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年,英国作家、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写成《乌托邦》(Utopia)一书,寄予其对理想社会的期望。「Utopia」一词既包含希腊文的「好地方」(good place),又包含「没有任何一个地方」(no place)之意,显示出作者矛盾的心态,提醒着人们所谓理想主义的社会也许只存在空想之中。
即便如此,人们从未停止对乌托邦的探寻,怀着渺微的希望,找寻那个在规范或模式上都优于如今这一社会构成的世界。
本次展览将从新加坡美术馆的永久馆藏中甄选部分以「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展示艺术家们是如同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寄予对乌托邦的幻想。这些作品如同镜子般反映出我们当下的渴望,以及对现世缺憾的难以容忍。
部分展品:
《我们跨过河流》,2009,Ian Woo
《最高阶层》(细节),2009,Shen Shaomin
《被爱亦深》,2010,Geraldine Javier
《定时炸弹》,2011,Kawayan De Gu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