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Tittel 出生于 1969 年,高中时开始拍摄,1992 年从俄亥俄大学摄影专业毕业后,开始了十年的商业摄影生涯,随后他放弃了商业摄影。与之相比,他更愿意把摄影作为一种专门用来理解他自己与周遭世界的手段。Michael 的作品探索了以疏离感与空虚感为主题的人类意识与行为。
新浪图片:为什么你想拍摄《Enter In》这个项目?
Michael Tittel:我拍摄这些图像来展示没有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也用来展示无论我人在何处。每张照片里都给人一种一致的感觉,一种等待的、空寂的和单调的感觉。
新浪图片:《Enter In》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
Michael Tittel:“Enter In”这个题目来自于演出和剧院的舞台指示。当一名角色或演员进入舞台时,脚本上经常会暗示演员“进入角色”。我想,这个题目是合适的,因为这些影像让人觉得一些事刚刚发生了,或者正要发生。
新浪图片:你是如何找到这些地方的?它们都在哪?
Michael Tittel:它们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拍摄的,美国、西班牙、德国、大多数是在英国。它们全无文化或其他方面的独特性,都可以被看做来自于同一个小镇,因为我在影像风格上的选择创造了一个主题:一致的光线、构图和情绪。全球化的照片并没有展示独特性。
新浪图片:在拍摄这组系列作品时最具挑战性的事情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
Michael Tittel:最大的挑战是要创造这些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视觉主体的影像。本质上来说,我在尝试去创作一种极为平衡的、无事件的、甚至没有中心主体的照片。我通过小心翼翼地进行照片的排列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照片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平均的。由此,前景与后景并无重要与否之分,光线也是无事件的、平展的。
新浪图片:你希望借由这组作品表达什么?
Michael Tittel:我想它们开始表达一种情绪,就是人类的行为与活动对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地点本身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
新浪图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吗?
Michael Tittel:不。我认为这种感觉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但它被这些影像极度地诱发出来了。
新浪图片:这意味着在照片中有一种隐秘的现实,它是一种观看事物的新方式。
Michael Tittel:是的,我同意。
新浪图片:能够描述一下拍摄的经历和体验吗?
Michael Tittel:我喜欢到处走,也总是带着相机。如果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我会接近它,并在四周转悠,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观察。如果光线合适了,我会把照片拍下来。有的时候,它们并不有趣,所以适当的张力是必要的,也就是恰如其分的“同一性”。我很享受出门在外、看看城市的感觉,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也算是一种回馈。对于我来说,摄影是一门关乎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学问。
Michael Tittel:我曾经当过 10 年的商业摄影师,由于我无法在此过程中创造性地了解自我,所以我退出了这个行当。现在,我摄影,因为它很有趣,并且对于我意味着更多了。我发现,随着我的摄影风格的改变,我的人生也发生着戏剧性的改变。
新浪图片:有哪些人的意见让你受益匪浅?
Michael Tittel:我认识一些我尊敬的,并值得信任的人。我会根据他们的意见来进行拍摄。但最终,我对于照片的挑选标准还是得落在它们能否让我兴奋,并且将我推往一个新的平台这一点上。比起别人的意见,我更看中我自己的想法。然而,明白这一点花了我多年时间。
新浪图片:最后,你会给正在学习摄影的学生提出什么建议?
Michael Tittel:每天坚持拍照,不要停下来。每隔几天或几周,把自己认为真的拍得好的照片挑选出来,并就这些照片进行写作:你为什么喜欢它们?它们好在哪?你在拍摄它们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把这些全都写下来,为你的作品起一个正式的名称,然后继续拍摄,持续进行回顾的过程。最终,你会对于你为什么摄影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会帮助你更好地制定拍摄计划,并给予你的人生更丰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