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5年 12月 23日 10:36
图片来源: Kim Kyung-Hoon/Reuters
周二,发生滑坡的深圳工业园内,救援人员在一座受损建筑旁搜寻失踪人员。
中国深圳市发生的大规模滑坡事故导致几十人失踪,厂房和工人宿舍被掩埋。而在事故发生前的一年中,曾有两家监理公司分别对发生此次滑坡事故的受纳场提出过安全风险警告,这引发外界对中国安全执法的质疑。
其中一家监理公司的高管称,在周日滑坡事故发生的三天前,该公司就要求当地政府暂时关闭受纳场,不过受纳场的工作仍在继续。
政府官员在对滑坡事故调查中瞄向了红坳受纳场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掩埋了深圳一个工业园区的大部分。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截至周二晚间,搜救人员已经发现一具遗体,正在搜寻至少76名其他失联者。
有关受纳场存在安全风险的报道将加重外界对中国安全执法的担忧,中国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导致违反安全、劳动、环境和其他法规的问题频频出现。对于从2013年青岛市发生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到今年8月份天津市发生的化学仓库爆炸事故等一系列倍受关注的致人死伤事故,政府将原因归咎于这些快速增长领域的安全执法松懈。
当地工程监理公司深圳市建星项目管理顾问有限公司(Shenzhen J-star 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ant Co.)副总经理卞玉祥说,公司曾于12月17日提议暂停受纳场的运作,等到已经发现的安全风险得以解决后再复工。他说他所在的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工作。
卞玉祥说,其所在公司已向当地政府官员和受纳场运营商深圳市绿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出上述建议。然而,他说现场作业仍在进行。
绿威物业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该公司办公室电话无人应答。当地政府的通知称,受纳场于2014年投入使用。
光明新区(滑坡事故发生地)的一位媒体官员说,他不了解事故背后的细节或任何检查结果,同时表示相关问题应该问地方政府的新闻部门。政府官员曾在7月份的一份通知中表示,已委任建星公司对受纳场的运营进行监督。
卞玉祥称,他的公司发现,在这个受纳场中,一部分余泥渣土正在下沉,并指出如果再有余泥倾倒,泥山将出现坍塌的危险。他指出,他的公司还发现了一些长期性的问题,比如泥山的结构已经不够紧固。卞玉祥还指出,受纳场也没有一套合适的安全监控系统。
一则政府公告显示,市政官员上个月曾敦促受纳场运营方解决近日的一份报告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但并未对这些问题进行详述。卞玉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建星公司的报告促使政府发布了上述公告。他还指出,之所以在12月17日时建议受纳场暂停运营是因为,之前数次劝说运营方加强安全管理的努力均未见成效。
另一家监测公司1月份时也曾表示,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对附近的工业设施构成了安全隐患。总部位于深圳的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Zongxing Technology)在1月12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是受纳场堆积的余泥渣土可能坍塌。
宗兴环保科技未回覆记者的置评要求。该公司的报告指出,受纳场运营方绿威物业聘请公司进行一项环境评估。中国媒体周一对宗兴环保科技的报告进行了报道。
这份1月份的报告称,受纳场挡土坝发生溃坝可能会给北侧距离仅200多米的柳溪工业园和一家未具名的混凝土公司带来安全风险。柳溪工业园是这次山体滑坡事故中受到破坏的三个工业园之一。事故后的照片显示,挡土坝未能拦住大量的渣土和建筑垃圾。
这份报告建议采取措施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包括安装排水系统、在山坡上植草,并且委任第三方检查员进行例行检查。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据谷歌(Google Inc.)缓存的一个网页版本,光明新区政府网站1月19日发布了宗兴这份报告。周二已经看不到这个网页,不过《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通过直接的网页链接看到了这份报告的PDF版本。
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位于一处废弃采石场的上方。根据1月份的这份报告,该受纳场是为了帮助光明新区有关部门处理估计每年100万立方米的余泥渣土。该受纳场的设计容量是800万立方米,其中600万立方米用来分11年受纳余泥渣土。
当地人称,该受纳场至少运营了两年时间。在1月份的报告发布时,该受纳场已填埋100万立方米余泥渣土。不过,报告说,由于之前运作模式不规范,已停场。该受纳场何时重启的目前还不清楚。
建星公司的卞玉祥说,在此次滑坡前,受纳场有170万立方米余泥和渣土。
Chun Han 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