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2015.06.07 21:29:49
杨炸炸:世俗的幸福才真实
采写|胡巍
【编者按】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就因为“杨炸炸”这样的名字,我猜此君必定是雷人角色。然而当他从电梯里走出来,高大身材的谦逊面孔,不免令人吃惊。更有意思的,是当他想要表达,却无法寻找到合适语言时的表情。有些作家没有好口才,所以用笔表达。杨炸炸这样的摄影师稍逊言语,所以用镜头书写。但目的都很简单,就是用别样的方式与人交流。同样简单的还有相册《爱在北京》:简单的画面,简单的故事。杨炸炸想去拍,他就拍了。对于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爱情故事,杨炸炸的感受是:“在他们的小世界里,他们是大人物。”
新浪图片:《爱在北京》是在你职业摄影起步阶段完成的。
杨炸炸:应该算是吧,之前一直做设计来着。
新浪图片:为什么想要转行做摄影?
杨炸炸:我觉得,做设计在中国根本得不到任何尊重的,说到底就是个执行者的角色,客户或者文案给了你具体的创意然后你去照着做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用脑,而且设计师的后面永远站了一群对你指手画脚的人。我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
新浪图片:辞掉一份稳定工作,刚开始做摄影时困难一定不少吧?
杨炸炸:刚刚开始拍照谁认识你是老几啊,那时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有想法一定可以出来,现在想想真是太天真了。那时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经济问题了吧,朋友们知道我没钱,一起聚餐都不让我掏钱,还有房租我也只是出一少部分。
新浪图片:如果现在可以给曾经的你提建议,或是传授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你会怎么说?有哪些因素促使你一直坚持下去?
杨炸炸:不过这些困难是人生或者说每一个创作者必经的道路吧,没有方法,没有建议。说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其实我真的没觉得是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需要坚持吗?难受才去坚持。
新浪图片:《爱在北京》算是你的成名作吗?
杨炸炸:算是吧,很多人认识我都是通过这组照片。
新浪图片: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材?你的拍摄对象以文艺青年为主,为什么会这样?
杨炸炸:我生活在北京,也在北京经历了自己的爱情,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动机。至于你说的拍摄对象问题,我认为,包括严师傅也说了,拍摄的方式有多种。有些摄影师的创作是和自己的生活分开的,比如杨延康老师的《心像》。我看过他的采访,每次拍摄完回到深圳只是休息从不拍照片,包括吕楠也是。但是我的工作生活都是在北京,所以拍拍身边的朋友也很正常。
新浪图片:有些图片其实显得很私密,你是怎样获取拍摄对象信任的?
杨炸炸:至于私密和裸露,因为拍摄对象大都认识,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新浪图片:对于那些原本不认识的拍摄对象呢?
杨炸炸:方法很多。比如我会带上之前拍摄的作品,有些人看了觉得喜欢,就成了朋友,也愿意被我拍摄了。
新浪图片:在拍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杨炸炸:没有困难。
新浪图片:拍摄完成后给你带来什么收获?有希望借助这组作品表达什么吗?
杨炸炸:认识了很多朋友,也让很多陌生人看到这组照片,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吧。这组照片无论怎样也只是我的一组作品而已,至于表达的东西,我觉得摄影作品不应该让摄影师去过度解读,你看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
新浪图片:这组作品叫《爱在北京》,北京这座城市对于你有一些特殊意义吧?
杨炸炸:其实你看照片里是很少有北京元素的,我对这座城市不感兴趣,只是对这里的人感兴趣。北京对我而言肯定很重要,他把我掰开碾碎成了现在的我。2009年辞职,从此开始了痛并快乐着的自由职业。从2005到2015年5月28,来北京整十年了,看着大望路成了现在的CBD,房价从几千一平米涨到了几万一平米,一碗面从三块涨到十几块,我竟然也开始接受采访了,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太疯狂了。我喜欢北京,但是它变的太快了,我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叫《北京,一座让人无法追忆的城市》。你看了文章就会发现,我来北京这十年住的大部分小区、城乡结合部都拆了,以后想再回去看看住过的地方都不可能找到。
新浪图片:你摄影其实并非科班出身,有哪些摄影师对你产生过影响?
杨炸炸:其实就艺术创作来说,科不科班没有任何关系,我身边有摄影科班出身的,但是那只是他考学的手段,和兴趣没任何关系。很喜欢马良、上田义彦的作品,当然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摄影师,就是喜欢而已。
新浪图片:现在还有什么拍摄计划在进行?
杨炸炸:最近都在拍《Youth Beijing》这个专题,其实还是拍的身边的一些人,不过这组更随意。如果你看照片就会发现,《Youth Beijing》里的很多人都是爱在北京里的。这个专题是很偶然形成的,一直有随身带相机的习惯,跟朋友出去玩、看演出的时候都会带上拍几张,拍摄的多了就想怎么给归个类,于是就有了这个专题。
新浪图片:对于将来的职业摄影生涯有什么规划?有特别想拍摄的题材吗?
杨炸炸: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只是希望能一直拍照片。肯定有特别想拍的题材,不过暂时还是不说了,等拍出来再看吧。
关于摄影师
杨炸炸,山东人。曾经从事平面设计5年,2009年至今,他是一个”混迹“北京的自由摄影师。作品参展2011悦·美术馆联想U锋睿摄影师联展、2012平遥国际摄影节、2014炎黄青年艺术家展演周、2015缅甸仰光摄影节。
栏目编辑|胡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