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琪年轻时长相甜美可爱,参加过好几个选美选秀比赛,毕业后从事演艺工作,露出度不低。
但成年之后,30岁之前,董家琪没谈过恋爱。妈妈跟她说,你还小,可以先看看世界,不用急着找对象,外面骗子也挺多。董家琪自己也不急,觉得总会遇到心仪的那个他。
30岁时,缘分真的降临。她看到对方第一眼就心动了,“哇塞,这人怎么长得这么好看呀。”初次见面的地点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但她忘不了那个电光火石的瞬间。当时,灯光昏暗,看到他的那刻,董家琪感觉整个世界突然亮了一下。对方看她的时候,眼神也突然亮了起来。
这段恋爱持续了两年,对方对她很好,把她当孩子一样照顾,董家琪爱得很投入,常常幻想未来,“以后我们俩的孩子一定很好看”。
这段感情后来以遗憾告终,董家琪觉得,自己好像在其中燃尽了。对方有过家庭,有孩子,跟前妻断不了联系,在董家琪的生日,他借口出差,后来发现,他是为了孩子离开。
董家琪从此不再愿意接触有过婚史的男性,这让她感到疲惫,“爱情的激情退去后,子女是他的骨肉,是要给他养老的人,是比我跟他更亲的。”
后来她又有过两段恋爱,很快进入,也很快结束。再后来,到了大前年,《“炼”爱》全国公映后,她遇到了前男友。这段恋爱是奔着结婚去的,双方家庭都做了准备,但最后还是分开了。
结束这次恋爱前,董家琪有过妥协的想法。“算了吧,哪有那么多真爱,想想他也不差”。对方是北京人,脾气好,长得也不错,挣不了大钱,但也踏踏实实的。他给足董家琪想要的安全感,把手机里除了亲戚以外的女性都删了。
但最后,董家琪还是觉得不合适,她还是不愿意将就。对方很内向,董家琪带她参加自己的朋友聚会,他一开始不愿意进门,要在车上等她。进去后,也是坐在KTV的角落不说话,不跟人打招呼,自己一个人低着头玩手机。这样的伴侣让董家琪感到扫兴。两人选择做回朋友。
董家琪觉得,恋爱最重要的是眼缘。她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这个人是路人是朋友,还是恋人,一下就感觉到了。她希望这个人是顺眼的,两个人之间有熟悉感,在一起不说话也可以很舒服。
前几年,她有点焦虑。《“炼”爱》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有一阵,她心里卯着劲儿,想证明给众人看,“我能找到好的爱情”,给自己定下了39岁结婚生孩子的KPI。
今年,40岁的她心态平和了一点,觉得可以顺其自然,“急也没用”。她也不接受闪婚,觉得至少要半年以上的相处才能走入婚姻。
董家琪不后悔自己对高标准的坚持。她认为所有大龄未婚女性都应该告诉自己,“不要急、不要怕、‘不要脸’”,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与其因为别人的眼光匆匆忙忙进入婚姻,最后一地鸡毛,黯然收场,不如在前期就筛选明白。
如今,她身边的圈子里,离婚的姐妹占了80%。她想起20多岁的时候,姐妹们陆续进入婚姻,到了快40岁,大家又都陆续离婚了。转念一想,这又给了她等待爱情的耐心,“我们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
这几年,董家琪发现自己开始喜欢小孩儿。奶声奶气的,像个小玩偶,小脸怎么这么滑,朋友说,“你赶紧自己生一个,你眼睛里都有母爱了。”
有时候,董家琪羡慕身边的姐妹们生活热闹。但有时候,她也享受自己的自由和悠闲。闺蜜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送孩子,自己却能睡到大中午,打扮漂亮,出门喝喝咖啡,做个瑜伽。
40岁的她还是坚定地等待着真爱,等待着“白马王子”的到来。但这两年她的想法也有一点改变,标准不再是硬性的,“比如说他人品很好,或者他性格我非常喜欢,那也可以。但前提一定是我不讨厌他”。
她仍期待找到喜欢的人。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难免有摩擦。但一想到,这个人是我自己选的,我还是喜欢他,怨气也消散了。
最近刷短视频,她总能刷到一些阿姨,一辈子没结婚,也过得很愉快。没有家庭琐事,不用照顾孩子,唯一最后的痛苦,“到养老院了,可能会孤独一点”。期待之外,实在不行,她也接受别的可能,设想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