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影乐之声] 影视丨成龙近十年最佳?电影《捕风追影》拍得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5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视丨成龙近十年最佳?电影《捕风追影》拍得如何?

Screenshot 2025-09-05 at 9.37.00 PM.png


当观众以为成龙式功夫喜剧已成绝响时,《捕风追影》再次让影迷沸腾。71 岁的成龙与 67 岁的梁家辉,在这部翻拍自经典港片《跟踪》的警匪大作中,展现了不一样的惊喜。



如何评价成龙、张子枫、梁家辉主演的动作电影《捕风追影》?







   



答主:陆冠均(opllx)

100+ 赞同



《捕风追影》:新老交替的阵痛与复杂


昨天发现有时间合适的点映场,我就没多想,去看了即将上映的新片《捕风追影》。


说真的,在观影之前,我真觉得这大概率是个烂片: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合拍的电影,成龙+张子枫搭配梁家辉+此沙的「老带新」模式,题材又是警匪动作片,类似这种不伦不类又单薄无趣的合资烂片,近些年我们已经见过太多了……结果我发现该片居然意外地还不错。


这不是说《捕风追影》就没有了往常那些合拍片身上的毛病(仍然存在拖沓、死脑筋),而是指该片很大程度上压制了相应的负面观感,况且要动作有动作,要专业性有专业性,剧情也通顺流畅,可谓质量过关。


更重要的是,影片通过两组师徒+父子/父女,清晰地展示了两代人在新老交替迭代时痛苦、希望、撕扯的复杂性。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捕风追影》改编自老片《跟踪》,讲述了「影子」傅隆生带领的天才盗匪团伙犯案后,隐退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再次出山,带领一群年轻人重建「跟踪队」,与对方在局中局里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片子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是动作戏很好看,既有香港传统功夫电影的基础,又有现代谍战动作片的花哨。


IMG_1352.JPG


点名表扬开场后警方与匪徒在第一现场与永利酒店的追逃戏,打斗部分无可挑剔,想来是成家班的行活,关键是具体过程中的换装、道具、剪辑、镜头等各方面的表现,全然没有一些港片的老气,非常干净利落,显然吸收了许多外片的经验。


此外,《捕风追影》的选角也令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反派里那几个 20 多岁的小伙子,都是些身材修长、面容秀气又有动作基础的青年演员,还让外形棱角更为分明的此沙领头,光是看他们卖力打斗就足够赏心悦目了。


接下去重点聊聊影片里两组「两代人的交锋与磨合」,这也是我认为《捕风追影》最好的看点。


一组是梁家辉饰演的傅隆生与他的养子们,他们既是情感上的异姓父子,又是犯罪道路上的师徒。


IMG_1353.JPG


他们的嫌隙来源于作案上的野心:傅隆生只盯着计划中的目标,不愿节外生枝,小辛等人却想着搂草打兔子,追逐更大的收获。


从结果来看,傅隆生逍遥法外多年,靠的就是足够谨慎和保留余地,他当然要痛骂和教训置所有人于险地的行为……但在那群翅膀硬了的晚辈眼里,师父显得越来越胆小也越来越残暴,是快被淘汰的古董和负担了。


傅隆生当然清楚孩子们是怎么想的,他其实不介意熙蒙、熙旺等人有胆量除掉自己——但前提是他们真有除掉自己的本事才行,如果动手了又没成功,那全力以赴的他也会清理门户,这就是亡命徒残酷的代际传递。


相比之下,另一组成龙饰演的黄德忠和张子枫饰演的何秋果,作为老警察和殉职搭档的孩子就要正统多了。


IMG_1354.JPG


《捕风追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黄德忠都在教育那些「有待进步」的后辈们,尤其是匪徒废掉了监控系统后,就更需要跟踪经验丰富的黄德忠,通过传统有效的老办法来带领大家抓贼了。


黄德忠尤其对何秋果「爱之深、责之切」,不仅出于她是战友的孩子,需要好好照顾,同时也是因为她一直坐冷板凳干文职,不常抛头露面身上也没警察味儿,非常适合干追踪。


两人的代际冲突主要表现在对于警察职责的理解和执行上,除了耐心和隐忍外,黄德忠还特别注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他当年就是在执行任务时为了救孩子才间接导致搭档殉职,自然不希望何秋果也重蹈覆辙。


可如果一味只是让长辈教导、晚辈接受,那就谈不上是磨合迭代了,所以后面何秋果也会明确告诉黄德忠:警察救人天经地义,你当年「开小差」的行为并没有错,至少不该因为做了对的事而一直责备自己。


IMG_1355.JPG


出于上述特点,《捕风追影》最好看的部分就是影片中段。


这一时期,黄德忠和傅隆生出于权威都进行了正确的部署(黄德忠组建「萌宠乐园」开始摸排调查,傅隆生也暂时与熙蒙他们断掉来往低调潜伏),双方还有明枪暗箭的正面交锋。


与此同时,他们的后辈也都在尊重长辈的前提下开始了自由发挥,靠着何秋果的急中生智和鲁莽突进,警方得以贴近傅隆生并布下了天罗地网,熙旺等人则将计就计,利用傅隆生做诱饵设下了局中局。


不过,《捕风追影》总体上肯定是倾向于新生的、进步的,相信年轻人终会取代老年人的——比如傅隆生不懂操弄电脑等新科技,只认能拿到手的钞票,这才重新暴露了行踪,又比如警局重启AI系统「辣妹」,通过迅速学习分析去推导傅隆生的逃跑路线时,连黄德忠都忍不住感叹「太快了」。


IMG_1356.JPG


所以,从这个基调出发,要是影片里黄德忠和梁家辉少打几场,或许效果会更好:我们相信大哥宝刀未老,但大哥们没必要打满全场,或者说观众们现在更喜欢看大哥们有变化、有沉淀的「老态」。


这就回到我在开头提过的问题了,也是如今许多(合拍)港片都存在的毛病,总是陷入一种不置可否又钻牛角尖的拖延节奏,在一些硬加的动作戏和拉扯的文戏里尤其明显,《捕风追影》虽然整体上已经优化地蛮好了,但中后段依然有类似病症出现。


如果电影能把成龙和梁家辉的打戏去掉至少一半,简化一部分后期的多重反转,把片长缩减到两小时以内,相信会更好看。

   

IMG_1357.GIF


   



答主:乌合之野

100+ 赞同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最好的国产动作电影(主要是距离《碟中谍 8 下》还有一点点下风),而且我看这个表现和气口,基本可以走唐人街探案 IP 的路子,第二部(如果有的话)也是非常值得期待。


动作电影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在天网(摄像头)已经如此遍布的情况下,逃犯几乎是逃无可逃,那要如何体现出动作打戏的必要性?同时由于 AI 技术越来越发达,如果电影作品已经涉及到现代技术,尤其是监控技术那么发达的情况,那就必须要直面 AI 的挑战。


这不只是国产动作/功夫电影所面临的问题,这也是世界动作/功夫电影必须解决的课题:从合理性看,动作电影讲故事的逻辑是否能够自洽;从喜好度看,观众是否会因为你拳拳到肉的打斗而进电影院;从演员来看,到底还有多少能打的演员愿意以必然受伤为代价去拍电影?


在《捕风追影》的片后花絮里,我们就能看到所有人都是真打,不管是六七十岁的梁家辉和成龙,还是二三十岁的张子枫和此沙,那受伤和创面就是家常便饭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可以用各种酷炫的后期特效和人体描边的大场面,不仅视觉奇观会非常夺人眼球,而且演员还会更安全——在 CGI 的加持下,你只需要装作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或者装作攻击/受伤并且给出反应就可以了。但也正是AI所做不到的地方,特效加持的电影给出的情感反应永远都是「想象」,只有真正的动作对抗才是知觉的即时体现。


IMG_1358.JPG


那么 new technology(新技)和 old school(老派)之间要如何兼顾呢?


《碟中谍 8》给出的处理办法是把AI塑造成反派,将双方对抗变成三方角力。


而在这部《捕风追影》则是把 AI 作为协力者,一开始警方团队对于 AI 技术分析一直是相当提防,尤其是有自主意识可以代替警察的多种可能分析,时代在进步,警匪格斗电影也会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一味强调老派的格斗技术,尤其是传统的追踪队方式,难免会被人认为是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复古主义;可是如果依赖AI技术,在视觉奇观的画面上又显得不好看,非常单一。


就像黄德忠给老同事王雪梅起外号时,把高达称呼为钢蛋一样,会显得落入俗套。


所以电影做了一个非常精巧的元媒介设置,仔细看的话,观众会发现在电影开始和结尾是一个进度条加载之后屏幕被打开,和进度条件加载结束屏幕被关闭的照应。


这里采用了一个叙述性诡计,让我们以为屏幕被打开,实际上就是处在监控室一方的王雪梅,或者是处在更高维度的反监控室内的熙蒙。他们所看到的多分屏画面。不过在电影最后结束的瞬间,一直坐在电影院的观众才发现,自己实际上是与「第四人称单数」的摄像头/第三观察者同步讯息。


当然在整个电影的进行过程中,一开始获得信息最少的实际上是AI和黄德忠,但他们凭借各自的深度学习和多年经验,都准确地预判出的影子逃跑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带来的结果。


但AI的出场并不高,作为看来是全剧智商上限的它,总共出场也不到 2 分钟,开场快要接近真相就被王雪梅掐断,最后预判福隆生(影子)的逃跑路线也只是给出诸多选项,真正拦截成功的还是追踪队。


而这种非常有限的使用,以及电影最后的菜单,让我总在怀疑是不是一个钩子,就是为下一部服务的钩子呢?我看存在很高的可能性。


当AI被限制之后,全片所有人员智商都在线,就非常尊重观众的智商了。


IMG_1359.JPG


我在看片会的时候,片方说有一个讨论话题叫做「斗智斗勇斗心眼」。


这里的斗智,就是说的智能技术。黑客与反黑客战斗在现代警匪对抗里可以说非常重要,于是各种画中画的监控着实是让人看傻眼,况且这信息差形成的「共有知识」(就是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但你不知道)就是体现水平的时刻。


警方有先进的监控系统天网,而对面有先进的黑客技术,每一步都是体现出高智能的对战。


从一开始影子这边通过在监控屏幕里设置一个假装车辆行驶只是开会小菜,后面双方都使出了各种相互演对方的技术。比如熙蒙那边就通过对面和你触碰手机的方式反黑了拍摄镜头,给造出了一个假场景,而且还黑了对面的摄像头,能实时看到警方监控的一举一动。这种技术是可以和警方打擂台的,而且直到最后,在他有这个技术的前提下,警方技术和AI都拿他没有办法。


IMG_1360.JPG


而斗勇,就是非常精彩的各种打斗与走位。打斗当然要首推梁家辉和成龙了。讲道理一开始我以为他们两个就是走文戏那一派,毕竟梁家辉(影子)在狼队反派这边给人一种衰老的狼王感,其他人似乎都不服管急于取而代之的意思。而成龙(黄德忠)这边也是给人一个人老经验警官的感觉,毕竟他前期也是给人就经验很丰富,但实战比较一般的感觉,而且刚出场全是可爱狗狗,真的要笑死我。


但故事过半之后,影子这边就是实打实的狼王,一个人挑战几十号流氓的反水,那杀手戾气狠劲儿一下就起来的,这种非常经典的打斗戏马上就把血性给激活。后面他和熙旺对打的时候也是收着劲儿的,明明好几次可以痛下杀手,但就是一巴掌过去,所谓「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成龙这边则是各种枪战和近身擒拿,先是突然被车撞,然后是和恢复意识之后和张子枫一起搭档打戏。这个对抗雇佣兵的战斗运镜效果也是非常刺激,各种限制视角镜头和快切镜头来回倒,让观众可以跟着成龙的视觉动线第一时间感受到他是如何在绝境翻盘。


当然成龙独有的喜剧式打斗也不在话下。后面他一个人对抗三个小狼队的时候(他给人起的外号确实是太幽默),真的就是各种利用身边的物品出其不意,可伸缩晾衣杆简直就是他的神器,还把其中一个人关进了洗衣机里。


而走位也是非常精彩,在酒店里这些小狼队要逃过警方的追捕,一开始是在熙蒙的指导下行事,确实是差点被抓到。但后来去了澳门永利皇宫,指挥者换成了梁家辉,那指导起来真的就是电光火石之间的准确判断,而且各种瞬间换装真的是惊羡到了。我一直也在想他们要准备怎么从这个酒楼里逃掉,万万没想到是借用活动大型装置跑掉的,牛。


当然,最后成龙和梁家辉还是进行了一场老将与老将之间的肉搏。就是在一个小饭馆里,两个人那打斗真是让人看爽了,从接客区打到厨房旁边,从楼下又摔下来,真的就是命硬,而且两个人电影里都是肉搏的高手,所以在这场戏两个人手上的小刀其实一点都没划到对方,受到的伤口都是因为空间有限互相磕碰出来的。而在他们对抗小辈的打斗戏里,就是一个碾压局。


而且一想到两位都年事已高,估计身上也是打了不少封闭,但还是这么刺激,就实在是佩服。


至于说斗心眼,那就要说到成龙、张子枫、梁家辉在初次相遇和后来在家吃饭时的各种谜语人对话。这电影节奏确实相当紧凑,就这两场戏,一场是电梯里的对话,一场是吃饭时的对话,其实加起来也没有几分钟,但就是给人剑拔弩张但就是斗而不破的感觉,屏幕外的监控双方和观众也都是真紧紧捏了一把汗。


最后在聊聊电影英文题目,叫做 The Shadow's Edge,重点其实不是这个影子,而是这个 edge,这个词指的是边缘的意思。也就是说直译为「影子的边缘」。


其实电影的情绪价值也是在于此,那些被边缘化的,才是真正发挥大作用的。不管是一开始被边缘化的影子(一个老头直接运筹帷幄),还是被边缘化的张子枫(后来是她紧跟不放才活捉了影子),半退隐的黄德忠(以为只是老兵,其实是特种兵),以及一直被边缘化的 AI(其实人家真的很厉害),这些每个边缘部分,才是撑起电影好看度的关键。


IMG_136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6 12:35 AM , Processed in 0.0632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