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2-24 07:41 AM 编辑
摄影/赵赫廷 编辑/邹怡 2015-12-21
都市夜跑族
撰稿/刘霁
有限的时间在固定的空间里飞速运转,这就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只要裹挟其中就很难挣脱,身心俱疲成为人们的标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选择在夜间奔跑以完成一场大逃离。时间无限顺延,空间无限扩展,个体的身心得以放松。
这个群体的年龄跨度从20出头到60岁不等。社会身份也不一,从学生到公司白领到自由职业者。无论什么年龄何种身份,白天的时空都不由己,拘禁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建筑中,时间在劳形的案牍中流逝。
只有晚上是自己的。换上运动衣,伴着瞌睡的路灯,出没在北京各处的跑道上,跑步锻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或是为了排解负面情绪或是为了减肥变美,也有视跑步为生命的……无论怎样,都是一场短暂的逃离。
33岁的@青春尚未退色(网名)的算盘打得比别人大了些,“下一个目标跑步去叙利亚,告诉那里的人们放下武器跟我一起跑。虽然跑步不能让叙利亚人民换老板,但是可以在逃难欧洲的路上装满体力。”真有点儿阿甘横越美国的精神。
和朋友一起创业,难免遇到很多难题,有时候负能量爆棚。26岁的海滨回忆起创业初的那段日子,仍唏嘘不已。曾经一度想放弃,是跑步让她坚持了下来。她觉得这是一项自我沟通的运动,能够战胜自我。战胜自我的还有比海滨大32岁的张静,曾经身患一种名为红斑狼疮的罕见病,治疗了18年。2012年张静开始选择跑步来锻炼身体,这使她对维护身心健康充满信心。最近,张静刚从泰国跑完曼谷马拉松后回到北京,选择每天在地坛公园夜跑。距离她夜跑地点17公里处的中国传媒大学,每天晚上也会出现田香凝的身影,她跑步已经两年,这让她学会了坚持。田香凝平时只在学校里夜跑,因河北女教师夜跑遇害的事件,田的家人不放心她一个人晚上在外面跑步。
从150斤减到了110斤,跑步时身穿上cosplay学生妹的服装,希望自己瘦成一道闪电。34岁的@段公子(网名)的目标是作马拉松赛上场最美的cosplay女跑者,坚持“不美不跑”的原则,一直跑下去。她跑步是因为受到过强烈刺激,2013年的一天,段公子看完电影《小时代》后,从影院走出来,对着外面的镜子,看着自己肥胖的丑样子,躲进了卫生间足足哭了十分钟。
在夜跑族中,也有组团的。多则八九人少则两人,两人的多是情侣或夫妻。“这样的天气,简直是拿生命在跑步啊。”吸着混合着雾霾的空气,王旭一脸苦笑。她和爱人张晓磊最近开始夜跑,这对80后小夫妻,跑步是为参加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Paola Wong(女)和Ahmed分别来自秘鲁和埃及,两人经常一起夜跑。相对于自己国家,Ahmed觉得北京的街道跑起来更舒服,无论在自己国家还是在中国,两人都希望可以坚持下去。@正义联盟夜跑团,9人,北师大MBA商学院的学生,结识于一次马拉松赛,每周三都要聚在奥体森林公园夜跑。
33岁的医院器械运送员葛志勇与他们都不同,他是一名狂热的跑步爱好者,“我将跑步视之为我的生命”三年跑了12000公里,相当于从地坛公园到中国传媒大学跑了350多个来回!其中6000公里是赤脚跑下来的。他参加过13场全程马拉松比赛,10场都是赤脚完成的。现在,每天他都要坚持跑15到20公里,风雨无阻。
跑步叙利亚、瘦成闪电,亦或赤脚奔跑6000公里。一场逃离过后,又是一场新的劳形拘禁。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