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9|回复: 2

[史地人物] 150年前的香港什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咏蓓(Betty Yao)不确定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的照片哪里更令人刮目相看:是历经146年后依然保存得如此完好,还是一个留胡子说英语的苏格兰人能够如此巧妙地捕捉到19世纪中期普通中国人的个性。

姚咏蓓是在香港出生、现居伦敦的策展人。她说:“长时间的曝光使他捕捉人物眼睛的方式非常特别──几乎可以看到他们内心的情感。那个时候是清代──这个苏格兰人是怎么扛着笨重的机器在全中国来回跑的?他又是怎么拍到那么多女人和小孩的照片的?”

John Thomson and the Wellcome Library
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森19世纪中期拍摄的一些香港老照片将在香港海事博物馆展出,作品中既有令人难忘的人物照,也有至今已无法辨识的城市风光。
11月22日,姚咏蓓将汤姆森的照片带回了香港,这是近150年来的第一次。几十张难得见到的作品在香港海事博物馆(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展出,包括22张在1868年至1872年间香港的照片,那时香港岛被英国殖民不到三十年。

姚咏蓓说:“看着那些照片,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所拍的香港保留到现在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其中一个场景是,矗立着华丽欧式风格建筑、绿树成荫的街道上,穿着长衫、前面剃着光头、留着满族辫子的中国男人站在一个包着头巾的印度人旁边。另一张照片里的中环海滨更像是威尼斯,而不是如今高楼林立的商业区。

汤姆森于1837年出生于爱丁堡,他最开始接触新兴的摄影艺术是在当地一家光学设备制造厂当学徒的时候。1862年,他去新加坡找他的哥哥威廉姆(William)。威廉姆之前搬到那里经营制表生意。

这趟旅程标志着他历时十年游历亚洲的开始,汤姆森一路上记录了很多,从被龙卷风蹂躏的锡兰,也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到北京的街头生活。

当时摄影技术的种种限制令汤姆森的作品更是非同凡响。游走在中国最崎岖和最偏远的地区时,他带着笨重的木制相机、易碎的玻璃板底片(胶片1885年才上市)和一大桶易挥发的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化学物质。即使拍一张照片都非常困难,而且难以预测结果;每次曝光都需要几秒钟,这意味着细微的颤动都会导致照片模糊。

然而,无论对象是中国船夫还是暹罗皇室,汤姆森都能够拍出饱含感情的人物肖像。姚咏蓓说:“我觉得他对人很关心。那个时期的其他〔照片〕都是业余者拍摄的或者用于人物志考察研究的,所以都让中国人显得像是样本。”

汤姆森1872年从中国回到英国,继续记录伦敦流浪汉的生活,同时也担任着英国皇室的官方摄影师。1921年逝世后,他生前的全部作品都由医药大亨亨利·韦尔科姆爵士(Sir Henry Wellcome)收藏。

就是通过韦尔科姆的藏品,姚咏蓓才在2006年接触到汤姆森的摄影作品。当时姚咏蓓是非营利文化组织Asia House的项目总监。她被这些照片深深吸引,于是请假去北京筹备展出他所拍摄的中国的照片。

她说:“当时我说我会离开六个月,但后来再也没回去过。”

现在,她带着这些照片在全世界巡回展览,两年内的展览已经被全部预约。她说:“人们对这些照片的兴趣出现激增。”

姚咏蓓依然觉得有很多照片对她很有启发。她说:“有两张照片我一直留着,就是它们让我觉得约翰·汤姆森是如此特别。其中一张是一个满族新娘,一个年轻姑娘,身着豪门的华丽服饰,非常漂亮,但如果你看她的眼睛,你会看到一丝悲伤。”

另外一张照片拍的是来自广州(Canton,广州旧称)的一个女船夫。姚咏蓓说:“她只穿了一件简单的棉衣,但如果你看她的眼睛,你会发现她活得很快乐,流露出一股自信。汤姆森能捕捉到这两张照片我觉得真了不起。”

《晚清碎影:汤姆森眼中的香港与华南》(Through the Lens of John Thomson: Hong Kong and Coastal China)于11月23日至明年2月26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馆展出。票价30港元。

Christopher DeWolf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50年前的香港

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森19世纪中期拍摄的一些香港老照片将在香港海事博物馆展出,作品中既有令人难忘的人物照,也有至今已无法辨识的城市风光。


01.jpg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的照片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历经146年之后这些照片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而且在19世纪的中国,一个大胡子、说英语的苏格兰人能够如此精妙地捕捉到普通中国人的个性,这不能不令人赞叹。




02.jpg
汤姆森摄影展将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举行,这些照片在150年后首次回到香港这片土地。




03.jpg
汤姆森镜头下的香港中环阁麟街。此次共展出22张1868年至1872年间拍摄的香港老照片,这时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已近三十年。




04.jpg
一家中式茶楼。展览负责人Betty Yao表示,汤姆森镜头下的香港已经基本找不到了,这非常令人震惊。




05.jpg
摆花街。




06.jpg
汤姆森对他镜头下的人物充满了同情心,不管他们是普通的中国船夫还是暹罗贵族。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位满族新娘。Yao说,你可以看到她的眼睛里有一丝悲伤。




07.jpg
Yao说,她认为汤姆森对他镜头下的人倾注了许多情感。那个时代的其他照片则显业余或者从人种学的角度出发,使得中国人看起来像是标本。




08.jpg
汤姆森1862年到新加坡游历,并在亚洲待了长达十年的时间。从热带风暴过境后的斯里兰卡到北京的街头生活,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切。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广州的一艘帆船。




09.jpg
鉴于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汤姆森的作品显得尤为不同寻常。他背着一台笨重的木质相机,所用的玻璃板非常易碎(直到1885年胶片才出现),还有一堆极不稳定、并且可能致命的化学药品。图中这张照片所拍摄的是九龙湾。




10.jpg
拍一张照片都是很难的,而且效果如何具有不可预知性。每一次曝光都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只要稍微动一下照片就会模糊。这张照片是当时的市政厅。




11.jpg
跑马地马场。




12.jpg
香港太平山顶。




13.jpg
跑马地坟场。




14.jpg
一位香港艺术家。




15.jpg
从Killots Island看香港。




16.jpg
香港毕打街。




17.jpg
香港德辅道海湾。




18.jpg
皇后大道东。




19.jpg
九龙一家贫困的广州人。




20.jpg
一位年轻的广州女士。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03:22 PM , Processed in 0.0657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