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5 年 05 月 26 日 07:05:10
日本长崎海岸线附近的羽岛曾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煤矿产区,而如今空如鬼城。近来日本和韩国政府就二战期间韩国人被强制劳动问题产生的摩擦,让这座被遗忘之岛重回人们的视线。
18世纪末,日本开始开采埋藏在长崎附近羽岛之下的丰富煤矿。接下来的数十年间,大量流入的劳动人口让这座小岛成为日本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上世纪50年代,有超过5,000人在岛上定居。
羽岛的几乎每一寸可用土地都被建筑物覆盖,远远望去,整座岛屿仿佛一艘战舰,羽岛因而又被称作“舰岛”(Battleship Island)。
图为开采羽岛的矿业公司主办公楼的一面残墙。自从1974年该岛被遗弃后,许多建筑慢慢坍塌或变成危房。
这些如今残破的建筑是昔日的公寓楼、校舍、商店、澡堂……在二战末期,大约600名被抓壮丁的韩国人在这里的煤矿工作,其中28人死在了这里。
2009年起,这座岛屿向游客开放。一个联合国小组建议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得日本国内游客对这座小岛的兴趣高涨。羽岛最终能否“入遗”将在今夏决定。
图为羽岛上一间满是灰尘的公寓。日本申请让羽岛和其他六处日本产业革命遗址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遭到了韩国的反对。这些地方曾是韩国人被强制劳动之地。
日本争辩说,其申请涵盖的羽岛和其他几处遗址的开发完成于1910年,而那时还没有强制用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