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比尔·盖茨的终极慈善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5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尔·盖茨的终极慈善计划

6.png
6a.jpg

图片来源:SPENCER LOWELL


今年10月,软件奇才比尔·盖茨(Bill Gates)将迎来70岁寿辰。


很多人在70岁时早已退休,而比尔·盖茨却能够宣称自己在某些方面改变了全球很多人的生活,不管是他在微软公司(Microsoft)辉煌的职业生涯中开创的个人电脑软件和技术,还是25年来通过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的公共医疗和教育工作为全球贫困人口提供的救命疫苗、医疗创新、教育改革和政策变革研究等。


但他最大的影响还在未来。今年5月,盖茨宣布了惊人的消息:他将向基金会捐出“几乎全部财富”,大约1,000亿美元。这是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慈善承诺,将进一步加速基金会消除全球贫困地区的可预防疾病。不过,这个承诺有一个附加条件,即相关工作必须在20年之内完成,基金会的2,000亿美元(包括现有捐赠基金和预期增长)也必须在20年之内全部支出。届时,盖茨基金会将永久关闭。


对于如此规模的基金会而言,规定期限相当罕见。举例来说,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和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创立的基金会历经百年仍在运作。盖茨基金会成立的头25年的支出刚刚超过1,000亿美元,未来20年每年将投入大约100亿美元,总支出超过了除最富裕国家之外的所有国家的全部对外援助预算。


在接受《财富》杂志的两次独家采访时,盖茨将这一承诺诠释为对基金会工作的信任,以及对人类进步的乐观态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团队。”他在谈到盖茨基金会时表示,“我想告诉这个团队:‘未来20年,基金会的资金绝对充足。’”他希望其他慈善家和政府也可以加入这个承诺:“单靠我们这点资源,无法实现人们理想中世界应有的进步。”


为什么要设定关闭期限?基金会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为什么不像其他很多慈善机构一样永久运营?盖茨的回答是:“像这样尽快花钱,我们做起事情来会更有动力。”永久存在的基金会通常会通过筹款和投资收益来维持运作,为后代提供博物馆、图书馆或其他能够世代相传创造价值的设施。盖茨基金会则选择集中投入巨额资金,给一些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以决定性一击,让未来再无后患。


基金会在这方面正朝着创造历史迈进。迄今为止,人类仅消灭过一种疾病,即1980年消灭天花。盖茨相信,在未来20年的每年大手笔投入之后,“应该可以根除四种到五种疾病。”目前,基金会正在加倍努力对抗脊髓灰质炎和疟疾,并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死亡人数减少到现在的十分之一。


盖茨称,为这些目标投入2,000亿美元,就有机会实现。但他也很担心。“富裕国家必须持续投入。”盖茨说,“否则进展就将停滞,甚至有可能倒退。”


消灭多种疾病是多年之前盖茨就设定好的目标,当时,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还没有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也没有出现特朗普政府关闭美国主要的国际援助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还让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如今,一些在新冠疫情后开始减少援助的富裕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大幅削减对外援助。英国减少了40%,法国减少了37%,荷兰减少了30%。


这正是盖茨最担心的事情:富裕国家关注重点的改变可能冲击基金会独特且高度成功的慈善模式。其理念在于,将科技行业具有的数据驱动、成本效益的精神,与全球公益组织的工具和方法相结合,在各国、企业、多边组织和慈善家的合作中实施,从而放大人道主义干预的积极效果。这种模式被称为“盖茨方法”,不仅改变了国际援助方式,也推动了慈善事业变革,数十家机构采用了该模式,以盖茨基金会为标杆开展工作。


但这种方法比较依赖集体行动。即便是比尔·盖茨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实现基金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在全球健康方面取得的奇迹般成果,绝非单打独斗可成。”他说。


如今,在20年的严格期限下,主要国家持续削减对外援助可能会严重阻碍盖茨计划的成功。


6b.jpg


盖茨的亿万富翁朋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盖茨基金会的第二大捐赠者,已经捐赠超过400亿美元。他向《财富》杂志表示支持这一策略。“我相信比尔做出了英明的决定。”他在一封电子邮件里写道。“比尔‘总在学习’,在基金会的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盖茨而言,他似乎比执掌微软时更加热衷于打破常规,投资创新,争取高回报。


“慈善事业的好处在于不受利润的束缚。”他说,“我震惊地发现,投入最贫困国家的资源实在太少。只要在贫穷地区合理使用慈善资金,效果就比在富裕国家至少高20倍。”


在盖茨基金会成立25周年之际,这家机构已经成为慈善行业巨擘。其支出每年都在增加,从2000年成立时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82亿美元,远超全球其他私人慈善机构。2023年,基金会的援助覆盖135个国家。在盖茨基金会的倡议下成立的、获得广泛支持的疫苗非营利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已经为11亿名儿童接种疫苗,推动全球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从2000年的大约1,000万降至2023年的不到500万。


基金会的庞大规模也与众不同。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有423名员工,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有280名员工。梅隆基金会(Mellon Foundation)和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Corporation)的员工都不到200人。盖茨基金会的员工超过2,000人,基本都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面积为12英亩(约48,562.28平方米)的园区里工作,还在全球10个城市开设了办公室。


盖茨基金会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员工,是因为要做很多事情。基金会工作的起点,便是消灭在富裕国家早已被遗忘却仍然在折磨全球20亿最贫困人群的疾病。脊髓灰质炎和两种寄生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和淋巴丝虫病)几乎已经被消灭,但最后的病例却最为顽固。基金会相信在未来20年内能够消灭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HIV)很难除尽,但盖茨相信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


除了这些斗争,基金会还在全球最贫困的国家开展农业、营养、金融系统、性别平等等多个项目,在美国也有改善公共教育的项目。


不过,有一些人不喜欢盖茨的方法。“比尔·盖茨不应该告诉非洲人需要什么样的农业。”非洲粮食主权联盟(Alliance for Food Sovereignty in Africa)宣称。批评者认为,盖茨基金会与生产其采购的疫苗的大型制药公司的关系过密。还有一些人抱怨道,由于盖茨基金会和类似的组织做了政府和公共机构应该做的工作,因此削弱了人们对公共机构的信任。


尽管盖茨不断受到一些左翼人士的批评,但他已经成为美国右翼的“眼中钉”,詹姆斯·戴维·万斯(JD Vance)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人都将他妖魔化,指责盖茨基金会通过项目宣扬左翼意识形态,互联网极右翼角落也流传着关于盖茨的谣言。


在某种程度上,盖茨乐于听到批评,例如基金会抗击疾病具体策略方面的不同意见。“我希望针对疟疾和营养不良工作的批评者能够增加10倍。”盖茨表示。


但他对否定盖茨基金会大规模慈善事业的批评难以苟同。他坚信这一事业具有价值:“没有多少人会说:‘不,我宁愿他去买游艇。那样世界会好得多。’”


6c.jpg


盖茨不仅努力打造更好的慈善模式,还想培养更加优秀的慈善家。他已经说服美国及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超级富豪承诺捐出大部分财富。


这是盖茨在2010年与梅琳达·弗伦奇·盖茨(Melinda French Gates)和沃伦·巴菲特共同发起的项目。“我们当时在集思广益,想如何鼓励更多的人捐赠。”盖茨回忆道,“结果发现慈善事业很孤独。不知道怎么向其他人学习。”这三位顶尖富豪决定召集渴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亿万富翁们,盖茨说,但不是通过又一场晚宴或奢华筹款晚会:“我们需要他们真正做出承诺。”


最后的成果是“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承诺在生前或去世后捐出至少一半财富。“我们起初希望可以找到50位到80位志同道合的慈善人士。”盖茨说。截至2024年7月,已经有244人加入。签署者包括商业界和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的知名人士,比如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商界领袖兼政治家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以及LinkedIn的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与此同时,盖茨希望各国继续沿着他的基金会开辟的人道主义道路前进。“我会走访各国的首都。”他解释道。“我去华盛顿特区鼓励美国国会保持慷慨,维持推动该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尽管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援助造成了“突然且消极的局面”,但盖茨表示:“对于全球健康领域能够取得巨大进展,我依旧非常乐观。”


然而,像任何成功的首席执行官一样,他也是现实主义者。“还不清楚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会不会继续支持最贫困人群。”他在宣布基金会将于2045年关闭时写道。他唯一可以承诺的只是,盖茨基金会“将全力支持人们和国家摆脱贫困。”


是的,他承诺捐赠2,000亿美元已经创下了纪录,不过他告诉《财富》杂志,并不希望这个纪录保持太久。


“后来人会打破纪录。”盖茨说道,“我希望他们能够做到。”(财富中文网)


译者:Feb


亚历克萨·米哈伊尔(Alexa Mikhail)对本文亦有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5 11:16 PM , Processed in 0.0731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