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8|回复: 2

[笑口常开] 郭村朱楼人贴《之文趣事》一至十五!分享精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郭村朱楼人贴《之文趣事》一至十五!分享精彩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楼
@郭村朱楼人 前言:
很喜欢这里的清净,也觉得这里十分真诚。愿意在这里说话,感觉很温馨。正好赶上了放假,这段时间也不是太忙了,想把朱之文以前的生活趣事理一理,与朋友们分享。由于本人文笔没什么功力,只能是随意说说,不恰当的地方,还请朋友们多多原谅!
朱之文成了名人,就是因为他出名了,才来说他的事,他不出名的时候为什么不说,他不出名的时候,我说了也没人听啊。真是因为他现在出了名,大家都关注他,才来说说他的趣事,我说的有趣与否交给了你的感觉。
我说的事也许都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准确不准确的,就当为大家添点乐趣吧!言归正传,咱就回到而多年以前……





14
2011-12-06 01:33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2楼
之文趣事一
泥土当做菜了

乡村自有乡村的习惯,吃饭时有个饭场,呵呵,可不同于现在的时尚饭局,大鱼大肉大桌子,啤酒白酒红酒三合一,也就是到吃饭的点了,相邻不在家里吃饭,把自己的饭菜简单的盛好了,各自端着自己的饭菜,凑到一个相对空旷的地界儿,也就是相邻们说的大街上,分别在两边,各自吃各自的饭。这样一来热闹,大家伙相互碰碰头,开开玩笑,说说话;二来呢也交流一些生活的信息,该收了,改种了,该除草了,该浇水施肥了,谁家有什么事了,这个饭场里是一个交流场所,也是相邻们自己为自己创建的一个交流的机会。吃饭时因为时间较短大多都是半蹲着,没有板凳,拿板凳还要端着饭菜太麻烦,坐到地上,又全是泥土,当然也有不不怕泥土的,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有的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一只垫在屁股底下,与泥土打交道惯了,也躲避不了,到处都是泥土,也都习以为常了。之文也是到这个饭场里来吃饭,他也在家里憋不住,端着饭碗到大街上去吃饭,与大人们一样,半蹲着把自己的饭吃完。他吃饭的时候总爱在地上写写画画,画的工具就是筷子,也不知道他琢磨的什么,一边吃饭一边在地上写画,入迷了,竟把占有泥土的筷子一端放到里嘴里,当感觉不对味,才明白过来,饭场哈哈哈大笑,大人们责怪:小三琢磨什么呢!他只好回家再用清水漱口。朱之文要做的事就是自己入迷。

2011-12-06 01:34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3楼
之文趣事二

吃饭的问候

村里有位长者,脾气很好,孩子们都喜欢给他闹着玩。这位长者辈分较高,之文还要称呼他为:爷爷。这位爷爷有口吃现象,我们都知道口吃的人着急更说不出话来。好闹的人也就故意惹他着急。
相邻平时见了面打个招呼问:你吃过了吗?回答:吃过了,一般都是这样。
那天,之文见了这位爷爷,他就想好了,怎么惹这位爷爷着急。开口甜甜的问:
“二爷爷,你喜欢吃什么饭?”
爷爷就开始回答:
“我 我喜欢吃 吃 吃……”
没等爷爷说出来喜欢吃什么呢,他接着又问:
“你今天吃的什么饭?”
爷爷继续:
“吃 吃 吃……”
看到爷爷憋得脸都有点红了,之文继续问:
“你吃过饭了吗?爷爷”
爷爷还在:
“吃 吃 吃……”
爷爷实在憋不过了,也明白了怎么回事,举手就要打之文。之文看到要挨打了。
哈哈哈……笑着跑开了

2011-12-06 01:35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4楼

之文趣事三



蝌蚪情



村前有条缓缓流淌的小河,这条小河名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冬天河水结冰了,去试着走上去,这个游戏叫做“沿冰”,当然也有冰破的时候,掉在水里,混一身湿漉漉的衣服,少不了受到一顿严厉的指责。夏天去河里洗澡,除非水特别大的时候,家长会叮嘱不要去河里洗澡,一般情况下,家长还督促着去河里洗洗脏兮兮的身子,其实去河里摸鱼玩水才是目的,洗了澡,身上仍会带着许多泥巴,去河边玩也是之文的特别爱好,他喜欢小鱼,但自已不下水去抓小鱼,还会哼上几句歌。哪有那么多鱼可抓啊,小蝌蚪总是很多的,准备一个小瓶子或是一个塑料带,盛上点河水,把抓来的小蝌蚪放在里面,人家捉蝌蚪,之文总是静静的看,有时都发呆了,同伴就用脚猛的踩水,水花会溅到他的身上,他才好像从梦中醒来,大伙一起哈哈大笑。

他不知道从哪里讨了一本破旧的师范音乐教材,在村里到处问这个符号表示什么,那个符号表示什么,村里人除了几个高中生很少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上过高中也回答不了他的问题,他知道老师都认识,其实那时的民办老师,也不完全懂得怎样驾驭那些符号,反正是他有机会问他就去问。

伙伴们没有谁能明白他为什么看到蝌蚪就像进入了梦境一样,只有朱之文自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2011-12-06 01:35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5楼

之文趣事四

喂羊情结

在那里家家都养羊,一是为了积攒点钱,而是为了喝羊汤,正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单县羊肉汤才名扬四海,羊是食草动物,去田野里拔草,也就是小孩子的重要工作。
之文姊妹多,都能给羊拔草,家里也就多养了几只羊。姊妹之间对养羊也就有了一个自然的分工,年龄大的负责人养大一点的羊,年龄小的负责养小一点的羊,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有草了,大羊小羊总是一块抢着吃,谁拿他们也没办法,但是这种分工给家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分了责任,小羊自然有之文来负责拔草喂羊。
拔草也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树荫底下是不长草的,高高的玉米地里是草最多的地方,因为玉米种下去松土的机会较少,草自然长的旺盛,烈日炎炎,草框子是拔草的专门工具,框子是用条子编制而成的,成簸箕型,比簸箕深但是面积小,三面是框一面是口,三面框上都编制出一条系,靠框口的两系略细一点,在顶端交叉,一筐口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可以多装一些草,后面一个系较粗,成弧形与前面两系相连,可以背到肩上。草框子有大有小,也是为了适应年龄不同的孩子,草框子放到地头,就钻到玉米地里,去拔草,拨了草就抱出来装到框子里。进到玉米地里特别热,出来也就凉快一会儿,再进去。之文每次进到玉米地里前总要唱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他唱完了,就马上往玉米地里钻……
一是因为他会唱歌,伙伴听他唱歌替他拔一把草。二是他在地头总喜欢写写画画,每次拔草他总是拔的较少,怎么显得多呢,他往草框子里装草就有他自己的方法:在框口处用草立起一道埂子,上面用大一点的草盖上,这样很虚,但是也显得拔的草很多,回到家里大大咧咧的,往羊面前一倒,羊抢着吃,至于多少,羊吃了草,也没有数。
后来朋友们都知道羊啃了朱之文的电子琴,我想这与他那时的喂羊情结有关吧!哈哈哈

2011-12-06 01:35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6楼
之文趣事五

碗与石磙

碗就是吃饭用的碗,大人用大碗,小孩用小一点的碗,这只是相对的固定。石磙是打场用的,圆形,直径月五六十公分,长度也就八九十公分,用的做多的时候是收了麦子和收了大豆等农作物以后,通过石磙的碾压进行脱粒,更多的时候是闲着的。长时间的碾磨,石磙表面非常光滑,用不着的时候,就把石磙放在家门口,有时女人浆洗了布以后,在七八成干的时候,折叠整齐了,从石磙上面锤一锤,可能是为了布的整洁吧。再就是可以坐在上面乘凉,凉丝丝的,也是一个好座位。
之文喜欢坐在石滚上吃早饭,有时用筷子敲打着石滚唱歌,那天他吃过早饭,骑在石磙上唱歌,摇头晃脑的,很是得意,双手抓着碗边,用碗底抨击石磙,发出清脆的“铛、铛”声,一边唱,一边有节奏用碗底抨击石磙,“铛-铛-铛……”越唱声音越大,铛铛的声音也越来越响,突然声音停住了,之文这才发现,自己的两只手里,分别抓住碗的一半,他呆呆的骑在石磙上,像是纳闷又不知所措。
娘看到了,心里显然有点生气:你把你的碗打烂了,中午你就别吃饭了。之文听了有点害怕也觉得自己委屈,急急向娘辩解:不怨我,不怨我啊,怨这碗,这碗没有石磙结实。

2011-12-06 01:36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7楼
之文趣事六

**英雄白跑路

那时的农村,乡里人看电影是令人开心的娱乐活动。电影是露天电影,很多电影电视情节里都有描述,确实就是那样。朱楼属于大李海乡,与郭村,高老家,还有曹县的苏集,成武县的天宫庙,都相邻,电影队是巡回放映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电影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些,就是多跑点路。干了一天活,晚上也没什么事,走点路看场电影,也值。朱之文对看电影是入了迷的。
同一个乡镇里,有个电影预报,也就是今天放映完了,明天去哪里演,后天去哪里演,这样大家相互口传来传播着那里演电影的信息,由于天气原因,阴天下雨啊,机器原因等其他原因吧,那里有演电影的信息,也常常有偏差。特别是人为的因素,故意传播假消息的。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之文显得很郁闷,在地里做活的时候,就不停的向别人打问,那里有演电影的,他总问来问去,有人随意告诉他:郑黄楼今天有电影。不在同一个乡镇里,郑黄楼也较远,大约有5里路,消息提供者或许以为说的距离远一点,他不会去的。
可是他晚上真的去了,收了工就匆匆忙忙的上路了,到了目的地,天也黑下来了,感觉那里很平静,演电视是有大喇叭的,也有许多看电影的人想演电影的地方聚集,可这里没有要演电影的信息,他不甘心,就找了一位乘凉的人询问:大爷,咱村里今天有电影吗?没有。人家回答。听说今天有电影,听说有啊,他像是不服气的自言自语。乘凉的人看到他急切的心情,也不忍心伤害他,就好心的指导他:这里没有,可能白集有吧。他听了也不敢确定,有点想回家不看了的想法。然而又不甘心,跑了五里路了,到白集还有五里路,去就去吧,还是没能抵住诱惑,又跑到了白集。
悻悻的从白集跑回家,已经很晚了。第二天在田里。他向提供信息的人认真的回报:昨天的电影真好看。那人一愣:真有电影?真有,他认真的回答。演的什么电影,快给讲讲。可好看了,电影名叫什么来,他故作思索的样子,继续说:叫**,对了,叫**英雄白跑路。还煞有其事的唱了一首歌:跑了五里又五里,**英雄在哪里,在黄楼,在白集,可我没有找到你……
看场电影学了一首歌,真的很好看的电影。

2011-12-06 01:36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8楼

之文趣事七

第一笔出场费

我就暂且用这个现在的名词作这个故事的名字吧,故事是那时的,可是我现在说的,也古今结合一次,哈哈哈
朱之文最初的练声也是:mi-mi-mi----ma-ma-ma------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他总是一个人跑到偏僻的田野里。
那天一大早,邻居奶奶睡不着了,早早的就起来了,拿起拐杖,轻轻地掩上门,想到街上走一走,老人家八十岁了,身体硬朗,就是有点耳背,给他说话要贴在耳朵旁边大声地说,老人才能听得见,老人走到村口,听一点声音,什么米吗——,活了一把年纪了,什么没经过,就顺着声音走,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老人耳聋眼不花,看到一个人影:直挺挺的站着,昂着头,在哭喊米米米,妈妈吗,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伤心。老人家慢慢的走到跟前:谁呀,怎么了。对方听到声音:连忙回答:我,是小三,在这里玩呢,老人继续问:怎么了孩子?没事,我在这里玩呢。小三啊,回家吧,别在这里哭了。老人没听见小三回答的话,还在劝。小三趴在奶奶耳边,大声说:你回家吧,我一会就回去。嗯,老人家听见了,放心的回家了。
到了中午奶奶端着一碗米,送到了之文家里,娘让奶奶坐下,问:怎么了,声音很大,不认老人听不见,奶奶叨叨到:上午给孩子熬点米饭吃,可可怜了,大五更的,孩子想吃米,跑到大北地,又叫还喊的。我怪心疼的,到上午给孩子熬点米饭。娘笑嘻嘻的解释……奶奶听不见,摆摆手,责怪道:你还笑,我就知道还在不好意思给你说,才去地里喊叫的……
奶奶去世好多年了,每每的想起这件事,心里就无比的怀念奶奶……


2011-12-06 01:37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9楼

之文趣事八

锄禾日当午

看过电影《朝阳沟》的人对银环学锄地的镜头印象都很深刻。锄禾日当午,是有其道理的,锄地的目的是为了除草,日头高照,把小草除下来,太太阳暴晒下,高效的达到了除草的目的,要是太阳落山了,再锄地,夜里有点露水,泥土潮湿,小草又会生长起来,效果自然大不如当午锄禾。
大豆需要锄两到三遍,大豆虽香,而禾下土上滴滴汗啊。大豆是用耧播种的,分大垄和小垄,大垄略宽,小垄刚刚放下一个锄头,稍不注意,就会把豆苗锄下来。之文领了这个任务,去大豆地里除草,他的习惯就是一边唱歌一边干活,大人们也劝过他做事专心点,他也听,可就是唱起歌来就忘了。一边唱着歌,一边锄地,临近结束的时候,走神了,连着把几颗豆苗给锄下来了。刹住了歌曲的高潮,之文看着掉下来的豆苗,懊悔不已……
怎么办呢,他蹲在地上,一颗一颗地小心意义的把豆苗栽到了泥土里。下午大人路过豆地,看到倒下的豆苗,回去给之文说:锄掉了豆苗没关系的,大豆株距大了,颗粒更加饱满,影响不了庄家的收成。
那天看到,朱之文用土农具来锄地,这就不会影响他一边锄禾一边唱歌了。


2011-12-06 01:37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0楼

之文趣事九

导演一把

冰晶莹透亮,是很招孩子们喜欢的,把一块冰踩在前脚掌下,后腿用力蹬一下,身体晃晃悠悠的往前滑动一点,不是为了走路省点力气,而是得到一点危险的刺激。院子里有个水缸,从井里挑来的水,盛放在水缸里,水缸是不能断水的,断了水就要去跳水,水缸里结出来的冰更是清澈,要是把冰打碎,捞出一个最大的,拿在手里,咬一口,凉丝丝脆生生的,是上乘的冰糕,可惜只有在冬天才能有这样天然的冰糕。寒冷的冬天,手里拿着这么一块冰吃,虽然是美味,也免不了小手冻得通红。
朱之文精心制作了一块冰糕,用一个小碗,盛上了一碗凉水,放在了墙头上,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块冰从碗里冻成了,白白的胖胖的,像一个雪白的馒头。他故意拿到邻居家的小侄子面前,小侄子看到了,眼睛盯着他手里的冰,他眼神分明是想要,之文又故意隐藏一点,显示出不想给的意思,小侄子想要的欲望被他勾引的更为强烈了。于是就试着问:三叔,那冰给我吧。之文:不能给你,太凉了,一会把你的小手冻红了,你妈妈又该说我了。小侄子开始央求:给我吧,给我吧。之文故意为难:这样吧,我给你,你拿着这块冰,让你妈妈放到锅里热一下,热好了再拿着玩,这样就给你,小侄子满口答应。
嫂子在厨房里做饭,小侄子拿着之文给他的冰,递给了妈妈:三叔给我的,放到锅里热一下,再玩。嫂子拗不过小孩子,放到锅里就放到锅里吧,这样也不会冻着孩子的手,就放到了锅里。
之文在小侄子家的院子外面等着,不多时就听到了小侄子的哭喊声:我的冰呢,三叔给我的冰呢。孩子闹着哭着要着,嫂子开始解释:冰化了,没有了。小侄子哭闹得更厉害了:我要冰,还给我,陪我的冰……。之文觉得时机成熟了,慢慢走到小侄子身边,给小侄子说:那冰没化,让你妈妈给藏起来了。小侄子听了之文的话。哭闹的更加厉害了。嫂子气的无奈了大声说:老三啊老三,你做点好事不行吗。老三笑眯眯的欣赏自己的杰作。


2011-12-06 01:38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1楼

之文趣事十

与出轨无关

这是之文很小的时候的事了,男孩子里面之文是最小的,在娘面前称为:老生子儿。有个谚语:大儿稀罕,小儿娇,要苦苦在半截腰。老人对之文从小就疼爱有加,之文在娘的怀抱里也有撒娇的时候。
懵懵懂懂的时候,他对娘说:我要娶媳妇。
娘问:你要娶几个媳妇?老人觉得他好笑,就故意逗他问。
之文:要娶三个媳妇。
娘又故意问:你怎么要娶三个媳妇呢?
之文认真的回答:娶一个媳妇帮你下地干活,再娶一个媳妇,帮你在家做饭,再娶一个媳妇给你做衣服。
娘听了哈哈哈大笑:好好好,小三去三个媳妇,那你娶三个媳妇怎么养他们呢,养不起那么多媳妇。
之文:我给他们唱歌就行了。
儿时说的话并没有实现,事实证明了这与出轨无关。


2011-12-06 01:38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2楼

之文趣事十一

你们猜我还唱不唱

之文喜欢唱歌,就是从心里喜欢唱,他想唱歌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不信,有故事为证。
之文唱歌很好听,大家听了都这么说。在朱楼村能坐下来听朱之文唱歌的,或是能欣赏他唱歌的人确实不多,一是因为大家都忙忙碌碌,别说之文唱歌,就是谁唱歌,也不如地里的庄稼重要。二来呢,乡村僻野,说说笑笑还可以,艺术啊,声乐啊,美声啊……什么都是浮云,也没人能懂,听他唱几句,心里很高兴,该去地里劳作还是要去劳作。
之文想唱歌了,也想寻找自己的听众,不为别的,就为乐呵乐呵。拉着架子车,去田里,走到村口,也许是因为太阳还很敞亮,泥土还热腾腾的。村口聚集了几个相邻,在树荫下唠嗑。略微等一等,都要到田里各自忙和各自的事情。见了这么一个人场,之文想唱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靠近人群,大声问道:你们看我手里抓的是啥?众人一看,他拉着车子,手里抓的就是架子车的车把,都笑了。一个邻居说:你手里抓的车把。之文听了,反问:你说什么,让我唱个歌吧。他很得意,既然大家想让我唱个歌,我也不好意思不给大家唱,你们听好了啊——说完,就郑重其事的唱了一首小白杨,大家连忙鼓掌夸赞:之文唱得好。相邻正准备要去地里干活,之文又问了:别走啊,你们猜猜我还唱不唱?人们心想,听你唱歌会耽误干活,有个邻居就说:我猜你不唱了,要去干活了。之文说:你猜错了,我再给大家唱一个。说完就唱牡丹之歌,又是一片赞扬声。看着天气也凉快下来了,乡邻们真的要去做工了,之文又大声的问:你们猜猜我还唱不唱?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乡邻也就反着猜了,那位相邻大声说:我猜你还唱。心说你之文也要下地干活,就猜你还唱。这次之文大声说:你们猜对了,我再唱一首歌: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这首歌唱完,太阳真的到了西边去了啊。
天空中有歌声有笑声,其乐融融。


2011-12-06 01:39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3楼
之文趣事十二

做“姨夫”

朗朗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但是很调皮,戳戳这个,惹惹那个,大家都很喜欢他,总是逗他玩。这样的小孩当然是朱之文最喜欢的。可以说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之文常常在朗朗家串门,说说笑笑,之文也唱几句,有时朗朗家做好饭了,之文也能在朗朗家蹭顿饭。
村里有四姓,朱 杨 田 袁,朗朗家里姓杨。一般的同性之间的乡邻,都有比较亲近的关系,开玩笑是很有分寸的,异姓之间就不同了,开个玩笑可以尽情一点,整天在一起劳作,彼此都非常熟悉,开玩笑也没有谁会在意。其实开个玩笑也是乡邻们娱乐一种方式,为生活添上几分乐趣。
朗朗的姨夫来了,进了朗朗家,不小心把朗朗的玩具枪,让自行车的轱辘给压断了。朗朗看到坏了的玩具枪,大哭大闹:姨夫是坏人,陪我的枪……
之文看到朗朗哭闹,来了兴趣,把朗朗抱到门口。半蹲着抓住朗朗说:不哭了朗朗,姨夫是坏人,姨夫就是坏人。之文这样对朗朗亲切,一会朗朗也就不哭了,人们都说: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转眼间之文与朗朗又玩得很高兴了。
之文掐了一下朗朗的屁股,朗朗唉吆一声。朗朗说:你坏。。
之文:我是坏人,坏人叫什么来。之文又提示,压烂枪……,朗朗想起来了:姨夫是坏人。
之文:我是坏人,你不允许叫姨夫。
朗朗反驳:你也是坏人,就叫姨夫。
之文:不许叫姨夫。
朗朗:就叫姨夫。
朗朗大声叫:姨夫。
之文:不许叫。
朗朗继续大声叫……
朗朗妈妈听见了,就去制止朗朗:不许叫。
姨夫——姨夫——朗朗叫的更向了,朗朗妈妈气得没办法,操起笤帚来,就去打之文,这种情况下,之文只能一边笑,一边躲。

2011-12-06 01:39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4楼

之文趣事十三

摸知了鬼

知了鬼土话叫堵了候,用油煎一煎或是炸一下,是一道美味,在餐桌上又称为金蝉。初夏时节,知了鬼从泥土里钻出来,悄悄地爬到树上,在高处完成一个惊天动地的蜕变,先把自己的骨骼变软,让全身的每一个关节都收缩起来,壳的背部裂开一道小缝,然后从这小缝里退出来,大约十几分钟过后,就成了知了,壳留在树上,是一味中药,名曰:蝉蜕。
刚蜕变出来的知了很嫩,吃起来味道还是很好的,成了知了,味道就变了,失去了香味,人们也就不吃了。知了鬼从爬出泥土,到变成知了,前前后后也就几十分钟的时间,因此人们要在他变成知了以前逮住他,这就是摸知了鬼。
知了鬼是在旁晚的时候从泥土里爬出来的,天黑了,就用灯去照爬出来的知了鬼,现在都用家用电器手电筒了,再早的时候,是用灯笼,打打着灯笼去照知了鬼。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知了鬼在泥土里就开始准备了,用它的爪子,翻动泥土,身体逐渐靠近地面,在地皮表面慢慢挖开一个小孔,空很小,也很薄,如果发现这样一个薄薄的小孔,用手一抠,小孔破了,就可以摸到一个知了鬼,若是阴雨连绵,白天也用这个方法摸知了鬼,新雨过后的傍晚,用这种方法也能摸到很多知了鬼。
村前有片树林,树林里知了鬼很多,一位嫂子在天没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背着手,专心的盯着地面,还不时的弯下腰去,用手抠抠地面,有些很小的小孔,是蚂蚁或是其他小虫子做的窝,也是怕错过摸到知了鬼的机会,才不断地发现假洞口。之文看到老嫂子不断弯下腰去抠地上的小洞口,又那么专心,他计上心来,悄悄在嫂子前面,也装着自己摸知了鬼。地上有许多昨天或前天知了鬼爬出去留下的洞口,一般都很大,很容易分辨的。之文光着脚丫子,用脚后跟,在原来知了鬼爬出去的老洞口,轻轻地捻动一下,原来很大大洞口,经过他脚后跟捻动。小孔变得小了,也变薄了,就像里面有知了鬼一样。嫂子走过来,发现这样的小洞口,一阵欣喜,扣一扣,里面没有知了鬼。之文就在前面用脚后跟捻洞口,嫂子就在后面不停地惊喜,不停的失落。之文也不说话,就故意制造知了鬼的洞口。
老嫂子累了,向四方看看,发现了不远处的朱之文,忽然明白了什么:老三啊,你太坏了

2011-12-06 01:40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5楼
之文趣事十四

小桃树

清明后的泥土里,孕育着坚强的生命,麦苗返青了,小草长出来了,野菜长出来了,还会长出小树来呢。
小桃树就是在春的季节诞生在泥土里的。这个小生命的形成,历尽了千辛万苦,人们吃了桃子,把把桃核吐出来丢弃了,桃核随着风雨,随着人们劳作来到了泥土里,要经过两到三年或是更长的的时间,桃核外面的壳慢慢腐烂,桃仁才能接触到水分,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慢慢形成生命。桃核如果埋在深土层,即便发芽了,厚厚的泥土也掩埋了他的生命。桃核如果抛在地面上,根本就不会发芽。桃核就埋在了2—3寸深的泥土里,这个生命就破土而出。
之文辍学了,父亲的离世,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失去了支柱,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在家里打点生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之文还是很快乐的,总是唱着歌做事。初春时节,咋暖还寒。之文背着框子,在绿油油的麦田里,踏着麦浪寻找小羊小兔子最爱的食物——鲜嫩的小草。见到稷荠菜、茵茵菜、马蜂菜之类能食用的野菜就拔下来,单独放在框子的一边。或做稀饭,或做菜馒头,现在想来那真是一道美味,可这道美味只能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了。在辛勤的寻找中,之文发现了小桃树,刚刚拱出潮湿的泥土,嫩的泛白的芽茎,有力的托着展开的芽瓣,还没有叶子,之文俯下身子,对这个小生命端详半天,凭借他的经验,初步判断这就是一个小桃树。欣喜与激动让他更加小心翼翼,轻轻扒去小桃树周围的泥土,一直扒到小桃树的根基一下,然后双手捧着泥土,紧紧裹一下,让潮湿的泥土裹紧小桃树的根部,嘴里还不停的叨念:下雨吧,阴天吧,别让老鸹见根了……。据说小桃树很难成活,要是太阳见了根,小桃树就成活不了。老鸹飞在天上,见不到小桃树的根,那么太阳当然也就见不到了,不停地叨念,正是提醒自己小心呵护这颗小桃树。带着裹紧的泥团,把小桃树轻轻放在框子中的草窝里,再用小草轻轻地盖上。
回到家里,在墙角处挖了一个坑,在坑里铺上土杂肥,再围上一些潮湿的泥土,把小桃树连同原来的泥土,一起放进土肥窝里,用湿土埋好,再轻轻压紧,当然也没忘了,给小桃树浇点水。
在之文的精心呵护下,小桃树慢慢的长出了叶子,长高了个子,慢慢的变得粗壮了。之文常常端详着小桃树:他很相信,小桃树长大了,满树都都挂满了大大的桃子……

2011-12-06 01:40回复

ZHU3240011
144位粉丝
核心珍珠7
16楼

之文趣事十五

不速之客

老房子的房顶是用高粱杆平铺而盖成的。梁檩搭成木架,在木架上铺满高粱杆,高粱杆的根部向下,整齐的排列起来,就是屋檐了。
屋檐下是麻雀做窝的的场所,利用土墙与高粱杆之间的空隙,麻雀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在这里繁衍生息。
之文拔草回来,把草分给了等待他的小羊,正想去洗洗手脸,在屋檐下的空地上,发现了一个蠕动的小生灵。小家伙大大的脑袋,黄颜色的大嘴巴,红红的身体没有一根毛发。这是一只刚刚孵出来的小麻雀,也许是因为饥饿在窝里爬动,不小心从窝里掉了出来,也许是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小麻雀被从家里挤了出来。之文把小麻雀捡起来,放在自己的手掌里,小麻雀嘴巴一张一张的,像是在对之文诉说自己的不幸,又像是在答谢之文的救命之恩。之文看在眼里,呵护生命的责任荡漾在善良的心灵里。
之文找来一个一个盛鞋子的纸盒,在纸盒里铺上软软的棉花,在棉花里压出一个小窝。把小麻雀安顿在柔软的棉花窝里。
喂养小麻雀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这么小的麻雀不会吃粮食,也不会吃虫子,桑葚是它能吃的唯一食物,必须去给他采摘桑葚。哪里有桑葚之文是非常熟悉的,无需太多,三五个就行了,但是桑葚必须是熟透了的,这对之文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把桑葚采摘回来,整个的桑葚分成几半个黄豆粒大小的小块,一只手掰开小麻雀的嘴,一只手把小块的桑葚放到小麻雀的嘴里,轻轻把桑葚往小麻雀嘴里送一送,桑葚慢慢滑到小麻雀的肚子里。等小麻雀吃饱了,看着他在棉花窝里睡了。之文像是做完了一件大事,心里才轻松了一些。
就这样每天三次,精心的喂养小麻雀。麻雀稍微大一些了,就喂些小米粒,馒头末之类的食物。小麻雀长出了毛,翅膀也渐渐的硬了,终于会飞翔了,但小麻雀还是十分留恋之文的手掌。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5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8 01:21 PM , Processed in 0.1241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