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0

高校老师“不务正业”是因为工资太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讲不说官话、被学生亲切称呼为“根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昨应“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邀请来南京。在“根叔式”演讲中,李培根直言不讳: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让某些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了为房为车,追名逐利的借口。

   高校教师工资是否太低,我不知道,而且这高与低得有个参照物,否则很能作出正确有断定。比如你若与那些垄断企业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相比,肯定低得可怜。但与那些基本温饱的人相比,一定衣食无忧吧。但如今的高校老师有的“不务正业”,到是不争的事实。“根叔”作为一校之长,对于教师们当然最有发言权。但把工资低当作“不务正业”的理由,未免有些牵强。

   当今高等教育事业逢勃发展,在中国几乎是把它当成产业化来经营。弄得民众们是怨声载道。而且无可否认的是,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虽未达到许诺的百分之四的比例。所以,假如教师待遇差,既有国家投入还不够的因素,也有高校没有把这产业做大做强做好的因素。当今高校但求最大不求最强,但求利益的最大化,却不顾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也是有目共睹。

   假如有的老师把为房为车作为追名逐利的借口,这本身就很好笑。我们当然并不要求老师们当苦行僧、清道夫。但对物欲的追求也得基于中国的国情。当今之中国,又有几人能靠着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过上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房奴车奴。退一万步说,给老师们更高的工资,就能让他们心满意足,不再“不务正业”了吗?人心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假如不甘于清贫,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增加了老师的工资,恐怕也于事无补。

   想起了前几年的高薪养廉的高论,再看看这几年贪官们的胃口。我们即使实行了“高薪”,可以填满那些贪官们的欲望之口吗?再则,假如各行各业都认为收入未达到自己的预期心理而去不务正业,去创收,这个社会必将失了秩序,成了一个逐利的社会。未免有些可悲。

   好在“根叔”不但敢说话,也还有一份清醒:“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地侵蚀着教育的肌体。”李培根痛心地说,在教育机构的某些角落,由此而滋生的毒瘤甚至使其斯文扫地。在很多高等学府里,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恐怕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教师不再有当初作为教师的崇高感,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行政权力或公权力不太顾忌地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在我看来,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本。而且我们仅仅看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切实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恐怕也非增加教师的工资那么简单。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们如何让老师们“务正业”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5 01:19 PM , Processed in 0.043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