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葛亚琪 编辑/邹怡 2015-06-29
他们有个“移动的家”
撰稿/葛亚琪
上周末,来自全国的70多辆房车在杭州西溪湿地的蜗牛房车营地安营扎宅,房车一族们开晚会、搞巡游,向人们展示了休闲自由的房车文化。其实,最近10年,国内出现了许多房车爱好者,这种看似高端的交通工具逐渐走进了中产阶级的生活。
季跃胜是杭州资深的房车玩家,圈里人都叫他“可惜哥”。“房车就是移动的家。”可惜哥告诉记者,房车分改装车和成品车两种,所谓改装车就是用小型专项客车或小型专项作业车,按国军有关规定进行改装;而成品车则是房车厂家直接生产完成的。两者价格差不多,最便宜的20多万,最贵的200多万。目前,大多数房车爱好者买的都是20-40万的车,其价格和普通家用车差不多,但功能应有尽有。可惜哥的房车是自己改装的,连买车带改装总共花了40万元,他说:“卫生间、电冰箱、电视机、厨房、卧室,你能想到的配置我的车上都有。”
目前,国内玩房车的群体大多是年龄40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时间的人。温州人陈舜勤拥有浙江省第一辆上牌的私人房车,这辆2005年花了50万元买来的房车如今看来已经有些普通了,但在当时它可为陈舜勤赚足了回头率。2007年刘德华在温州、台州、福州的三场演唱会都是用了这辆房车,谈起这段往事,陈舜勤充满了自豪:“一共9天时间,我亲自当司机为刘德华服务。”
相比于10年前就玩房车的陈舜勤,今年年初才顺利上牌的杭州人陈旭接就晚的多了。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旭在一家超市门口看到了一辆青海牌照的房车。“当时我在它旁边转了1个小时,拍下了车子的型号,当晚就上网查资料,一个月后便下单买了一台。”陈旭并不知道车主当时在就车上睡觉,直到买车以后两人又在路上碰到,才知道彼此其实算是邻居,并很快成了朋友。这件事也成了对方取笑他的素材。如今,陈旭已经带着家人多次出游,最远去过福建永定,他说以后还要申请国际旅游护照,准备带着老伴周游世界。
说起周游世界,上海陈耀国夫妇已经付出了行动,喜欢旅行和自驾的陈耀国原本是一家杂志的摄影记者,为了完成多年的理想,去年他和妻子双双辞职,自己动手改装了一辆简易房车,并冒险124天,驾车行驶10万8000里,周游了亚欧34国。
而同样来自上海的张瀛女士则是位老当益壮的房车族,喜欢旅游但又不想住旅馆的她去年8月5号才拿到驾照,当时已经60岁的张瀛很快就买下了人生中第一辆车,上牌之后她一个人把车从上海开到青岛,找群友改装,完了之后又自己开了回来。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的房车生活。“我活了这一辈子,疲于奔命,没怎么玩过,所以想趁现在玩得动,多出去走走看看。”张瀛说。
不过,最值得敬佩的还是来自黑龙江的李波夫妇,他们把整个家都搬进了房车。2013年“双十一”,已经结婚5年的李波在哈尔滨太阳岛,为妻子补办了一场房车婚礼,紧接着两人就踏上了房车旅行之路。从2012年开始,他们除了西藏、台湾之外,走遍了包括海南在内的所有省份。而车贷、路费、生活费等开销除了哈尔滨一间房子的租金外,竟全靠李波在夜宵摊吹萨克斯的小费支撑。李波说,在表演时,他总是遭到人们的轻贱,但当听说自己是开着房车来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便会转变。“我要让他们知道,人和人是不同的,住在房车上是我的梦想,这就是我的活法。”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