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纵横我国七省(区),养育着约1亿人口。然而,到上世纪末,这片曾经肥沃富饶的土地被认为是地球上受侵蚀最严重的地方。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环保行动之一。”英国《卫报》当地时间3月14日刊发专题报道,介绍在面临环境危机时,中国是如何积极采取行动并在水土保持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的,自此扭转了数十年来放牧和农业活动给黄土高原造成的破坏。
“所有的鸟都飞回来了。”一名当地的林业工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环境好转时,森林自然地发展了其生态系统,而这就是黄土高原环境改善的最好证明。而尽管报道形容,一名澳大利亚学者在作评论时“略带挖苦”(wryly),但还是表示:“如果你想要重大变革,中国的制度非常适合做出重大变革。”
他还指出,鉴于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环境变化的快速进展,人们需要明确自己期望从生态系统中获得什么。他主张从多维度思考,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景观管理思维方式。“尽管最初并非如此,但黄土高原治理项目正是这种思维的一个良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