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第503期:生命维持中
网易图片 2016-04-21
中国约有40万人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这一数字正在高速增长。活着,成为他们的唯一诉求。长期血透的病患承受着高昂的医疗费,同时也遭受着公众的歧视与误解。近日,集中于公立医院的血透中心入驻社区,遭到业主强烈抵制。在政策实施的同时,医疗标准得到严格执行,才是真正的“救命之道”。编辑/王絮颖"
2016年4月15日,武汉一家民营血液透析中心(以下简称血透中心)即将入驻某小区,令该小区数百名业主惶惶不安,通过递交联名信,悬挂抗议横幅等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愤怒。4月14日凌晨,当多条悬挂横幅被剪断后,矛盾再次激化,居民们纷纷在互联网各大论坛发帖抗议,希望通过这种途径,引起社会及主管部门的重视,阻止血透中心入驻小区。图为2016年4月16日,业主张贴在血透中心墙外的“坚决抵制”反对宣传单。视觉中国供图
当尿毒症进入第四阶段(终末期肾病),除了换肾,维持性透析成为病患“保命”的唯一治疗方式。规律的透析治疗可延续生命20年。透析包括血透和腹透,在世界范围内腹透的实际应用远远低于血透。图为2015年3月11日,湖南株洲,一位病人家属坐在床边陪着亲人做着血液透析。视觉中国供图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维持透析患者近39.5万人,其中血透34万人。而真正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病患远不止这个数字。图为2007年11月,一位刚做完肾活检的病人正在父亲的帮助下排尿。病房里常常人满为患,而不得不在走道中加床。视觉中国供图
较之发达国家,中国的透析病人比率较低。日本的透析病人比率就远高于中国。中国各个阶段的肾脏疾病患者总数目前已超过一亿人,预计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血透人数将达200万人。图为2015年3月13日,浙江温州,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在广场设摊义诊,现场30多医护人员为市民答疑解惑,宣传肾病防治知识。视觉中国供图
2014年8月20日,福建漳州华安县,长期做血透的病患手臂都形成了血管瘤,有些病患甚至最终选择了自杀。 据悉,该县40多名尿毒症患者曾联合到县政府信访,要求华安县建立血透中心,称“我们不怕血透,怕的是来回漳州市区要走的150公里路”,但被卫生局以“县医院无利润空间”回绝。视觉中国供图
由于每周1-3次、每次花费4小时的高频率透析,病患的各项机体功能会出现衰退,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收入来源、社交能力和社会地位,遭受到各方面的歧视和不平等对待。维持性透析病患已成为中国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图为2015年5月11日,湖南常德,一名护士正在给尿毒症患者做透析治疗,病患表情显得很痛苦。东方IC供图
2015年3月25日,辽宁盘锦,47岁农民姚洪友推着妻子前往透析病房。 老姚将三轮车改造成临时“救护车”带妻子到医院做透析,往返50里路一周两次,10年时间姚洪友骑着这辆人力“救护车”已走过近5万里路。视觉中国供图
除了家人,维持性透析病患最大的支持来自病友群体。图为2011年11月13日,四川成都,上海游客正边游览边集体进行透析治疗。10日晚,一支由26名尿毒症患者组成的上海游客抵达成都,按照计划,他们将去乐山、峨眉山、青城山等景点。之前的旅行社均以身体状况不适合为由拒绝他们参团。视觉中国供图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不是每一个罹患肾病的患者都能得到很好的透析治疗。资金和医疗资源的匮乏,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杀手”。图为2009年8月2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创社会工作服务部,社工在陪透析患者聊天。视觉中国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