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Sep 11, 2015
2015年 第24期 | 总24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徕卡镜头下80年中国影像
2015年9月,上海展览中心Photo Shanghai艺术影像展展出《徕卡镜头下的中国》系列摄影展,该展览由三位知名摄影师的作品组成:高空摄影师Castell-Rüdenhausen在1930年代拍摄的“飞越中国”、HG Esch拍摄的当代中国都市景象、以及曾问鼎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新人奖的中国摄影师黄京的“人迹”(Traces of Humanity )作品。
2015年9月,上海展览中心Photo Shanghai艺术影像展展出《徕卡镜头下的中国》系列摄影展,该展览由三位知名摄影师的作品组成:高空摄影师Castell-Rüdenhausen在1930年代拍摄的“飞越中国”、HG Esch拍摄的当代中国都市景象、以及曾问鼎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新人奖的中国摄影师黄京的“人迹”(Traces of Humanity)作品。图为高空摄影师Castell-Rüdenhausen航拍作品。
80年前,德国航拍先驱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伯爵(1905–1980)成为首位从高空俯拍中国的欧洲人,其镜头下宏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中行驶有序的船只和威严壮丽的紫禁城向西方展示了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在慕尼黑研习法律之时,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考得三引擎飞机和海上飞机的驾照。25岁时成为汉莎航空的飞行员。在1933年至1936年期间,他在中国进行了连续的航行和航路开拓;在此期间,他进行了高空航拍,纪录下他镜头下的中国。
1938年,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出版了摄影图书“Chinaflug”(China flight)。
图为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镜头下的老北京城。
图为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镜头下的中国。
图为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镜头下的中国。
图为Wulf-Diether Castell-Rüdenhausen镜头下的中国。
这一系列作品将由徕卡最终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珍贵文献典藏。
与此系列作品并行展出的是知名摄影师Hans-Georg Esch的当代建筑系列作品,妙趣横生地呈现历史与当下的对比,两个跨越时空而不同主题的作品系列恰好展现出中国经历的巨变。Esch在无人机协助下拍摄的大幅摄影作品以中国繁荣的都市景象为主题,生动揭示了中国的变化沧桑。
Esch的知名摄影作品系列《大都会(Megacities)》、《城市和结构(City and Structure)》和《未知城市(Cities Unknown)》都以迅速发展中的亚洲都市为题材,从高楼或山顶的鸟瞰视角进行拍摄。
他的独特角度及关注题材展现了都市中细微的特征,让观众身临其境,感知并融入陌生的都市环境。无人机的协助,让Esch能多视角地进行发现和拍摄,比起飞机或直升机的拍摄,具备更精准和自由的角度;同时,这一手段的选择正契合摄影师本身的创作手法和力图表达的主题。
中国摄影师黄京曾在2011年获得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新人奖(Leica Oscar Barnack Newcomer Award),其作品《人迹(Trace of humanity)》以摄影师周围的日常景象为题材,得以诗意的表达,呈现出深刻而略带伤感的影像。
他的作品《人迹(Trace of humanity)》以其周围的日常景象为题材,呈现出深刻而略带伤感的影像。
黄京还是一位画家,他的中国画以体现传统山水意境见长。这一理念亦贯穿于他的摄影作品中,镜头赋予题材诗意的意境;而他选择采用黑白色调将其观察到的主体演化成多重层次的影像,镜头赋予题材诗意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