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2|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50期:黄海渔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2 06:56 PM 编辑

腾讯网   2014.10.16
黄海渔民
本期作者:翟纪东


1750.png
老蔡今年56,他22岁开始出海,渔龄33年,如今渔业资源匮乏,老蔡希望趁着还能动再出几趟海,能捞点啥就捞点啥,换点钱家里的日子能宽余些。(翟纪东)




1.jpeg
“万家寨”——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的一个行政村,南临黄海,与韩国隔海相望,距首都北京580公里,全村有常住人口1000多人,300来户。如今,还在坚持出海打渔的不到20户,30岁以下的仅有1个,45岁—65岁的不到40人,老蔡就是这个村地地道道的渔民。(图文/翟纪东)




2.jpeg
老蔡今年56,官名叫蔡永杰,他22岁开始出海,渔龄33年,同行见了都喊声老蔡。在老蔡还是小蔡的时候,人机灵,脑瓜活,学东西快,26岁就当上了船长,驾驶渔船漂泊在黄渤海海域。48岁时,他用积攒的6万块钱买回来一条36码力的大船,这也是他人生中拥有的第一条船,他的大半辈子全在海上度过。




3.jpeg
出海的日子一般凌晨4点起床,媳妇儿早已为他准备了简单的早餐。




4.jpeg
吃完早饭,老蔡发动起了手扶拖拉机出发去码头。如今,像他这样还坚守在海上的已经不多了,村里大多数人都早已不干了。




5.jpeg
要出海了,老蔡的媳妇每次都会送出门口。




6.jpeg
寂静的夜里,老蔡驾船向海上驶去。老蔡33年的海上生涯驾驶过4条船,现在的船只有5码力,也是3年前换的。船上有2船员,一个年龄比老蔡大叫蔡信杰,一个比老蔡小叫蔡德聚,都是他雇的。说是雇其实都是搭伙出海,共同劳作,挣多少3人平均分配,船上的所有开销3人平摊,年底结算时给老蔡的船适当给点补贴费而已。




7.jpeg
走了约半小时,东方露出了鱼肚白。船员蔡德聚开始清理工作,船舱和装螃蟹的塑料筐被洗涮的干干净净。老蔡说,这几天一直在捞螃蟹,网已经下了好几天了,今天是去看看,看能不能捡点。




8.jpeg
老远看见一些规则的浮漂,老蔡盯着导航调整方位,慢慢向浮漂接近,两个船员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老蔡放慢船速调整方向,船员蔡德聚早已拿起了带有钩子的长杆准备起网。




9.jpeg
柴油机熄火后,老蔡和两船员一起并肩收网。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船顺着约30米长的渔网半米半米向前推进,挂在网上的海货被悉数摘了下来。有的螃蟹在网上粘的比较牢,他们不得不用刀把网给割了。船舱的螃蟹逐渐多了起来。




11.jpeg
船舱里,鱼和螃蟹被分开,为了避免螃蟹之间互相打架意外死亡,螃蟹的钳子被皮筋牢牢地捆了起来,按大小分开装进盛满海水的塑料框里。一个多小时的打捞,过了5张网,螃蟹捡了两半框,他们结束今天的劳作返回。




12.jpeg
老蔡有个侄子开饭店,每次返航前会打电话提前预留一些海鲜出来。




13.jpeg
返回途中,船员坐在船头休息,远处岸边一座座大楼林立,大楼后面就是他们村。




14.jpeg
船刚停稳,前来问价的游客就围了上来。




15.jpeg
一会儿功夫,船上的螃蟹就处理完了。老蔡拿着刚刚卖螃蟹的钱,向两个船员汇报今天的成果。三人分各自那份后回家。




16.jpeg
老蔡家有耕地一亩二分,前两年自己又花钱买了半亩,种点花生、玉米补贴生活。就在前不久,村委会给村民发出通告,按照上级要求,渔民现有土地秋收后停止耕种。按照规划,两年后他们将搬离现在的平房,搬进政府统一修建的楼房里。渔民家的玉米都会藏在平房顶上,用钢丝网圈起来的仓特别结实。




17.jpeg
鲁文68142这是老蔡渔船的编号,这几年被海水腐蚀的有些不完整。老蔡感叹,海洋资源枯竭,鱼越来越少,走的越来越远,年纪大了,也走不动了,只能在家门口转悠,碰上啥就捞点啥。他的愿景就是,趁着还能动再上几趟海,能捞点啥就捞点啥,换点钱家里的日子过的宽余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4:38 PM , Processed in 0.0687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