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3

[军事] 《观棋》第31期:“迷你多用途战机”:L-15高教机雷达改装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9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澎湃防务 2015-10-29 19:47


1.jpg
近日装备在L-15高级教练机的国产无源相控阵雷达曝光,这是我国目前实用化机载相控阵雷达中尺寸最小的一款。为何要在这样一款看似并非用于一线作战的教练机上使用这样“高大上”的雷达?本期《观棋》将以此为引子,对L-15的国内外发展前景再做展望。




2.jpg
说到L-15“猎鹰”就少不了关于它和“山鹰”的对比。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完全依托“货架产品”,技术成熟的“山鹰”JL-9已经领先一步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还发展出气动改进的型号;而技术指标更高的L-15的自用型JL-10却仍在试飞中,还没有装备部队。




3.jpg
尽管如此,在今年9月在长春举行的空军开放日上,中国空军展示训练体系构成时在高级教练机这一环并没有选择已经服役的“山鹰”,反倒将仍然涂着锌黄底漆的JL-10的2号原型机千里迢迢从试飞单位调来进行飞行表演展示,说明空军对JL-10仍然非常重视。




4.jpg
中国空军近年来一直在飞行员培养体制方面不断探索,以使训练与实战尽可能衔接。而洪都公司一直宣传“L-15是全面贯彻能量机动观点的教练机,为新飞行员带来强烈的能量机动空战意识”。这种“山鹰”无法企及的高度,或许正是空军对L-15寄以厚望的原因。




5.jpg
但JL-10毕竟只是无法飞到超音速的L-15高级教练型(AJT)的自用版,除非空军下决心把超音速飞行科目全部移植到作战部队的双座战斗机上(而这对部队训练不利),否则JL-10未来也很难占据空军高教机市场,想打败“山鹰”,还要靠战斗入门型(LIFT)。




6.jpg
在“山鹰”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完成对国内高教机市场的占领时,留给“猎鹰”的时间看起来是不多了。但与之相反,“山鹰”目前并没有外销记录,“猎鹰”却已经获得了委内瑞拉和赞比亚的两笔订单,这似乎也证明了前者更加“本土化”而后者更加“国际范”的结论。




7.jpg
实际上,“猎鹰”更受国外用户欢迎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由于规模有限,小国空军用户都希望高级教练机能担负更多的作战使命。L-15的AJT型已经是和国外新型高级教练机定位近似的多用途教练/攻击机,而可以选装相控阵雷达的LIFT型的目标更高。




8.jpg
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装备米格-21/歼-7、F-5或者“幻影”F1/3这样的轻型二代机。虽然美国正在针对这一市场兜售二手F-16,但由于这些飞机仍需要进行必要的延寿和改装,并不特别便宜,例如罗马尼亚2013年采购的一批F-16A/B单价就达2100万美元。




9.jpg
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也是竞争这部分市场份额的低端三代机,但现在的“枭龙”价位已达1800万美元(第二批次还要更高);而L-15 AJT型实际出口价格为1100万美元,LIFT型预计也不会超过1300万美元,这50%的差价对于需要精打细算的小国来说很重要。




10.jpg
对于小国空军来说,即使采用SY-80A雷达的L-15 AJT也是一款能兼顾从日常训练到空中拦截,乃至进行有限对地打击的“迷你多用途战斗机”。如果用户有超视距空战、双目标拦截这样的进阶要求,更换相控阵雷达和SD-10A空空导弹的L-15 LIFT型就是解决方案。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其实早在2010年珠海航展《兵工科技》杂志采访L-15总师张弘关于L-15的06号原型机有何改进的时候,张总首先就明确该机“加大了机身容积,在机头位置配装了高性能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只不过当时大多数读者可能都没有注意这一描述(或者是不以为然)。




12.jpg
而在2012年第3期《教练机》杂志中更是公开了L-15的雷达性能,其中L-15B可能指的是使用AI-222-25F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战斗入门型”(LIFT),与使用无加力式发动机,已出口赞比亚和委内瑞拉的“高级教练型”(AJT)L-15A相对应。




13.jpg
依靠相控阵技术,尽管天线尺寸并不大,但L-15B的雷达对5平方米的目标仍然有75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这一能力和部分轻型三代机(包括“枭龙”)近似。这已经可以保证霹雳-12/SD-10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使用,尽管还无法充分发挥导弹的最大射程。




14.jpg
而由于这款雷达具备多种对地对海工作模式,加上L-15B的武器挂载能力增加到了9个挂点/3.5吨,一直有论点认为,L-15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是接替强-5。从用途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强-5确实被一些国家当做“迷你多用途战斗机”使用。




15.jpg
当然,和主打对地攻击的强-5相比,机动性能和航电性能都很突出的L-15B更加注重对空作战。从重量上说,最大起飞重量11吨级的L-15B相比“枭龙”和JAS-39这些起飞重量14吨级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也确实担得起“迷你”二字,不过“迷你”并不意味着“缩水”。




16.jpg
凭借比“枭龙”更高的推重比,加上出色的气动设计,综合国产全数字电传操纵系统带来的无忧虑操作特点,即使不去掉后座舱减重,现有的L-15 LIFT在综合飞行性能上(除了超音速性能之外)也完全超过了所有第二代轻型战斗机,确实达到了三代机的标准。




17.jpg
虽然雅克-130也可以选装无源相控阵雷达,但由于该机和L-15 AJT一样使用无加力发动机,能量特性不如L-15 LIFT出众。因此在“迷你战机”领域,和L-15B处于同一等级的只有韩国的“小F-16”T-50,而T-50已经通过出口菲律宾开始打开换装二代机的市场了。




18.jpg
而来自俄罗斯媒体的消息指出,2014年签订出口委内瑞拉合同的24架L-15当中就包含一定数量的LIFT型。所以与其担心双座“枭龙”会影响L-15系列的出口,还不如说“枭龙”单座型的出口市场会受到L-15的冲击。而这两者的竞争,也许还不止发生在国际市场。




19.jpg
讨论中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换装问题,必然绕不开规模庞大性能早已落后的歼-7B/H。如果用歼-10系列完全取代那当然好,但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从产能上来说都是不可能的。而2011年改革后空军全部歼击机师恢复三团建制,通过缩编的方式解决问题也不现实。




20.jpg
因此在歼-10和歼-11两大系列逐渐成型之后,中国空军是否需要一款替代歼-7的低档战斗机/基础战斗机的讨论就不绝于耳。早期各方分析更加倾向于“枭龙”,认为这样还将帮助拓宽其出口市场,但自始至终也没有一架“枭龙”有缘刷上“八一飞翼”空军军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前面提到,一架“枭龙”的价格是1800万美元,是一架歼-7MG的三倍。考虑到中国空军的庞大规模,这种换装的费用可想而知。由于两者如果自用都需要在国内新建一套保障体系,因此仅从成本看,采购价格只有“枭龙”三分之二的L-15反而更加适合大规模换装。




22.jpg
另外在中国空军当下的训练体制中,歼-7B/H(特别是原训练基地飞行团的)在空军中更多担负的是飞行学员从航校到作战部队之间过渡的“单座高级教练机”或者说是“基础战斗机”的角色,他们完成适应性飞行后,再被分配到同一个航空兵师/基地内的其他部队。




23.jpg
但学员们这一阶段形成的操作习惯往往会在改装三代机的时候产生不良影响,为此空军也在尝试飞行学员从JL-8基础教练机毕业后直上作战部队双座型三代机改装,但这样同样会影响部队正常的战备执勤。而飞行性能和三代机接轨的L-15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24.jpg
如果中国空军采购L-15 LIFT,不仅能节省飞行学员在部队的适应时间,战时它们也比JL-9空战能力更强足以承担护航作战等任务,使主力战机能集中精力夺取制空权。更重要的是,由此洪都将恢复战斗机的设计生产能力,这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全局也会产生影响。




25.jpg
对于仍将长期面对这样的现状——数量仍在增长中的数百架三代机和数量短期内下不去的数百架二代机的中国空军,基础战斗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也并不是技术和经济的因素能决定的。本期《观棋》就到这里,周五再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3:26 AM , Processed in 0.1244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