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7|回复: 0

韩媒称朝鲜最近一年在前线新增200多门远程火箭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3 06: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jpg
这就是传说中的朝鲜170毫米远程自行火炮

韩国国防部9月13日公布了“天安”舰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平壤称该报告是“令人无法容忍的挑衅”,同时朝方还建议成立美朝联合检查团彻查“天安”舰事件,并希望与韩国进行军事会谈,但都未获得美韩方面的积极响应。

与此同时,美韩仍在渲染朝鲜的火炮和导弹威胁,为本来就紧张的半岛局势火上浇油。

朝方称韩调查报告是阴谋

据新华网9月17日引述朝中社的报道,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当天表示,韩国不久前考虑要将对朝军事政策由“防御战略”转变为“进攻战略”,韩军近日在朝鲜东西部海域频繁进行演习,是完成其“先发制人”攻击计划的重要准备。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15日强烈谴责韩国政府近日发表的“天安”舰事件最终调查报告,称这是对朝鲜进行的“令人无法容忍”的挑衅。

该委员会发布的新闻公告称,这份报告旨在挽回韩国在“天安”舰事件上的外交惨败,摆脱其在内政外交上的政治危机,是一场企图阻拦改善朝韩关系的阴谋。

美韩拒绝朝方调查“天安”舰

韩国军民联合调查团5月20日公布调查结果称,“天安”舰是遭朝鲜鱼雷攻击而沉没。朝鲜对此坚决否认,并多次要求派遣检查团赴韩核实物证,这一要求被韩国以“措辞不当”等理由拒绝。

“天安”舰事件后第5次朝美大校/上校级工作会谈9月16日在板门店结束,双方就成立朝美联合检查团的提案再次进行讨论,但并未达成一致。双方决定在9月28日前后进行第6次朝美大校/上校级工作会谈。

12.jpg
这是实验型号

朝中社当天报道,朝方提出成立朝美联合检查团的提案是为了科学、客观地查明“天安”舰事件真相,从而消除这一事件造成的军事紧张和对峙状态。但美方将此当成“荒唐无稽的主张”。

朝方在会上提议确定检查团名称、团长级别、人数等以便于尽早调查。美方则表示还要对此“再进行研究”,说下次工作会谈再表明立场。

朝美大校/上校级军官7月15日举行了韩国“天安”舰事件发生后的首次工作会谈。朝鲜在8月10日举行的第4次大校/上校级工作会谈中,提出成立朝美联合检查团以查明“天安”舰事件真相,但被美方推辞。

此外,韩联社16日报道,韩国政府消息人士当天称:“朝鲜15日通过电话通知提出召开军事实务会谈的提议。(韩国)政府有关单位正在就此商讨应否接受该提议。”据悉,韩国有关部门在琢磨朝鲜提议会谈的目的,但接受提议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很大。朝鲜在该提议里表示,希望在9月底之前进行有关会谈。朝韩上次举行军事会谈是2008年10月2日。

美日韩反导系统悄然成形

一方面“天安”舰事件波澜未平,另一方面美韩方面已在加强美日韩的反导系统来应对“朝鲜导弹威胁”。

韩联社19日报道,一位政府消息人士日表示:“在最近一年里,朝鲜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增加部署了200多门240毫米火箭炮。”

该炮射程为60公里,可通过12~22个发射管在35分钟内接连发射22枚火箭弹。由于射程涵盖首尔近郊,一直被认为是首尔地区的军事威胁。

13.jpg
这就是朝鲜人民军240毫米远程火箭炮


该消息人士称,“朝鲜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增加部署大规模杀伤武器,被认为是对我方进行军事威胁的一个实际证据。”

韩国《中央日报》18日报道,韩国国防委员会议员宋永仙说:“韩方陆军因弹药不足,一旦开战很难持续两周以上的炮击。虽然韩军的目标是确保战斗预备弹药维持在60天的水平,但目前只能维持30天。最近开发出的K-11复合冲锋枪和K-9自行火炮的弹药,甚至无法保证1周的用量。”

韩联社16日报道,驻韩美军司令沃尔特·夏普16日表示,“为了建设韩美日三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正在做尽可能的努力。”

他当天出席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对韩国在美国建设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过程中要扮演的角色,做了上述表示。

当前,日本已实际部署了“爱国者-3”反导系统,韩国已购买该系统,日韩两国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能与美军相关系统对接,及时实现作战信息共享,美日韩在东北亚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已悄然成形。

夏普还强调说:“朝鲜对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构成重大威胁,为防止朝鲜可能发起的战争,‘联合国军’已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

14.jpg

15.jpg
朝鲜122毫米自行火炮,将苏制D30榴弹炮装在装甲底盘上

16.jpg
朝鲜人民军步兵战车

17.jpg
朝鲜人民军130毫米岸炮

18.jpg
朝鲜远程自行火炮进入隐蔽阵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5 01:25 AM , Processed in 0.0429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