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震动国际数学界。34岁的中国数学家王虹与一位国外学者合作,在开放学术平台arXiv上提交论文,宣告攻克“三维挂谷猜想”。这一难题已困扰数学界一个多世纪。2011年,王虹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如果这篇论文最终通过同行评议,王虹将极有可能成为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中国籍数学家。
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全球40岁以下的杰出青年数学家。作为该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数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对此也难掩激动。“第一个拿菲尔兹奖的华人是我。若王虹能够成功问鼎2026年的菲尔兹奖,将是第一个在国内接受本科教育的中国人获奖。”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丘成桐这样说道。
丘成桐今年75岁,除了斩获多项国际顶级数学大奖,他还创办了清华大学求真书院,致力于培养大批优秀数学人才。近日,他率领中国数学界,向国际数学联盟提出中国主办203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30)的倡议。ICM就像“数学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会上将宣布当届菲尔兹奖的归属,是国际数学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会。他预计,2030年前后,菲尔兹奖、陈省身奖等多项国际顶级数学大奖很有可能花落中国。
今年2月,丘成桐所著新书《我的教育观》发布,书中涵盖了他的成长经历、治学与育人经验。谈及孕育未来数学新星的“土壤”时,丘成桐仍不乏忧虑。“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不是为了兴趣而学,这是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