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3

[史地人物] 《活着》No.452:逆袭吧!棒球少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6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1a.jpg
李富龙与棒球队的队友们在黎明出发,去参加北京市棒球锦标赛中学组的比赛。李富龙是一名孤儿,来自内蒙古。球队里包括孤儿在内的几十个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现在挂靠在北京大成学校。




2.jpg
比赛前,球员们在场内热身,目前,他们已经是全国同年龄组棒球队的佼佼者。




3.jpg
孩子们在休息室休息,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等待比赛的开始。




4.jpg
来自山东的13岁男孩王斌在比赛中奋力一扑。球队教练李伟对球队球风的评价是“狠”。他认为穷孩子能吃苦,打球有狠劲。




5.jpg
比赛结束后,李伟掌声迎接小队员们。棒球队里有几个孩子是被教练李伟“捡”回来的孤儿,如果没有棒球队,他们也许就要在福利院呆到一定年龄,再谋出路。然而棒球给了这群孩子新的希望,从棒球队走出的孩子中,已经有人通过进入专业队伍拿到了大城市的户口。




6.jpg
北京大成学校的操场隐蔽在四周的居民楼中,小球员在一个角落里训练,不时传出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住宿,他们白天上课,下午到晚上训练,通常下午三点半之后,孩子们才会出现在训练场。




7.jpg
李伟在指导孩子们训练,李伟今年42岁,曾经是中国国家少年棒球队的一员,年轻时因打架而被开除出体校,就此告别棒球,直到2004年,他成立了棒球队。




8.jpg
陈彦铭(左)与冯浩博进行对抗性训练。为增强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教练经常在训练中增加一些对抗性项目。




9.jpg
室外的训练结束后,来自四川成都的13岁男孩李雨洋(上)与来自河北廊坊的13岁男孩伊帅在放松身体。




10.jpg
模拟比赛中,张义博奋力奔跑,他来自河北保定,今年只有8岁,在场上却完全看不出是个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因为被球击中,张义博忍不住在场上哭了起来,一位教练连忙过来安慰他,目前学校只有3名教练,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既是教练,也是“父亲”。




12.jpg
15岁的江苏男孩张哲铭用轮胎训练力量。




13.jpg
来自四川的11岁男孩张昊用杠铃练力量,在他身后,来自内蒙古的达斡尔族男孩海钧源用皮球练习投球。由于经费有限,队里的训练器材大多较为破旧。




14.jpg
夜晚,学校的汽车在夜间都开了出去,棒球队的孩子们利用停车场练球。刚进球队的时候,有些孩子身上还带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棒球队是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也是一个温暖的家。




15.jpg
夜色中,李雨洋练习滑垒。这群孩子训练和比赛往往比普通球队的同龄人更拼。




16.jpg
15岁的安徽男孩王振亚在教练指导下练习击球。




17.jpg
李伟以拳击为例,告诉陈彦铭搞体育要有拼劲。陈彦铭来自江苏,今年13岁,对于教练的话他似懂非懂地体会着。




18.jpg
力量训练是棒球运动中尤为重要的一环,15岁的西安男孩王杰和队友一起训练力量。




19.jpg
回到宿舍,王杰对刚刚入队的陈彦铭面授机宜,告诉他该如何加强练习,赶上队友。无论是场上场下,他们都是一个集体,棒球是集体运动,谁掉队都不行。




20.jpg
井鹏威在宿舍里吃饭。他是河南人,今年14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李伟指导孩子们击球。出身特殊的孩子们通过棒球,在集体中重新找回自我的价值。李伟认为,棒球可以避免个别问题少年给社会添乱,对他自己而言,这些孩子也在完成他未竟的梦想。




22.jpg
孩子们北京冬日的余晖中奋力奔跑。这些孩子的身体素质其实大多不如城里孩子,想要“逆袭”,只能日复一日地奔跑。棒球在中国不算主流运动,收入也没有乒乓球、足球、篮球等运动高,但棒球给了他们一个家,一个梦想,他们都在试图用对棒球的热爱,去闯出自己新的人生。




23.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孩子的棒球队

撰文/中新社 刘关关

棒球在中国算不上流行的运动,与乒乓球等热门项目相比,棒球从业者的名气和收入都不是很高。但是,在北京市丰台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群贫苦的孩子,正试图在用他们热爱的棒球,改变命运。

北京大成学校的一处操场,隐蔽在四周的居民楼中,平时是学生们上体育课或者踢足球、打篮球、跑步的场所,不时还有市民绕着跑道散步消食。每天下午三点半以后,这里会出现一群打棒球的孩子。有时候,停车场甚至工地都可能被孩子们利用起来。训练时的呐喊声不时回响在楼宇之间。

拉起这支队伍的人叫李伟,今年42岁,曾经是中国国家少年棒球队的一员。他因打架被竞技体校开除。李伟拒绝了另外一支球队的邀请,告别了棒球,干起体力活。直到2004年,李伟成立了这支棒球队。

队里的小队员多半是李伟从全国各地的孤儿院挑来的孤儿、打工子弟以及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少年。这些经历不普通的孩子在棒球队这个集体里,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李伟认为,棒球可以避免个别问题少年给社会添乱。更重要的是,尽管这些孩子尤其是孤儿院的孤儿身体素质和能力都不及城里的孩子,但是穷孩子有股狠劲,他们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他们训练和比赛往往比普通球队的孩子更拼。

就是这样一支身体条件、经济条件以及训练条件不是很完美的球队,却通过那股狠劲,成为全国同年龄组棒球队的佼佼者。他们多次夺得全国冠军,在国际比赛中,也屡创佳绩,将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亚洲锦标赛的冠军等奖项收入囊中。孩子们捧回一座座国内外大奖的奖杯,也争取到了更好的机会。球队成立以来的10年间,20多名球员陆续签约进入各省专业队,其中,有7、8位队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大城市的户口,成为大学生。还有1名球员,获得了在日本上高中的机会。

2010年的中秋节,6个孩子跟着李伟踏上了纽约扬基队的场地,为这支MLB强队开球。孩子们终于看到了他们宿舍楼道海报上的球员,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现在,李伟还会时不时去福利院或者贫困地区,把身体素质不错的孩子带回来,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

【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1:20 PM , Processed in 0.0743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