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4-29
87岁老人和他的泥人“老来伴”
本期编辑:刘静
摄影报道/李国平
一有空闲,老人便拔弄他的泥人伙伴。邵洪元很想念逝去的妻子和女儿,在杭州工作的儿子担心父亲太过忧伤,曾将他接到身边,安排进老人院。他在老人院住了两天又重返嘉兴。在他心中,泥人也是“老来伴”,是他的精神寄托。
为了不让儿子担心,邵洪元找了个老伴。“找个保姆还要花钱呢!还不如找个老伴!”邵洪元说的很坦然。如今,他有时带着泥伙伴演奏时,老伴也在身边助阵。这些年来,他带着泥人乐队,出没在嘉兴的公园、学校、村口,为老人、孩子、农民工送去欢声笑语,也驱走了老邵内心的寂寞。
老人耳聪目明手巧,一阵敲打过后,一只泥狮子活生生立在记者面前。2011年,邵洪元萌生制作泥人表演乐队的念头。在他不足15平方米的客厅里,12个泥人和20多个造型各异的泥动物济济一堂。虽然泥人做工有些粗糙,但每一件都是他的心血之作。弱光下,只要你看它们一眼,它就如同活物,让你有些惊悚,有些感动。
他把一袋袋泥巴扛回家,和着路边废弃沙发里的金丝草,做起了泥人。这些泥人穿着捡来的服装,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唱着歌,有的拉着二胡,有的敲锣打鼓。
在村头闲置地,乌云翻滚下,老人的和他泥人乐队也极富感染力。
老人带着他的泥人坐公交车到公园会“票友”。他的装束,引发市民的诧异。
怀抱着泥人伙伴,老人步履铿锵有力。
一旦泥人不在手边,老人仿佛有些恍惚,整天提不起精神。
暖阳下,老人载着泥人伙伴,显得形单影只。
孩子们对老人和泥人伙伴的演奏特别兴奋。有几个泥人更让人难忘,它们不仅被安装上活动嘴巴,手中还握有不同乐器,通过连线,它们与老邵灵巧地一起合奏乐曲,演“双簧”,让人啧啧称赞。
老人也会戴着面具表演,他说这样更能融入泥人乐队中。
猴年伊始,老人精心制作了一件泥人猴,惟妙惟肖。
如今,公园里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随着老人体力下降,他每次到公园演奏,只背上一把二胡、轻装上阵。
2016年3月14日,正午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在老人和怀中的泥人猴身上,寂寞伴着温馨。祝福邵洪元老人,祝福天下老人都能充实而乐观。关注微信公众号“存在”,发现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