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为何美国怕俄不怕中国 对待两国态度天壤之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9-22 10:45:53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被后人尊称为“武圣人”的孙武在他所著的流传至今、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不朽篇章《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就讲过一句话:“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它的意思就是说把士卒放在危险的境地才能转危为安,让士卒陷入到死亡威胁的环境中,才有可能从危亡中争取胜利。

与孙武子几乎齐名的另一位战国时的军事家吴子在他的《吴子.治兵》篇中也说过一句话:凡兵战之场,止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这一句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但凡是在以兵戎相见的战场,也就是士卒流血牺牲的地方,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拼就能生存下来,反之,如果报有侥幸存活的心理则会加速他的死亡。

从古今中外大量的、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有多少鲜活的案例在印证着孙子、吴子这两句话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正确性。之所以发这么一通感慨,是与近几天看到的两篇新闻报道有关。9月17日,美国总统宣布放弃所谓的“东欧反导计划”。虽说,此次美国放弃反导计划暗藏玄机多多,但是,其中更为重要的一条是俄罗斯的坚决反对。俄罗斯的坚决反对并不就只是简单的放在嘴上说说罢了,而是与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军事部署。从美国佬宣布在东欧部署反导计划那天起,作为报复,俄罗斯也宣布在毗邻波兰和立陶宛的加里宁格勒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

正因为俄罗斯的毅然决然,终于迫使美国佬不得不最终放弃,并且做出妥协和让步。

反过来,再观我们中国。在美国佬有求于我们的今天,并且还是做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的中国,美国佬就敢肆无忌惮的一次次的对我们进行羞辱。这最近的一件事,就是那个对产于中国的轮胎加征35%的惩罚性关税。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美国对待俄罗斯和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会是两个样子,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其实,答案很简单,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还说这个“轮胎案”,是,不错。当奥巴马一宣布加征中国轮胎高关税后,中国也立即宣布了报复清单,反应也不可谓不迅速,但是呢?中国随后的一些行动令人泄气。这边贸易战还未开打,八字还没一撇儿,我们就已经开始预备作出妥协和让步了。没看到吗,一些人已经出来开始放风了。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首先就出来反对了。李稻葵认为中国是贸易顺差国,一旦挑起贸易大战对中国更不利,中国应该在这件事上争取占领国际舆论优势,比如利用即将召开的G20峰会提出我们的诉求,对贸易报复要慎行。

还有一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高祖贵认为,中美双方需要加强协调,要把此事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要现在就走到贸易战那么远,也不要因此影响中美关系战略大局。

还有专家认为,这个“轮胎特保案”仅是中美关系中涉及政策争议内容方面的个案,是一段“小插曲”,一个“小事态”,中美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不会长期纠结,中美关系积极与合作的整体走向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改变。

瞧瞧,什么“小插曲”、“小事态”,什么中美关系战略大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叫“大事态”、“ 大插曲”的。哈哈,你倒是在意什么“中美关系战略格局”、“中美关系积极与合作的整体走向”,可问题是,人家美国佬在意吗?如果在意的话,人家还会一次次的抽我们耳光,对我们进行羞辱吗?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也都是有着某种光环的。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事情下一步的发展态势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软弱和不争气,因此,才会被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任何一个“鸟”屡屡羞辱和戏耍。和俄罗斯相比,我们太软骨头了,我们太缺乏“必死则生”的气魄了,我们太缺乏鱼死网破的精神了。我们有的只是“顾虑”、我们有的只是“前怕狼、后怕虎”,我们有的只是“幸生则死”了。

今天,胡锦涛总书记离开北京,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与G20等四场高峰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场会谈是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胡总将如何应战奥巴马,人们也将拭目以待。不过,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条新闻最近也传了出来。那就是奥巴马在今年11月访华后,将会会见达赖。在胡奥会前夕,美国释放出如此信息,这无疑是在向胡总示威。

  
我们老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来说,走以团结求团结之路是无论如何走不通的,那我们就只能走以斗争求团结的光明大道,走以斗争来求发展的光明大道。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3:55 PM , Processed in 0.0396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