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0|回复: 0

[休闲时尚] 黄集伟:没有围墙的幼稚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9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集伟:没有围墙的幼稚园 

 2016-03-09 黄集伟 大家



摘要ID:ipress  

一张小小的自拍照虽然嚣张而浮夸,可它毕竟又方便,又廉价,它当然全是假的,但却好像真的一样。


喜欢自拍杆的人越来越多了,去公园遛弯儿,虽不至于直接撞“杆”,可碰见那种人挤人人挨人的“小长假”,一不小心被兴致勃勃的自拍杆勺上个一下两下,也常见。大张说,十一那几天,他跟媳妇去奥森遛弯儿,南门进西门出,总共没多远,却接连看见七八拨用自拍杆拍照的男女老少……现在已经是“全民自拍”时代?

就算是吧。忽然想,把“全民自拍”这题目送给方力钧去画个影壁,其荒诞悲喜一定感人至深。其实,早在大张大惊小怪前,出门遛弯,趁机坐马路牙子上静观熙攘路人用自拍杆自拍,已是我闲逛的默认配置:那俩合体自拍的小姑娘多半是大一新报到不久的室友,她俩脸上那两组绯红苹果肌还在讲述家乡的故事;那对正迎着前置摄像头咧嘴的老男少女龄差至少20以上,他们的关系不像父女,老男脸上完全没有被小棉袄娇宠的松弛,反是一脸的止损未遂;那对正在调整自拍杆长度的老夫妻多半刚退休,不然怎么会满脸周一早高峰的焦虑、无助乃至气喘吁吁;而那两个正在熟练摁动蓝牙按钮的小伙儿身份一望而知——那身肥大的快递马甲已说明一切……在我眼里,每支自拍杆背后都有一个比其杆长更长的故事:美好的,悬疑的,凄美的或暖心的。

自拍杆的大红大紫媒体居功至伟,朴槿惠用自拍杆,奥巴马用自拍杆,崔永元、谭维维、小宋佳也用自拍杆……从萌蘖,到烂街,小小一根自拍杆,其推广与媒介的敏感、势力息息相关,现在,“大咖+自拍杆”甚至已成为各种政治雅集、综艺大典的花絮标配。对大咖而言,这种小秀,这种被拍的自拍、被平民化的贵族化,是用最便捷的方式秀时尚,接地气,拢人气,博关注,而对自拍杆厂商、销售商来说,则像天上掉馅饼,网店小二奔走相告的都是发自肺腑的狂喜——奥巴马同款一个月买过300套,能不高兴?晚上加个菜,哥几个庆祝庆祝吧……每支自拍杆的延长线上都串着一张张订单,数额或大或小,有钱赚总归好啊。

助力自拍杆成为全民自拍“玩具”的路径,甚至包括有关它的各种负面消息,去年,天还挺热时,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则报道说,有两名英国男子在威尔士国家公园登山时因使用自拍杆拍照遭遇雷击身亡;另一条坏消息来自韩国,去年年初,韩国科学部宣布严控自拍杆,理由是,自拍杆所发出的电磁波可能干扰其他器材,而其本身也许对人体有害,消息说,自该规定颁布后,商家若仍擅自贩售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自拍杆,将面临高达27000美元、约合16.6万元人民币的罚款,甚至要为此坐牢三年……用自拍杆拍个照、在朋友圈嘚瑟嘚瑟就得坐牢?真的假的?

如此这般,被媒体挖出的那些有关自拍杆的“历史”故事,对助推其热更是风火相助,报道说,其实早在智能手机普及前,“自拍杆”即已诞生,这个说法有板有眼,发明者有日本人、德国人。可细看那些发明,会发现,它当然不是假的,可也不全是真的,在“真”与“假”之间,是醒目的、可被称为“近似”的那样一种情状,它跟此前“古代蹴鞠=现代足球”的争议非常像——由两位日本发明家发明的那款叫做“袖珍相机支撑式伸缩扩展器”东西确实是一种自拍辅助用具,可它跟今天被视为“自拍神器”的自拍杆还是有着太多不同,价钱就不说了,就说便捷性,二者也无法相提并论,而其更大的不同在于用户体验:跟十数年前用胶卷相机自拍者的心态比,如今在社交媒体上没完没了晒自拍的那些网红们其内心世界也太燃了吧?



去年,漫画家Tango出版第二本漫画书《别做梦了》。在新书里,Tango画了很多正在自拍的畜类、人类,在Tango笔下,自由女神在自拍,探险家、遇难先行者在自拍,奄奄一息垂危长者在自拍,即将被刀叉切割、肢解、被食客咀嚼下咽的火鸡也在自拍……Tango笔下幽默令人莞尔,可我觉得,在那些诡谲、荒诞的画面背后,一定还藏着很多难以言喻、难以成画的绝望。去年12月1日那天,北京雾霾指数再次爆表,网友用文字描述其时无助、荒凉心情,4个字,精神便秘;而一位艺人则在当日的微博里用一个平淡句子记录心境:“街上很美,都是在拍遗照的人”……穿过这个长镜头般的句子翻回头再看漫画家Tango笔下的委曲的刻毒,会有一种细思极恐的绝望:我们不是火鸡,不是自由女神,可在日复一日糟糕透顶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用自拍杆拍遗照,拍得不亦乐乎。

很多年前读中译本时就发现,作为研究者,麦克卢汉挺毒舌,《理解媒介》讨论“照片”“照相术”那章,麦克卢汉的标题是“没有围墙的妓院”,挺吓人。时光荏苒,距离1964年的初版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假如麦老还活着,看见满大街用自拍杆拍照的普罗大众他当作何感想?他会继续吐槽或毒舌?怕也是难了,在“自拍”这场全球化成人游戏里,作为道具之一,自拍杆功莫大焉:

它延长我们的臂膀,提升我们的眼界,凸显我们的面容,虚化我们的背景,因为有它,我们刷出了以1200万像素为技术后援的存在感,P出了以傻嫩白甜为美学诉求的新鲜感,按麦克卢汉的话说,通过自拍,我们将自己从失意、沮丧、颓败乃至残酷的时间黑洞中暂时分离,那一张张在自拍杆辅助下完成的“自拍照”既定格于时间轴,又抽离于时间线,它独立于语言系统之外,以一种“既不是口语的逻辑,也不是句法的逻辑”的虚拟影像逻辑,助力大家完成了一个自欺欺人的逃亡……我们连真实的自己都不喜欢,更别说那个罪孽深重的世界了,在这一语境里,自拍是一个体姿,更是一幕哑剧,满大街自拍得如痴如醉的人们组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幼稚园,足够欢愉,足够疯狂,但终究不过是一纸“倏忽的生命的存货清单,手指一碰就足以使一个瞬间充满死后的反讽。”(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说起来,至今尚无人创意举办全球首届自拍大赛,也真是有点奇怪。假想里,真有好事者为此登高振臂,必当应者如云吧……大赛可分“使用自拍杆”“不使用自拍杆”两组,邀张艺谋担任艺术总监,让他负责影像美学,邀贾樟柯担任评委主席,让他对生活原型认真把关,邀请斯坦福大学博士安德烈·卡帕西担任十强选手自拍技术总监——前不久,这位古怪精灵的博士先生搭建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背后,暗含抓自网路的200万张自拍照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可为全球首届自拍大赛十强选手继续晋升提供完数据支持——你确定是用1/3的画面放脸了?你确定自拍照上传前已把大奔儿头裁掉了?你确定自拍时你已把自己的长发完美呈现了?而你的滤镜选择是想迎合张艺谋?还是讨巧贾樟柯?

在这个令人沮丧的年代,沉溺于自我把玩或疯癫于虚拟朋友圈,也算一种治疗吧,跟动辄上万的医疗费和紧张至极的医患冲突比,一张小小的自拍照虽然嚣张而浮夸,可它毕竟又方便,又廉价,它当然全是假的,但却好像真的一样。



作者:黄集伟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09:18 AM , Processed in 0.0623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