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0

美国“柠檬水女孩”缘何“感动中国”/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美国“柠檬水女孩”的故事成为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经8月15日《新京报》报道后,引起许多网友关注。笔者注意到这则新闻的后面,很多网友跟帖直呼“感动”。


7岁的“柠檬水女孩”朱丽·墨菲拿着自己柠檬水小摊的广告牌。


正在等候顾客的小朱丽。

笔者找来了美国《纽约时报》8月7日的报纸和加拿大多伦多8月11日《萨尼亚周报》,再结合《新京报》的报道,基本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美国市民玛丽亚法夫刚7岁的女儿朱丽墨菲受卡通片的启发,想售卖自制柠檬水来体验初次创业,得到母亲的大力支持。而小朱丽刚摆下柠檬水摊,一名“美国城管”———卫生监督员就过来要求小朱丽掏150美元办卫生证,否则将面临500美元的罚款。
  
玛丽亚向“美国城管”解释小朱丽的动机却得不到理会。围观的美国市民建议小朱丽改卖为赠送,然后接受捐赠,但还是遭到“美国城管”的阻止,小朱丽只得含泪离开。此事被亲眼目睹的市民以一篇“美国法西斯分子是如何迫害小女孩创业热情的”文章刊发在网络上,而迅速成为一桩轰动美国的公共事件。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为何能感动诸多中国读者?

其一,“美国城管”很严厉,但没有对无证摆摊者暴力执法,没有没收其“作案工具”,没有给“拒不服从”的小摊小贩一顿拳脚,也没有把小摊贩们追得鸡飞狗跳。产生这种对照心理,是读者一种下意识的内省。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城管屡屡被指执法粗暴,但鲜有当地政府负责人出面道歉,更鲜见地方长官推心置腹地要求手下人多点人性化处理的“怀柔公关”,中国读者的“感动”其实就是对国内执法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和尊重劳动者的情绪反映。

其二,小朱丽事件真正上升为“公共事件”,是因为此事实质损害了美国一个最重要的立国精神,那就是“创业”。美国视“创新和创业”为“天职”,沿袭了清教徒的人生观。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重视创业教育,鼓励创业体验,并适时引入与时俱进的实用课程,如理财课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把“社会服务”与学习结合起来,成为“服务学习”,有利于加强“孩子们的公民意识、责任、学业成绩与同情心,并成为社会的贡献者”。“美国城管”驱逐创业体验的小朱丽,虽于法有据,但于情于理有悖,与国家精神相冲突,必然成为一场被公众讨伐的风暴。
  
笔者与众多同时代人一样,少时因生存原因在街头卖过“柠檬水”,虽这样的“创业”与美式“创业体验”绝不是一回事,但面对当下越来越多中小学生们成天抱着书,没有被鼓励走入社会体验创业,导致我们的小孩子脱离现实生活的冷暖,也让他们无从体验公民责任的厚重。

从这点看,美国柠檬水女孩能够“感动中国”,似乎不难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6:06 AM , Processed in 0.0253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