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0

中国5艘核潜艇秘密抵达上海护航首艘航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7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谷歌》发布新闻,谷歌地球拍摄的图片显示,中国军方南海三亚基地原来的集结的多艘094核潜艇,好像有异动迹象,同时从图片显示来看,至少5 艘核潜艇已经出海向北移动,秘密抵达上海,可能中国航母建设完成,要执行护航任务。海权标志一个国家运用军事力量控制海洋的能力,中国海年由近岸、近海防御型向远洋攻防型转变,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国崛起须掌海权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结构向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海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经济结构,中国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海上生命线”以及远离本土的海外贸易区域的稳定。中国的国家利益与20年前相比,已变得更复杂、更多元化。作为全球第二贸易大国,中国每年的对外贸易占闰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六成。
   
    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 1.45亿吨,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在石油消费方面也仅次于美国。未来15年,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会更加明显,预计到2020年,石油需求量为3.6~4.3亿吨,而国内产量只能保证2亿吨。此外,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目前已经达到万亿美元的规模,2006年的进出口总额更高居世界第一三。大规模的对外贸易额在使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的程度。
   
    运用军事力量实现对海洋的控制,保障本闰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已成为大国的发展所需,亦是大国实力的标志。
   
    小型舰队难以远征海权是一个国家运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军的强弱,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需要锻造一支强大的、确保随时有效执行任务的海军队伍”,是实施中国海权战略的号令。
   
    日前中国海军在世界的地位究竟如何?国际军事界一般认为,中国海军目前尚以中小型舰艇为主,缺乏适宜远洋部署的大型舰只,其实力应排在第七名比较合适,这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排名基本符合。
   
    中国海军由潜艇、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简氏防务周刊》2002年的资料介绍,中国海军拥有各类舰艇600多艘,其中100余艘为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主力舰艇,总吨位约130万吨。虽在舰艇数是上仅次于美、俄海军,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品质上比英国和法国海军都落后,由于没有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等大型舰只,加上防空与反潜能力薄弱,海卜补给和空中加油问题很大。与先进国家海军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美国前任国防部军事战术专家洛克非斯认为,中国海军日前在亚洲地区具有相当实力,中国潜艇封锁战理念运用十分纯熟,但是远征陆战作战思路还比较保守。虽然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战斗力显着,但目前其水面舰队的地区外战斗能力尚显不足,除了4艘从俄罗斯引进满载排水量近8000吨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以及刚刚成型的2艘“兰州”级驱逐舰外,根本没有能在己方陆基空中力量防区外为自己的两栖部队提供支援的水面战舰。中国海军缺乏足够多的区域防空战舰以帮助舰队抵御敌方飞机或反舰导弹的攻击。
   
    英国海军分析家杜宁则认为:“中国海军现有三个舰队,目前的计划就是希望在台湾海峡和有争议的南沙群岛获得真正有效的作战能力。但要获得这种能力,中国海军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缺乏有效的海上制空能力,难以在战时为舰队提供可靠的保护。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中国是否要建造航空母舰----真正 ‘蓝水’海军的核心和象征。”
     中国经济急速发展,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保障战略物资海上运输线安全的重任自然落在海年肩上。 “蓝水”海军催生航母中国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大国,但闷前海岸防卫能力仅限于第一岛链以内,为应对急剧转变的战争模式和战争形态,中国的国土防御策略必须将国防战略的视角覆盖本国利益所在的所有领域和地域。
   
    中国对外贸易,绝大部分都是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航线的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任何主要海上通道的阻断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中国日前有限的海军力量,尚难确保从中东和非洲运回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船只万无一失,能源安全操控在美国等海权大国手中的现实,令国人不安。
   
    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海军编队多次出访太平洋彼岸的国家,展示了步入现代化行列的中国海军新姿,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因此,北京决定打造航母战斗群,并将之部署在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条中国经济生命线卜,靠自己的海上军事实力来保护自己的海上供应线,也成了当务之急。
   
    虽然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与美同海军控制全球海权和南海向陆攻击的任务不同,航空母舰在中国军事战略中的地位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全球利益却确实需要它。航空母舰除了可以用来保护国家的海卜交通线、能源补给线,还由于它的海上浮动机场功能而获得无限制空权;航母不但在战时可以发挥海上基地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延伸国家的影响力。在外交上,航母更具备仅次于核的威慑功能。
   
    早在80年代中期后,建造航空母舰就提上了中国海军发展的议程。1987年,海军着手实施为航空母舰训练指挥人员的“舰长工程”,从海军航空兵选拔富飞行经验的优秀年轻飞行员,送到水面舰艇学院学习舰艇指挥专业,经过系统教育后,再分配到驱逐舰和护卫舰担任实习舰长或副舰长。
   
    目前,70%的学员已担任了导弹护卫舰的舰长,其余的则为导弹驱逐舰的副舰长。几年的训练和实践,学员已初步具有了大型水面舰只的作战指挥、装备使用和技术维修的能力。这就为组建航窄母舰部队,培养了上天能驾驶战机、下海能操作舰艇的指挥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3 04:20 PM , Processed in 0.0637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