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第斯山脉、纳米布沙漠到长崎端岛,有一些原本人迹罕至的地方因发现钻石、黄金等矿藏而快速兴旺,但资源枯竭后,又迅速化作鬼城。
纳米比亚禁区(Sperrgebiet)科尔芒斯科普(KOLMANSKOP)
1908年,在纳米布沙漠上这片地方发现钻石后,德国移民在这里建设了宏伟的房屋、赌场和非洲第一辆有轨电车。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钻石资源枯竭,这个小镇就废弃了。图为从镇医院向外看的景象。
美国加州BODIE
1859年在这里发现金矿后,BODIE的居民一度增加到1万人,据称鼎盛时期小镇里有65家酒吧。后来金矿储量不断下降,到1915年BODIE几乎已经荒无人烟。20世纪50年代,小镇被划定为国家公园;一些房屋仍然保存了下来,室内家具原封未动。图为Bodie州立历史公园的Swazey酒店。
智利卡查波阿尔省(Cachapoal Province)苏埃尔(SEWELL)
1905年,苏埃尔被建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处,供埃尔特尼恩特(El Teniente)的工人们居住。埃尔特尼恩特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铜矿。20世纪60年代,苏埃尔有大约15,000人口,但由于这里地势险峻,他们最终离开。苏埃尔在1980年废弃,现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图为苏埃尔和埃尔特尼恩特。
日本长崎端岛(HASHIMA ISLAND)
端岛又称军舰岛(Gunkanjima),这个煤矿中心于19世纪80年代建立,一度被称作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但人口在1959年触及逾5,000多人高峰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不断减少,因为投资者对煤炭失去兴趣。20世纪70年代端岛煤矿关闭,但2009年又重新对游客开放,并且为邦德(James Bond)系列电影《大破天幕杀机》(Skyfall)提供了灵感。图为端岛总办公室废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锡尔弗顿(SILVERTON)
锡尔弗顿位于银、锌、铅矿区,1883年随着邮局的建设而在此生根。很快人口达到3,000人左右,但在19世纪80年代结束前,居民已经开始迁往附近更大的矿区。锡尔弗顿的部分建筑甚至已经被毛驴和骆驼损毁。现在只有稀稀落落的几处房屋矗立,居民也仅剩下50人左右。图为锡尔弗顿的一座老教堂。
美国科罗拉多州吉尔曼(GILMAN)
吉尔曼坐落在Eagle Mine矿区之上,19世纪70年代末,这里发现了金矿和银矿,之后又发现了铅和锌。由于金属价格疲软,吉尔曼于20世纪80年代废弃。该地区被美国国家环境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划定为超级基金计划清理点,清除采矿活动遗留下来的危险品。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巴克维尔(BARKERVILLE)
19世纪60年代,这里发现金矿后,一个小城镇迅速成长起来,小镇人口在1865年前后快速达到4,600人的顶峰,但之后由于易于发现的矿藏枯竭,小镇人口缓慢下降。20世纪30年代又出现一个小高潮,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后来人口再度减少。1958年,巴克维尔被列为遗产地,身着当时服饰的人向游客展示那段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