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史地人物] 【图话】“中产阶级”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7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27 05:13 PM 编辑

腾讯网   Oct 16, 2015
“中产阶级”是谁?

最近,国外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取代日本成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中产阶级达1.09亿人。“中产阶级”是被媒体提及最频繁的词之一,同时也最难被定义。(图话栏目将持续推出“中产阶级”系列策划,敬请期待)


1.jpg
无论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阶层,还是从生活方式、文化品位来说,“中产阶级”的涵盖面都太过宽泛。然而,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无论在哪个国家,中产的日子如何,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气象就如何。图为70年代,美国一户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图话栏目将继续推出“中产阶级”系列策划,敬请期待)




2.jpg
美国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一直非常宽泛,在18、19世纪,中产阶级是富裕的农民和待遇良好的工人;二战后,住在市郊的白领成为中产阶级的象征;再往后,科技和企业管理人员成为新一代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总之,中产可以是刨去最高收入的10%和低收入的30%的人群。图为一幅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图景——1959年,美国钢铁工人一家在清洗汽车。在当时,有房产有汽车是中产阶级的标配。




3.jpg
二战以后的美国,急速壮大中产阶级刺激了消费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味成为商业广告吸引大众最常用的“武器”,又或者说,商业公司利用广告为中产们编织了一幅“该如何花钱”的图景。图为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一家清洁公司的广告图片。




4.jpg
美国的中产阶级不仅是战后经济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思想观念的先行者。反战、素食主义、性解放和妇女平权都来自出身于这个阶层的年轻人。图为1972年,《生活》杂志报道的一个故事:图中男子的妻子摆脱家庭妇女的束缚,走上职业妇女的道路,而该名男子开始学习怎样照顾孩子。




5.jpg
近30年来,“收入两极化”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影响的讨论变得越来越多;另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称,2012年美国人年收入的中位数为1996年以来最低。也就是说,中产阶级的生活似乎越来越不风光,医疗、教育和退休工资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事——每一届总统候选人都绕不开这一话题。图为美国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




6.jpg
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奇迹。在这一时期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从1955年至1975年,日本人的“中流意识”由42.5%上升到77%,而认为自己属“下层社会”的意识则由57.4%降至21.8%。图为1965年,一个典型的日本中产阶级家庭。




7.jpg
日本在90年代遭遇全面的经济泡沫,许多白领失业,中产阶级家庭破产,最后流落街头。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较健全,社会机构也会为流浪者统一安排蓝色帐篷居住,人们称之为“蓝宫”。尽管直到现在经济仍未走出低迷,但日本社会仍保持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仍是稳固的“橄榄型”。图为日本长崎,“蓝宫”聚集地。




8.jpg
在香港的70年代,中产阶级的兴起不仅反映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社会阶层与职业结构的变化。在那个时期,从社会底层跻身中产大有人在。尽管经济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但这一代中产阶级自从拥有了对香港最高的认同感。图为70年代的香港,两名观看赛马的时髦女孩。




9.jpg
新兴国家的兴起带来了大量中产阶级。然而,以金钱标准来说,中产阶级到底该有多少钱呢?标准从未统一过。估世界银行估算,印度中产阶级多达3亿人,但其“质量”一般。印度的中产阶级,大多是大公司的金融从业者或IT工程师,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有车有房。他们很少有人拥有私家车,如果不是本地人,也可能租房居住。图为印度的中产着对着电脑做祭祀。




10.jpg
而这三亿印度人,还包括了许多住在贫民窟的人。图为印度孟买,住在平民窟里较为富裕的人。他们从农村来到大城市,起先扎根在贫民窟,找工作挣钱,慢慢有了稳定的收入和事业,尽管买不起体面的房子,却有能力购买电器,进行室内装修。




11.jpg
数十年的战乱后,阿富汗成为全球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在最近十年间,阿富汗的经济有了复苏,中产阶级开始诞生。图为阿富汗首都坎布尔,两名出身中产阶级的青年在用手机拍照。




12.jpg
关于非洲的报道,媒体通常会聚焦于那里的贫困、疾病、饥荒和死亡。然而,非洲大陆一直在不停地变化。从经济角度衡量,非洲已经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非洲中产阶级迅猛崛起。他们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工作。图为马拉维布兰太尔,几名读报的白领。




13.jpg
非洲“精英阶层”人数已经高达5000万人,这些人有着与西方中产阶级同样的消费能力。在未来,这个数字将达到1.5亿人。在曾经饱受种族隔离之苦的南非,黑人中产阶级的消费总量已超过了白人中产阶级。图为南非索韦托,年轻人举行的豪车派对。




14.jpg
在中国,中产阶层的概念更为虚无。尽管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30年的时间仍不足以形成一个阶层。人们收入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消费重头从衣食转向住行,之后又带动了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的发展。图为北京朝阳公园,一个正在野餐的家庭。这个公园被外媒称为北京中产阶级最爱去的公园。




15.jpg
看过大多数中国人或许不会把自己算这一阶层里(人们或许不大认同国外报告里中产阶级的标准--年收入9万人民币至42万人民币),但这不妨碍中国人继续追寻着中产阶级式的商品和生活。图为北京一家外资家居商店里,一对情侣在样品床上自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3:26 AM , Processed in 0.0482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