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专挑没人的河边草丛一蹲就是一天,不怕太阳毒辣,也不怕蚊虫叮咬,不用问,这个人一定是“钓鱼佬”。
中国钓鱼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每年至少参与4次钓鱼活动),相当于每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爱钓鱼。
大众印象中,钓鱼需要有钱有闲,是中老年人专属。实际上,数据显示,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已成为钓鱼运动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看见水就要试试鱼口(鱼的咬钩情况),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标准动作。钓鱼不仅是运动,更是一场心灵按摩,钓鱼的终点不是什么鱼,而是什么竿、几号线、多大的钩、啥饵料,鱼竿永远都是就买最后“亿根”,没有钓具升级,哪有鱼获“爆护”?装备到位,再找钓点。
那么,中国这么大,哪里才是钓鱼佬的天堂?谁才是中国第一钓鱼大省?
据说,中国第一钓鱼大省是湖北,谁赞成,谁反对?平时不钓鱼的人,“打个窝”、“钓成翘嘴”这样的钓鱼词汇多半也是张口就来。带火“打窝”这个词的钓鱼大佬邓刚,因为钓技娴熟,几个小时能钓中价值上千块钱的鱼,专盘水库老板而火出圈。他就是一个湖北人。
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有洪湖、梁子湖等大大小小的众多湖泊,还有长江、汉江流过,可以说,很多湖北人就是在水边长大的,游泳、抓鱼、摸虾、垂钓是“童子功”。钓鱼还得有鱼。湖北的水里,最不缺的就是鱼,这里已经连续多年位列“淡水渔业第一省”,年产量在530万吨以上,想过“钓瘾”,到湖北就对了。
钓鱼在湖北,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学实发布的《2024年湖北钓鱼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湖北省钓鱼产业总产值达到135.37亿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省人甩一钩一线一竿,愣是甩出一个百亿产业。
湖北人是真真正正把钓鱼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从鱼竿、鱼钩、鱼饵,到钓鱼场地,上下游一条龙。湖北省光是休闲垂钓场所就有2818个,休闲垂钓总水面约38万亩,钓鱼产业经营主体数量更是超过了六千家。全国七成以上的鱼饵都是来自湖北,翻一翻你的钓鱼包,没准就有产自湖北的鱼饵。
“钓鱼佬”最不缺的就是胜负心。湖北多年来举办了中华垂钓大赛全国总决赛、湖北省“会员杯”钓鱼比赛、湖北省钓鱼锦标赛、湖北省钓鲫精英赛、“龙王恨杯”全国钓鱼大奖赛等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钓手来一较高下,也让湖北钓鱼的名声越来越响。
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经常参加钓鱼活动人数超过400万,部分统计还认为人数已经达到500万,群众基础相当深厚。为了方便钓鱼爱好者,官方发布了“楚钓宝典”,也就是“湖北省钓鱼地图”,其中收集了全省17个市州的1700多条信息,打开手机就可以找到钓点。
湖北到底有多适合钓鱼?这么说吧,在其他地方,钓鱼佬只要能钓到鱼就足够高兴,而一个湖北钓鱼佬遇到鲤鱼连竿,只会觉得晦气,因为鲤鱼泥腥气重,湖北人大多不爱吃,何况还有翘嘴、鳜鱼、青鱼、草鱼等等更多、更好的选择。
湖北为什么可以成为无数“钓鱼佬”心中的“梦中钓场”?主要还是这里钓鱼胜地实在太多了。
湖北的钓鱼胜地种类丰富,涵盖水库、江河、湖塘等多种类型,不管你的垂钓喜好是什么,在这都有大显身手的地方。湖北“钓鱼佬”幸福就幸福在,随处可以找到钓鱼的地方,而不需要跑很远,除去禁钓区,轻松实现“钓鱼自由”,这是其他地方,特别是在北方很少有的绝佳条件。
丹江口水库、漳河水库、浮桥河水库等水库类钓场水质优良,可以钓到翘嘴鲌、鳜鱼、青鱼、草鱼、鲫鱼。长江、汉江穿湖北而过,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包括鲤鱼、鲫鱼、鮰鱼、鳡鱼等,高峰期能看到水边无数鱼竿挥舞,就好像江岸已经变成了一只蜈蚣,长出无数条腿。武昌鱼声名在外,是湖北的特色鱼种,洪湖、梁子湖等湖塘就是钓武昌鱼的传统好去处。
同时,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这种气候条件既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也让湖北人四季可享受不同的钓鱼乐趣。
在湖北,想成为专业钓鱼选手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钓鱼爱好者中不乏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民间高手,其水平不亚于专业运动员。湖北省钓鱼协会定期为钓鱼爱好者提供技术培训,同时组织各类赛事活动,让民间高手各显其能,专业运动员的培训更是重中之重。得益于此,湖北选手在全国性竞技钓赛中一直处于第一梯队,出过多位“全国钓王”和“国家竞钓大师”。你要是说钓鱼,那湖北人可就不困了。
中国还有谁可以竞争“钓鱼第一大省”?
如果说湖北钓鱼还有什么短板,那么一定是海钓。毕竟湖北是一个内陆省份。
而在我国,还有不少省份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钓鱼资源,在钓鱼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都有实力与湖北竞争“钓鱼第一大省”的称号,海南就是其中之一。
海南海洋资源极为丰富,近海就有鱼类600多种,简直就是用鱼打窝来吸引人。而且海南地处热带,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能进行垂钓活动。此外,海南的钓场众多,环岛钓场有130余处,钓点更是多达上千个,其中,七洲列岛-大洲岛还被国际钓鱼协会认定为“世界第三大海钓钓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的海钓爱好者前来打卡。
东山岛是福建著名的海钓胜地,这里常见的海钓鱼类达百种,福建人的钓法也十分多样,有竿钓、手钓、延绳钓等,早在明朝时期,就有文人写诗赞叹东山岛的海钓文化,可见这里的海钓历史源远流长。南日岛在海钓领域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全国顶级海钓赛事,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海钓基地。
广东是最早引入台钓(台湾悬坠钓法)的地区,台钓也是从这里推广普及到了全国。在垂钓类型上,广东可以说是“全能选手”,河钓、库钓、海钓等不同类型的钓鱼方式应有尽有。而且,惠州、深圳等地还有夜钓鱿鱼的项目,这一垂钓方式对资深爱好者和小白来说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江苏水网密布,经济发达,也有着极为庞大的钓鱼人口基数;吉林梅河口路亚大赛是国内品牌效应较强、奖金较高的路亚赛事之一,每年都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路亚爱好者展开激烈角逐;甘肃在黄河流域打造“都市休闲渔业圈”,举办各类钓鱼赛事,已成为大西北的钓鱼代表……有水就有“钓鱼佬”,就没有他们去不了的地方。
钓鱼常常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鱼获二两五”,打个窝给鱼都喂饱了,结果一甩竿还挂了底。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钓鱼佬”的行列。这届年轻人,随时随地都要甩两竿,享受的就是这种感觉,至于收获,那当然也很重要,千言万语一句话:“钓鱼佬永不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