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影乐之声] 徐元:2015,中国电影扎堆儿坑爹的一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1-03 徐元 大家



摘要ID:ipress

一年下来的“坑爹”戏码,大体而言,模式是共通的:子女惹的祸,让父母来扛——这是银幕外的生活真相,也是构成戏剧冲突的经典款式。


1.

搭讪别人的女友,又刮花了人家的车,最后害得老爹故意去犯心脏病,拿命平了事。这是《老炮儿》。

男孩女孩,一对中学生,男孩失踪,却令女孩完成了一次完美犯罪,让两个爸爸相继暴毙。这是《唐人街探案》。



四个子女,都在外地漂着,没有一个跟老爸说实话,反而让当爹的自己孤零零回家,差点在地下通道里心脏病发一命呜呼。这是《一切都好》。

——发现了吧,2015~2016年的贺岁档,中国电影奏响了强劲的“坑爹”主旋律。

可是且慢,只有贺岁档这样吗?再来看看这一年里的其他片子:

《捉妖记》,说的是新一代妖王胡巴小朋友让爸爸吃尽了怀孕、分娩、遗弃、离别的种种苦头。

《烈日灼心》,三个罪犯养父,因为养女的心脏病(又是它!),耽误了跑路计划,最后一个死刑、一个自杀、一个坐牢。

《心迷宫》,儿子疑似搞大了人家姑娘的肚子,不成想却让道貌岸然的村长陷入了诡谲的殡棺谜案。

《一个勺子》,亲儿子蹲班房,只能拿钱上下疏通求减刑;相当于养子的“拾来的傻子”丢了,更让牧民拉条子的整个人生崩塌了。



《师父》,本来徒弟只是自己扬名立万之路上的一枚弃卒,但没想到一场师徒情分,还是让师父的一番野心打了水漂。

《战狼》,干坏事都干得不专业的儿子(片中说的是“弟弟”),被狙击手击毙,大佬于是请来外国雇佣兵复仇,结果反而被仇人取了小命。

《九层妖塔》,女儿有一到四十岁就会自燃而亡的奇特体质,让发型奇特的老教授不得不前往昆仑山,打开了万年的鬼族封印,开展思路奇特路径崎岖的医疗科研项目,最终更导致自己在戈壁滩上奇特地失踪。

《狼图腾》,在草原上插队的文革知青,像今天的城里人养“狗儿子”那样,养了只“狼儿子”,结果付出了一连串沉痛的代价。

……

这份片单还可以一直开下去,比如《失孤》讲的就是丢了孩子的父亲多么不幸,而《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则是皇帝扒灰儿媳,招致了一场空前强大的武装反叛。至于那部“零剧情、零逻辑、零演技”,据说改写了中国电影史的《从天“儿”降》,剧情真的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外星婴儿,让几个性取向成谜的小鲜肉爸爸忙得四脚朝天。

没错,2015年的中国电影,从银幕里看出字来,满屏都写着两个字是“坑爹”。

2.

这当然是巧合,影协或导协开会时,应该也没人组织学习这种创作方针。而且,《捉妖记》《烈日灼心》都耽误了很久才上映,《心迷宫》和《一个勺子》则在2014年就拿了到一大堆的电影奖。《杨贵妃》更是传奇,经年累月间,导演和男主角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美美哒”范冰冰老师始终奋力坚持,最后能拍完上画,也算是中国电影圈的一桩幸事。

不过,似乎其中也有必然。一年下来的“坑爹”戏码,大体而言,模式是共通的:子女惹的祸,让父母来扛——这是银幕外的生活真相,也是构成戏剧冲突的经典款式。比如,《虎胆龙威》里的约翰·麦克莱警官,这一集救完了被绑架的女儿,下一集就得去打捞被陷害的儿子;而蜘蛛侠之所以体悟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就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间接害死了养父(叔父)。

这不就是男权、父权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吗?即便暑期大片是专门拍给“平均年龄16岁”的年轻人看的,可不管他们生活中是不是忤逆的白眼狼,银幕上供给的内容,大多还是这一套:超人的外星爸爸和地球爸爸都是他的指路明灯,蝙蝠侠必须要找到杀父凶手来报仇,钢铁侠的老豆特别让儿子敬仰……这是商业电影伪善的一面,但更是它安身立命的基础。因为,从诞生之日起,电影就是大众认知的结果,也是源头。

中外导演80%以上是男人,他们拍的电影,主角通常是男孩、男人或老头,所以“儿子坑爹”、“爹坑儿子”的情节比比皆是。而且,但凡能坐上导演椅的,基本都人到中年了,或许他们年轻时也曾认定“父母皆祸害”,但此时却更容易相信“一代不如一代”。你看,儿子替老爸报仇的电影不少,但这些英年早逝的爸爸们,基本都是孩子心目中忍辱负重的伟岸形象(典型如《一代宗师》);而相对的一类电影是,老爸大发神威,单枪匹马干掉了至少一个加强连的坏人,而事件的起因每每是不听话的儿女闯了祸、被绑票,既软弱又无能(比如拍了三部的《飓风营救》)。

然而有趣的是,从前的中国电影却没有这么明显的特征。“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白劳是窝囊的,他没法改变喜儿的命运,而周朴园是封建家长,是反动的化身,所以年轻人只能靠革命、靠自己。或者,故事里干脆就没有父辈的位置,免得他是地富反坏右。再后来,我们的主流电影大多来自“批判现实主义”路线的文学改编或以此为标准的原创,因而《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里的陈强,甚至是陈佩斯真正的敌人;而《荆轲刺秦王》里的吕不韦,则被儿子逼得上了吊。毕竟,几十年的革命精神,鼓吹的就是要革掉君臣父子这一套纲理伦常。

所以,同样是冯小刚被儿子连累的故事,看起来近似的《我是你爸爸》和《老炮儿》,其实内里的题旨完全不同,前者戳穿的是父辈一本正经的画皮,而后者则是说,不靠谱的爹仍然负责主宰你的人生。

看起来,今天的中国电影,正在全面的好莱坞化,于是《飓风营救》《虎胆龙威》的价值观也就成了标配。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技术原因,其实是一种不谋而合——没发现,如今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背《弟子规》已经是小朋友们的例行功课了吗?同时,我们对领导人的称呼,也从以前的职务名称,变成了一个北方方言了。

3.

我们这个传统上最重孝道的国度,经过剧烈的时代变革,又有别无分店的独生子体制,于是“出身”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似乎远比其他国家重大。层出不穷的药家鑫、李天一、“我爸是李刚”、杭州十二码,各种“X二代”的故事如此引人侧目,而实则它们和反日、抵制转基因等一样,是为某种大众情绪的泄洪口。所以,或许“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大抵是不分民族、文明的人之常情,但在吾土吾民这里,却升级强化成了一个不容争辩的洞见。

因此,中国电影在2015年井喷出产了各种坑爹故事,岂能不是来自时代的命题?数一数今年的主要影片,除开那些没有父亲角色或父亲角色完全跑龙套的,以及那一部虽然拍得不算太好但仍然技高一筹的《山河故人》,还有哪个父爱如山不叫人感动叹息?

4.

当然,说到中国电影“坑爹”,大家的第一反应,绝对才是更正确的——这真是国产片把人雷得外焦里嫩、烂得哭笑不得的一年啊。

不过,大卡司大投资的《恶棍天使》《从天儿降》《栀子花开》《横冲直撞好莱坞》《何以笙箫默》之流,其实还算不得什么,那些很多人闻所未闻,只在院线偷偷亮相了几天,或者干脆只能在互联网上骗点击的各种咸腥片子,才能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底线。而更坑爹的是,因为大盘利好,这些乌烟瘴气还会壮大。



5.

中国电影在2015年“再创新高”,年度票房440亿……换句话说,只相当于“双11”当天淘宝及天猫交易额的48%。不过,两者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狂欢的繁荣里,总掺杂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坑爹滋味。





作者:徐元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曾任《电影世界》杂志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0 04:27 PM , Processed in 0.0632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