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1

[史地人物] 《摄氏度》No.246期:六旬老太手工打造时尚包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0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2-30 08:18 AM 编辑

山西新闻网 2015-12-24


1.jpg




2.jpg
付玉兰,山西运城万荣人,今年62岁。上个世纪70年代,付玉兰就读于太原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进山西汽车制造厂从事设计工作。受母亲影响,付玉兰的女儿付崧如今也是名设计师。付崧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和很多年轻时尚的女孩一样,她对每天随身携带的包包有着自己的偏好。由于自己是设计出身,付崧萌发了自己设计、制作的念头,她力求探索东西方审美的结合,而崧妈也就成了女儿的后援团。(■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陈卫)




3-compressed.jpg
2014年3月,付玉兰带着做包包的全部家当回到了老家山西万荣县,住进了自己90年代买的一座老宅里,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付玉兰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办起了包包生产厂。说是工厂,其实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平均年龄63岁。图为付玉兰和工人晾晒皮革。这些皮子都是付崧专门从高档原材料厂进来的真皮,付玉兰说。




4.jpg
就这样,付崧在北京设计,母亲在老家万荣手工制作。对于为什么要请六旬以上的老太手工制作,付玉兰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针线活,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她们选择了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年龄稍大的农家妇女,基本都会针线活,责任心也强,这样做起包包来,产品质量就不会出现问题。




5-compressed.jpg
生意一天一天做大,如今她们还有了自己的微店和网店,而客服就交给了付崧的表妹付倩。图为付倩正在库房检查刚刚做好的成品,每件成品做好之后,付倩都会认真检查。




6.jpg
每天早晨8点,住在本村的四个老太就会准时来到付玉兰的家里工作。由于是全手工生产,生产设备除了几台缝纫机之外,便没有别的现代化生产工具了。




7.jpg
墙上挂着装工具的袋子,这些都是付玉兰纯手工制作包包必备的工具。




8.jpg
一名工人正在缝制拉链。




9.jpg
付倩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现在主要做加工饰品的工作。




10.jpg
由于四个工人都是本村的老太,还要回家给自己的老伴做饭,中午会准时下班。虽然工人走了,但付玉兰却常常停不下来,经常忙得顾不上吃。和女儿相隔千里,付玉兰接收女儿设计的新产品图样就靠网上传输,付玉兰学会了网上操作、看图、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0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不过毕竟上了年纪,眼睛有点花,付玉兰有时也会请侄女付倩来帮忙查看设计图。




12.jpg
付玉兰的母亲今年80多岁了,身体不错。提及母亲,付玉兰说,“我母亲年轻时候手可巧了,女红在十里八乡都首屈一指。”




13.jpg
下午五点多,天渐渐暗下来,工人们陆续离开。付倩正在填写快递单,同时还要把包包归类,防止发错货物。付玉兰安顿好老母亲后,替女儿规划起以后的蓝图,她说,等以后生意好了,会让女儿把生产规模扩大,走自己的品牌。




14.jpg
付玉兰和付倩从家中走出来,她们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付玉兰90年代买的房子,这个村子是一座老村庄。




15.jpg
付玉兰和付倩的父亲讨论包包上饰品的式样




16.jpg
付玉兰正在和工人干活,说是工人,其实都是本村的村民,平均年龄63岁。




17.jpg
付玉兰的老母亲今年80多岁了,她和付玉兰生活在一起。




18.jpg
付玉兰居住的房间里挂着女儿付崧和女婿的照片。




19.jpg
付玉兰和侄女付倩正在陪母亲聊天,白天比较忙,只有等工人走了之后,她才能陪自己的母亲说说话。




20.jpg
付玉兰准备吃饭。由于网上订单比较多,忙起来的时候,付玉兰经常错过吃饭点。




21.jpg
付倩正在整理做好的包包,然后准备装盒,以便第二天及时送给快递公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9 02:15 PM , Processed in 0.0762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