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4

[史地人物] 《摄氏度》No.127期:“麻糖”老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2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3-22 04:13 PM 编辑

      腊月二十三,是我国民间俗称的“小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麻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麻糖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
      在山西省忻州市秦城乡一带,腊月做麻糖的传统由来已久。这里的农户祖祖辈辈向来以做麻糖为家庭副业,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老朱是一位有着做麻糖近四十年历史的老手艺人。从十七岁就跟着师傅们做糖稀,每到年跟前,就钻进作坊,从小伙计到大师傅,老朱一干就是多半辈子,近年来由于这项活计时间短、经济收入差,好多人退出了这个行当,老朱平常也是在消闲时间打些小零工,到了年跟前仍操旧具,坚守这份祖业。
      ■本期主编:刘 昱
      ■整理编辑:阴 豪
      ■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侯晋帅


1.jpg




2.jpg
老朱介绍,做麻糖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麦芽和小米,然后混合上锅蒸,最后才能熬制糖稀。“一般熬制一锅糖稀得用两个多小时,每天凌晨2点他们就得起来熬汤,全家三四个人一天紧忙活,一天一般只能熬三四锅糖稀,做出百十来斤麻糖。”老朱说。




3.jpg
儿子小朱是大学生,每年放寒假回家正赶上父亲作坊的坊业,几年锻炼,对做麻糖这项手艺也颇有经验。




4.jpg
翻炒是一道重要的工序。




5.jpg
麦芽和小米调制的糖汁。




6.jpg
“拉糖稀是项技术活儿,也是个力气活儿,做了这么多年麻糖,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活太累,”老朱说。




7.jpg
老朱的麻糖一拉就是四十年,四十年演绎了老朱不一样的麻糖人生。




8.jpg
小朱在熟练地拉糖稀,但老朱仍放心不下,专心地监管着糖稀的软硬。




9.jpg
毕竟是68岁的老朱,拉上几轮下来,老伴就需要老伴儿帮衬。




10.jpg
老朱说自己从小就做麻糖,现在这门手艺人越来越少,目前整个村子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人做,这门手艺就失传了。”老朱担心地说。




11.jpg
老朱的麻糖舞跳了整整四十年。




12.jpg
“做麻糖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熬制糖稀是最基本的步骤,但却是最重要的一步,最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




13.jpg
老朱有些体力不支了。




14.jpg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拉好的糖稀做成各种各样的成品,整条和切割往往是老朱和老伴共同完成的活儿。




15.jpg
最后的工序。




16.jpg
老伴带到集市上销售得很快,尤其老年人更喜爱,腊月的集市麻糖是人们采购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




17.jpg
堆积的成品,不时有人过来零买,“临到二十三跟前,出货很快,今天做的这些明天到集市上一天就能卖完”,老伴自信地说。




18.jpg
发表于 2015-3-22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机器拉糖的视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2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3 07: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3 07: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3:31 AM , Processed in 0.0571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