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日本为何一意孤行?非正常国家情态下民意推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3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9日,日本宣布延长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日本地方法院9月10日批准拘留中国渔船船长10天,在中国政府的一再严正交涉下,非但未能缓和事态,反而进一步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日本政府如此一意孤行,大大超出分析人士预料。曾有日本观察家指出,日本方面可能采用拖字决。现在看来,这完全低估了当局的政治抱负,政客们正在利用此事大作文章。

  如此疯狂冒险,根由何在?

  日本外交总体趋向强硬

  强硬已成日本习惯性姿态

  今年6月下台的鸠山由纪夫表示,我做首相时,日中关系非常好,突然变成这样,很不忍心。

  确实,鸠山由纪夫是近年来少有的对华比较亲善的首相,但他任上的中日关系也并非一片祥和。

  今年3月,日本就接连发出威胁说,如果中国继续强行开发东海油气田,日本将把中国起诉至国际海洋法庭。与此同时,鸠山由纪夫高调宣布,要制订新的防卫计划,遏制中国。

  鸠山由纪夫尚且如此,另一个首相就可谓如雷贯耳了小泉纯一郎。2001年2006年,他连任三届首相,是三十年来日本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由于他坚持每年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一路走入低谷。


  小泉之后还是小泉,有人这样预言。福田康夫、鸠山由纪夫黯然收场,为预言作了注脚。

  一体两面:美日同盟或者脱美入亚

  一年前,日本强调对等的日美关系,主张加强日本的自主性,喊出了脱美入亚的口号。

  首次上台执政的自民党出招惊人,提出将普天间机场彻底搬出冲绳,并要求降低搬迁补偿金。

  日本脱美入亚的尝试,说明了日本民众希望摆脱几十年来对美国附属地位的心态。当鸠山将这种心态明确表达出来时,获得了选民的赞许和支持。只要有机会,日本绝不甘于做美国的小弟。

  在这段时期,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改变了强硬立场,相反,应该把脱美入亚看作升级版的强硬居然敢跟美国叫板呢。


  当这种自主失败后,日本就返回了原来的轨道,在美日同盟框架内对美国以外的国家强硬。

  不排除日本故意挑起事端

  1.近年来日本不断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2008年底,把巡逻船从2艘增加到3艘。2009年2月,部署了可搭载直升机的大型巡逻船瑞穗号,加强监控。正常情况下,中国渔船不可能靠近。

  2.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中国渔船长期被日方驱逐。

  然而,日方此次不仅仅是驱逐而已,强行逼停中国渔船,强行登船检查,殊为可疑。

  日本变强硬的根由

  战后日本曾经避谈国家利益

  在二战后一段时期内,日本国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以社会党为首的在野党坚决反对政府讲国家利益,舆论中有一种气氛,谁讲爱国就就会被认为是右翼分子,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正是利用爱国口号来发动侵略战争的。

  日本在对外政策方面也曾保持低姿态,对邻国在历史问题上的批评,能够采取比较诚实的态度,失言的大臣大都被迫辞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遭到邻国反对,也能认真对待。

  新一代日本人追求正常国家

  战后接受日本战争罪恶论教育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因为没有经受上一代的战争苦难,更无侵略战争的亲身体验,相当多人认为,战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日本已遭到了惩罚,他们与战争并无关系,该结束笼罩在日本人心头的历史罪恶意识。


  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60年过去,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今天依然是一个不具有国家交战权的非正常国家,而在二战争中罪恶严重得多的德国早已参与北约对南联盟的行动,把军队派到了当年军靴践踏过的巴尔干半岛上。这种落差让那些希望日本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政治势力极不平衡,他们希望日本尽快摆脱日本长达60年的战争罪恶的心理包袱,重新找到与其第二次经济实体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定位,应当成为正常大国家,也就是普通国家。

  最近几年,日本选民明显转向右翼,在外交事务方面民族主义立场更加彰显。一个表现就是,此次事件发生后,日本主流媒体争先恐后地作出表态,对政府的行为还不满意,认为软弱。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每当日本激怒中国后,中国抗议的声音又会加深日本民众的反感,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加深两国民众之间的不信任。

  在民主政体下,政客必然迎合民众

  在民主政体下,有什么样的民众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政客行为。正是在上述心理支配下,日本政坛保守的政治右派力量就开始了一系列积极动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自卫队军队化、防卫厅的国防部化和清洗日本人对60年前的战争罪恶意识。本次钓鱼岛冲突发生之后,日本主要官员一再声称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日本陆上自卫队计划扩编,到2020年,在西南诸岛的驻军将增至2万人。

  这种迎合也给政客带来甜头。据日本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新内阁支持率为64.4%,是他出任首相以来新高。再往回看,有人就分析过,小泉内心其实未必真想去靖国神社,但是为了迎合民意也不得不一次次硬着头皮去参拜,作为回报,他稳坐日本首相宝座6年之久,与前前后后的短命首相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民意!

  少壮派政权更容易走向极端

  日本二·二六的启示

  事后诸葛亮,回过头来看历史,日本发动的全面侵略战争并不符合其利益,超出了它的消化能力。

  但是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当时并不缺乏老成持重的政治家,然而在爱国的旗帜下,全民狂热,越激进越正确,温和派被认为卖国,人们崇尚下克上。

  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把日本的下克上推上颠峰,虽然政变的发动者也只是为人作嫁,但是他们的目的总算达到了,最后几个理性一点的政治家被肃清,日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奔向军国主义。

  近年来日本少壮派日益壮大

  上世纪末,日本国会议员武见敬三声称中国可能在东海勘探能源,日本高层并未理会这种声音,表示希望能继续与中国保持平稳的关系。

  十年后,武见敬三成为日本外长,在同样的问题上则作出的强硬反应。

  小泉纯一郎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日本新一代政治人物正在接班,他们对日本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和角色有一套全新的认识,与老一辈日本政界人士的做法大相径庭。

  如有必要,和其他国家发生点冲突也没什么。

  在民族主义高涨的形势下,日本新内阁有充分的动机对外强硬,以此赢得上下支持。

  两种少壮派的区别

  首先,相同的是少壮派的强硬,而两者也有不同。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由于民主政体的不完善,少壮派得以绑架民众实行自己的主张;而当今日本的民主政体已经完善,少壮派不再能绑架民众,倒是可以和强硬的民意合流。

  对外战略的又一个拐点

  日本抛弃脱美入亚,重新强调美日同盟

  菅直人上台之初就强调,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

  眼看鸠山由纪夫脱美入亚的路子走不通,美国的回应过于强硬,这样转换亦属正常。

  日本非常重视把自己绑上美国战车。8月上旬,据说奥巴马政府决定不再直接提及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日本方面费尽心机,终于让美国的立场如其所愿。

  随后,日本宣布将于今年12月与美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地点位于和中国存在主权争端的钓鱼岛附近,借美国之力来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新任外长亲美抗中,是日本最鹰派的政治家

  日本首相菅直人17日组建新一届内阁,前国土交通大臣前原诚司改任外务大臣。

  前原何许人也?他曾经在2005年9月当选过民主党党首,当时击败的正是现任首相菅直人。2005年12月,他首次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发表的讲演中,公开提倡修改日本宪法,允许自卫队派兵海外,并公开叫嚣中国威胁论。前原的言论引起美国舆论的哗然,被称为日本最鹰派的政治家。

  他还是此次钓鱼岛冲突的直接责任,担任国土交通大臣时,海上保安厅归他分管,他为此还从东京旋风般地访问了冲绳县石垣岛,看望了围捕中国渔船的海上保安官们。而在就任外务大臣的记者会见中,他公开指出,如果中国有挖掘春晓油气田的迹象的话,日本不会等闲视之。

  同时,他是著名的亲美派,近年来,几乎每年访问美国。上任三天后,即于21日出访美国。

  特色如此鲜明的人物担任外长,日本此届政府的倾向非常明显。

  也许需要从美国求解

  无论是东海还是南海,相关的纷争总是无法回避美国的影响。

  美日韩的同盟关系自不必说,近年来,美国有深度介入南海局势的迹象,据最新消息,美国欲与东盟发表南海声明。这样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不符合我国利益。

  所谓纲举目张,把纲找准很重要。

  结语:如果说日本上一次发动侵略战争,是由于不民主导致的军官篡(民众的)权之祸,这一次钓鱼岛摩擦则恰是由于民意对政府行为的推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5 12:24 AM , Processed in 0.051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