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2014/12/02 13:46:48
金葛
如果你觉得现实世界太单调乏味的话,最新的数码科技给了你两种选择。一是带上像“Oculus”[1]这样的眼镜,隔离现实世界,而进入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Oculus眼镜已经可以对应你的头部转动甚至眼球移动来调整你看到的世界,把身临其境做到极致。不久的将来触觉和嗅觉也会被模拟进这个世界,有了这样的虚拟现实,也许你不会对真实世界有太多挂念。另一个选择是带上像Google Glass这样的眼镜,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法来阅读和体验我们的现实世界。即使不用Google Glass, 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简称AR)应用也能通过智能手机把虚拟和现实合二为一,为你眼中的世界增加信息、维度或故事。在这两种选择里,我坚信第二种才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
Google Earth 去年底推出了一个手机游戏叫Ingress[2], 它巧妙地把 Google Earth 特有的 3D GIS (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和 AR 结合起来,把现实的街头变成了游戏的战场,同时也把宅男宅女们拽出了家门。Ingress的故事设定并不复杂,在一场决定人类未来的两方对决中,玩家选择一方加入,然后他们就必须抢占一些带有神秘能量的入口。有趣的是,这些入口是现实世界里的物体。比如Google Earth把你家附近的一个电话亭的形态设置入AR系统,当你按照Google Earth的指引找到这个电话亭并拿手机扫视它时,你透过手机屏幕看到的就不是一个普通的电话亭了,它也许正散发着异样的光晕,你要在别的玩家发现它之前抢占这个“入口”。目前人们主要用Google Earth 来做导航或者导游,但当它结合AR、故事以及游戏化机制,它就成为我们旅程的导演。在我看来,这种把虚拟的故事和现实世界编织在一起的做法不止可以重塑网络游戏,也可以让我们设计出全新的营销、教育、旅游和社交方式。
我一直相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目前读和行这两个动作是割裂的。我的朋友数码艺术家王海磊一直致力于通过海量的历史资料数据和电脑模拟现实来重现历史场景,如果这和AR以及GIS结合,就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穿越时空的学习之旅。比如,你背着行囊走上一段古长城,当你透过手机或者Google Glass来看它的时候,不仅它的历史注解会出现在你眼前,甚至你会看到一个来自历史的虚拟场景重叠在当前的实境上:士兵和百姓在长城上穿梭劳作,秦腔此起彼伏。
当然也有更趣味性的做法,比如你在游览华山时,手机突然通知你说王重阳和欧阳锋华山论剑时丢失的秘籍就离你50米内的地方,然后你可以跟着手机上的地图,在现实的奇树怪石中寻找AR创设出的虚拟宝物。这种玩法的商业用途会非常广泛,比如商场可以把一个虚拟寻宝的游戏融入自己的空间,在一些特定物体上植入AR, 吸引顾客来寻找惊喜。
我最喜欢AR的方面就是它让人们不用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取舍,最近看到几个APP致力于让人们在使用数码交流工具时也不埋头于虚拟世界。比如,有一个叫“Traces”的APP, 它是一个留言工具,你给你的朋友发出信息后,他必须到你指定的地点去找到你留下的信息。Traces利用的是手机的定位系统,只有当你的朋友到了你指定地点的50米以内,他才会收到你的信息。Traces中AR的部分就是利用音乐、声音或视频和那个地点配合,给你的信息赋予独特的意义:想像你的老朋友到你们以前常去的餐馆去找你的留言,当他在那里拿出手机,手机上出现你们上次在那里聚餐的视频和你的问候。这和微信这样的工具比起来,当然是缓慢而麻烦,但它有一种期待,寻找和惊喜的情感体验。
增强现实/AR 目前还只是被用作一种花哨的沟通手段,比如IKEA把它用在产品目录[3]上,让你看到立体的家居展示。但它有更为深刻地融入我们生活的潜力。其实我们体验现实世界的方式本来就是多层面的:比如当人们在路上看到一幢老房子,有的人也许会关心它的建筑风格,有的人会去猜它的租金售价,有的会去想像里面住过的人的故事。但这些信息、故事、或历史和我们眼前的老房子这个实物是隔离的。未来的“增强现实”就是把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微观的、宏观的、主观的、客观的等各种信息层,都融入到我们眼前的世界,让我们选择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你会习惯这种增强版的现实吗?
(金葛是商业创新咨询机构IDEO的一名资深设计研究专家。他擅长人因研究,通过领导团队深入理解人们的需求和行为提炼洞察,发现创新和设计机会点。他曾是一名民族与文化学者、纪录片制片人和作家,还曾参与管理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企业。金葛拥有上海外国语大学、纽约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学位与文凭。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