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斯 Ju 87俯冲轰炸机(德语:Junkers Ju 87)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空军投入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一般通称“斯图卡”(Stuka),取自俯冲轰炸机的德文写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缩写。Ju 87俯冲轰炸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它那双弯曲的鸥翼型机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独有低沉的尖啸声。它于二战初期德国所发动的闪电战中取得非常大的战果,1940年后德国在非洲战场及东部战线大量投入这种轰炸机,尤其在东线战场,更发挥出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这种轰炸机不但给予地面目标大力的打击,其独有的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尖啸声,亦为地面的士兵给予心理上的恫吓,加强攻击的效果。这种机型为德国空军广泛的使用,由1935年开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Ju 87的主要设计者—赫尔曼·波尔曼(Hermann Pohlmann)主张任何俯冲轰炸机的设计都必须具备简单与坚固的特性[1]。这产生了许多技术的创新,例如固定式起落架成为它的特色。波尔曼与欧洲工程师卡尔·波劳斯(Karl Plauth)持续开发(波劳斯后来在1927年11月死于飞行事故)并且在1928年9月制造出Ju A 48进行试飞。军用版的Ju A 48型号为“Ju K 47”。
当纳粹党掌权后,此项开发案被列为优先。尽管有亨谢尔公司的Hs 123这个竞争对手,德国航空部还是决定采用波尔曼和波劳斯的K 47。1932年试飞期间,双垂直尾翼的设计给了后座射手较好的射击范围;而最明显的特征为反海鸥翼。[2]波劳斯往生后,波尔曼持续开发这款俯冲轰炸机。Ju A 48原先采用BMW 132发动机,可以产生450千瓦(600马力)的动力,同时也装设空气煞车襟翼做俯冲测试,良好的飞行表现得到相当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