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6|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249期:记忆中的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6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6-02-27


2249.jpg




1.jpg
小时候,我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盼望过年的小孩之一。过年意味着放寒假离开学校回到老家,“自由”一段不短的时间。在我28年的人生中,只有三次没在潘庄过年,每一次,我都会无比想念在潘庄过年的情景。这些年,我试图用相机记录下潘庄过年的景象,捡拾一些碎片记忆,拼凑出我印象中潘庄过年的热闹气氛。图为2010年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村民们在院子里杀猪。(图/文 刘磊 谷雨&腾讯图片 联合出品)




2.jpg
早前,潘庄村有很多人家是养猪的,谁家杀一头猪也吃不了,放不住,快过年的时候,杀猪的村民委托村委会干部帮自己宣传,村委会大喇叭传来声音:“村民同志们注意啦,某某家杀猪了,有要猪肉赶紧去看看……”但近几年,随着行政部门执行监察力度增大,潘庄村近乎没有杀猪了。图为2012年1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孩子们围着杀猪看热闹。




3.jpg
就算是爷爷和奶奶提前知道我们会在哪一刻走进家门,他们见我们第一句话总是,哎呀,你怎么回来了。是啊,我们怎么回来了?我们回家过年了。图为2016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下午,我和王四一起坐车回潘庄过年,他正努力通过打工扎根济南。下车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村里已经装上了路灯。王四提着行李大步前行,向后边的我喊着:“变化真大,不敢认了,山虎哥弄得真不孬!”山虎是潘庄新上任大队书记的小名,也是王四的堂兄。




4.jpg
农历腊月二十五,宗岭哥赶着在年前翻完地,准备过完年种土豆。对于农耕来说,过年就是休息。年后农活再起,年也就结束了。(2015年2月13日 摄)




5.jpg
腊月二十七是镇上这一年的最后一个集,也就是年集。这是一年之中规模最大最热闹的集,有事没事的人们都愿意起个大早到年集上溜一圈,尤其是爱热闹的孩子们会缠着父母一起去,而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更喜欢结伴而去。图为2016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镇上年集,这时孩子们向大人讨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般都会被满足。




6.jpg
农历腊月二十八,我的奶奶用洗衣的大盆捯饬好了过年用的大鱼小鱼,掏肠去鳞的鲤鱼被晾在洗衣板上。鱼是潘庄过年的必备食材,祭祀的供桌上少不了鱼的影子,年年有余(鱼)这一成语已经解释了一切。(2013年2月8日 摄)




7.jpg
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打扫屋子准备过年。墙上贴的影视明星挂历和年画已经近三十年,墙上的奖状是我小学时的“荣誉”,也贴了十多年。(2009年1月24日 摄)




8.jpg
除夕下午,村民顾成军和回家过年的大儿子一起在客厅里包水饺。他的老婆在厨房里忙着油炸萝卜丸子、鱼等,这些都是晚上祭祀的贡品。(2010年2月13日 摄)




9.jpg
除夕夜晚,胆小的王子佳躲在门后看年龄大一点的堂哥在院子里放鞭炮。他们跟父母在城里生活。他们的奶奶在四个月前过世后,这个老院子就没有人住了。因为过年,即使老人不在了,儿孙回归,空寂的院子又有了生气。(2016年2月7日 摄)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除夕夜,当老伴和儿子、儿媳妇在包饺子时,绪贞大爷正看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入神,他的两个孙子趴在床边围着笔记本电脑看电影。刘绪贞的两个儿子都在城市生活,平时只有他和老伴带着一个孙子生活在潘庄。为了解决孩子们都回家房间不够用,绪贞大爷盖了这间十多个平方的厨房,平时做饭,也能住人。他的二儿子买了一台50寸的液晶彩电放在客厅,老彩电也没有被闲置,天天在厨房放歌唱响。(2016年2月7日 摄)




11.jpg
到了凌晨,潘庄村开始动了起来,每个家庭被沉浸在急促的炸裂声中,猫藏狗躲,但是烟花在潘庄并不多见。在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潘庄,谁家院子里有烟花窜天,附近庄院都能看到,引发人们的羡慕和冷嘲。图为2016年2月8日,除夕夜,振才爷爷家的院子里冲起几束烟花。照片里的破房子也是他的。振才爷爷原来是我们家的邻居,他有两个儿子,目前和大儿子都建了新房居住,这老房子就慢慢荒废了。




12.jpg
2016年2月8日凌晨49分,除夕已过,拜完天地诸神,祭完祖先的一家人在家门口祭车,祈求全年行车安顺。




13.jpg
潘庄的大年初一,满是串门拜年的人群。人们早早地起床清扫前夜散落在院子里的爆竹残屑,在屋里放置好长条凳,在桌上摆好赶集买来的糖果和瓜子,打开了迎宾的大门。图为2011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一,潘庄村民成群结伴互相串门拜年。




14.jpg
初一上午,老人们在家里守着来访的客人,年轻的人们则出门去拜年。拜年的人们大多同性结伴而行,男人有男人的帮伙,女人有女人的队伍,孩子也有孩子的行列,反正不是一帮近门族亲,就是一伙志同好友,特别是在外回乡的人们,正好叙旧同行。图为2016年2月8日,农历正月初一,串门的两拨女性在胡同里相互打招呼。大家穿着新衣,从衣着打扮就能看出是不是常在村里生活的人。




15.jpg
2016年2月8日,农历正月初一,送走一拨串门的乡邻,振冉奶奶赶快擦拭桌子,迎接新一拨人。




16.jpg
在潘庄,过了大年初一就要忙着走亲戚。正月初二去看望岳父岳母或者姥爷姥娘,正月初三去看望姨亲姑表,正月初四看望其他亲戚,正月初五和初六看望朋友。图为2010年2月15日下午,农历正月初二,绪茂大爷和另一位村民坐在地头闲谈。一辆来潘庄走亲戚的红色小轿车停在他们的背后,而轿车的主人正在家里接受招待。过年既闲又忙,闲在没有农活,忙在亲友走访。




17.jpg
农历正月初三,一户村民给城里来走亲戚的客人抬上三袋白菜。潘庄村民总要给走亲戚的客人回赠点什么,或者请客人带回部分礼品。所以,在年后的潘庄经常会看到村民和要离开的亲友在家门口“推搡”——亲友不愿意带回礼物,主家却拉着亲友向车上硬塞。(2009年1月28日 摄)




18.jpg
等到正月初五、初六,亲戚已经被走动的差不多了,人们开始走访朋友。每到这个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会张罗一桌酒席,让父亲和我去请邻居做客。儿孙平时不在身边,年老的他们离不开邻居的帮助。晚上送这些庄乡离开时,我们寒暄道别总会引来狗叫,它们已经从爆竹声的惊吓中缓过神来,我知道,大年已经过完了。图为2016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六,潘庄村的垃圾集中箱已经盛满。垃圾中大部分是鞭炮残屑、剩羹鱼骨和果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07:51 AM , Processed in 0.0440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