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12 11:20 AM 编辑
腾讯公益 2014-04-29
一个人的森林
本期编辑:赵斌艺
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雨后的浓雾还未散去,在山顶妖娆徘徊。78岁的珞巴族老人林东身披兽皮披肩,腰间挂着跟随他多年的珞巴刀,出了木屋,准备上山砍竹条。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全国仅有3000人。长期生活在高原峡谷,佩戴长刀是珞巴族男子的嗜好。不仅用它来防止野兽和毒虫的袭击,而且用它来砍竹木。
林东老人在半山腰用珞巴刀砍竹子,竹条可以做成捕鱼和捕鸟的工具。受自然条件的驱使,长刀成了珞巴族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工具和重要武器。
雨天,林东老人从木屋外取来一个木板,准备用刀劈开加旺篝火做饭、取暖。
雨后的丛林里有几丝凉意,珞巴族老人点燃篝火取暖兼照明,他在火光的照亮下用竹条编制竹篓。明天是周末,他的孙子要从几公里外的村子来看他,他要编好竹篓和小孙子一起到江里捕鱼。火堆旁熟睡的小狗是老人在丛林里最亲密的伙伴。
老人的孙子嘎庆,在米林县南伊乡中心小学上学,今天是周六,12岁的嘎庆离开村子来到森林里看望爷爷。嘎庆正在认真地看爷爷给牛挤奶。
林东老人不希望珞巴族的原始生活习俗失传,他坚持教最小的孙子嘎庆森林里的生活习俗。嘎庆和爷爷围着炉火一起研究捕鸟工具原理。
下午林东老人带着小孙子来到江边用竹篓捕鱼,一般都是前一天下篓,第二天来拿篓收鱼。
孙子到江的下游去看有没有鱼,林东老人和小狗在江边向下游观望。
嘎庆手里拿着捕鸟工具,靠在木梯上和小狗玩耍,享受着森林里的片刻安逸。
周末和爷爷在森林里短暂生活后,周一嘎庆又像平常一样回到县城的学校上课,体育课上他正在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
以前林东的老伴也在森林里生活,几年前老伴的腿脚疼痛,不得不搬到村子里和儿子们一起生活。南伊乡才召村,老伴在马路上观望村头,等待在地里干活要收工的大儿子。
一位才召村的村民在路边用铁丝网圈住耕地,以免牲畜到地里祸害庄稼。早些年都是用木头来做栅栏,现在为了方便都换用铁丝网。
虽然家人和附近的族人都已经离开森林搬到附近的村里,林东老人却不愿意离去,他习惯了森林里的生活。傍晚,老人到山上去寻找放养的牛群。
寻找牛群一个多小时天黑之际,林东老人找回了牛群。一头花牛得病后死去,躺在草坪上。
这是这片大山里仅剩的背影,林东老人是南伊沟的最后一位在森林里长期居住的老人,不知珞巴族的这种世代生活传统习俗还能存在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