25%,而每年的死亡人口也将从2010年的42700人上升至2020年的50300。图为一辆公车驶过香港九龙一处公共墓地。




6.jpg
香港政府管理的骨灰安置所只有8处,如今有不少已近乎满员。而私营的骨灰堂往往价格昂贵,又让普通人却步。图为行人在旺角穿行,这里是香港最繁华的街区之一。




7.jpg
在安置去世的亲人方面,香港人一直遵循一种惯例。他们在山上和海边争夺最好的墓地,或花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买个玉质骨灰罐并办一场复杂的丧事。图为一名妇女拿着即将焚烧的纸钱为父亲祈福,父亲的骨灰就存放在她身后的龛位中。




8.jpg
政府正竭力打破这些风俗。香港行政长官从1960年英属殖民地时期起就鼓励遗体火化,以此来减轻人口激增对墓地的需求。据报道,上世纪70年代末,土地的短缺迫使香港禁建新的永久性土葬坟场,公共墓地被严令确保埋葬了六年后的遗体要挖出火化,以便给新的逝者腾地儿。图为九龙一处墓地的墓碑。




9.jpg
这种殡葬政策造成火化人数大幅增加——2013年,香港90%的死者实施了火化,比1975年增长了38%,然而,火葬却解决不了墓地紧张的问题。如北京人买车要摇号一样,香港人想在公共墓地求得一个安置骨灰盒的龛位可能要等上长达五六年的时间。图为一家殡葬用品店的老板在殡仪馆为逝者上香。




10.jpg
据报道,排队等候购买龛位的逝者超过了2.18万人。公共墓地每个龛位的价格超过了3000港币。提供殡葬服务的商家说,全香港的殡仪馆里另外还存放有约10万个骨灰盒。图为一处公共墓地的骨灰龛位。




11.jpg
不愿耐心等待的人不得不支付高达100万港币在私人经营的墓地购买一个差不多A4纸大小的骨灰龛位。而在龙山寺粉岭区的风水宝地,一个私人骨灰龛位最高价格高达180万港币。图为一处私人墓地的骨灰龛位前,香火缭绕。




12.jpg
报道称,香港房价大约为每平方米15.1389万港币,这意味着死人的墓地价格比活人的住房价格还要高。图为九龙一处墓地紧挨着公寓。




13.jpg
除此以外,香港还有超过120个非法墓地,万佛寺就是其中一个。这座寺庙是当地旅游景点之一,由于违反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条例,被政府列为了违法墓地。




14.jpg
从2007年开始,政府开始倡导“绿色殡葬”,提倡将骨灰抛洒至11个悼念公园。但这样的行为又与中国人安葬要选如高山靠海的吉地观点相冲突。图为九龙一处墓地紧挨公寓而建。




15.jpg
一些商家想出了创意的解决方案。Sage殡葬服务机构通过韩国的一个实验室在3年前就开始用高压将骨灰制成宝石。这家公司的销售总监Betsy Ma表示,最开始人们都认为这个想法太疯狂。许多中国人觉得携带死者的物品会招来鬼魂,但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骨灰宝石还是慢慢流行了起来。




16.jpg
Chui Yuen-sing认为,等待政府龛位和公共住房一样,“永远都难以满足需求”。但Chui是幸运的,他得到了一个家庭龛位,他还计划把安葬在内地的父亲骨灰接回香港与母亲团聚。然而对于更多的香港人来说,想要为逝去的亲人觅得一处安宁之所,却并非易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3:52 PM , Processed in 0.0449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