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哲史艺丛] “通天”梦:永宁寺塔和应县木塔,是古人的“天空之城”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0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天”梦:永宁寺塔和应县木塔,是古人的“天空之城”吗?

 洛卡奇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08月15日 05:46


IMG_0851.PNG


本 文 约 3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分 钟 


IMG_0852.JPG

其实古人从未停止对天空的追求,如果我们回首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城市的天际线,会发现这一时期,基本上所有城市的天际线制高点都会是一座塔。塔也基本成为中国古建筑中高度的代名词。为何是“塔”承担了高度追求?塔又是如何不断突破自身去寻找与天空最近的距离?


寻踪永宁


塔与佛教可以说是深度绑定的一对组合。佛教是中国古代本土化最为成功的宗教信仰,除了带着佛法教义而来,还深刻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佛塔便是最好的印证。在中国,佛塔从“坟墓”这一核心功能,再提炼发展到信仰圣地,从单层再到通天,跟随着教义的发展,塔的形制也是层出不穷,比如覆钵式、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等,但无一例外,中国的佛塔都在追求高度上的伸展。


从印度传入的类似桑奇大塔的窣堵波(Stupa)样式,进入中土后,经历了两方面的本土化,首先是从一座半球形的土包,发展为中国楼阁式建筑,逐渐通天,让塔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丰富。至迟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了楼阁形制的佛塔,为何佛塔选定了“楼阁”这个形制并落地生根呢?


今日我们能见到的早期楼阁形象,来自墓葬中出土的明器陶楼,虽然陶楼无法客观准确反映建筑结构,但是也能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楼阁的存在与多元化发展。东汉陶楼,实际上是对当时诸如豪强地主这类人群所居的庄园房屋中具备瞭望性质的一处建筑的仿临,而在做成陶器过程中又加入大量想象夸张的成分,使得楼阁看起来华丽无比。


IMG_0853.JPG

IMG_0854.JPG


佛塔作为外来建筑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选择与楼阁的结合,可能正与“圣地”的营建有关系。佛教寺院最开始时,殿堂更多的是供“俗世”的人们所使用,而象征佛教精神核心的,则是由埋藏舍利这处葬地发展而来的“圣地”,也就是“塔”这个概念所代表的建筑。那么楼阁,在当时人看来,是仅次于宏伟宫殿的一种高层次建筑代表,它可以用高度来宣示这处建筑的绝对地位。


再者就是“塔”这个名称,其实也是国人为这种建筑而创造的称呼,最开始便是音译为“浮屠”之类,后来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塔”被创造出来指代这类建筑,至此佛塔完成了最大的一次本土化。


若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塔,基本上就是以高度或精美二者取胜者。遍观今日中国现存古塔,最高也不过接近90米,无一塔能突破百米,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座高塔,凭借其短暂却高耸的一生青史留名,这便是中国古代可考证高度最高的塔——永宁寺塔


在有关永宁寺建筑的相关记载中,大段的笔墨都围绕着这座“九层浮屠”展开。根据记载,这座九层浮屠“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


在20世纪多次对永宁寺遗址的考古勘探之后,人们终于确认这座曾经的通天高塔的位置,就在北魏洛阳宫城的西南不远。寺院占地极广,东西200余米,南北300余米,四面各开一门,而四座门的交点,便是这座永宁寺塔。


除《洛阳伽蓝记》对于塔高的记载,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也有相关记载:“浮图(浮屠)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二者对于高度的记载相差几近一倍,若与发掘清理后塔基边长38.2米相核验的话,郦道元所述似乎更为真实。在《魏书》中,对于塔高的记载也是四十余丈,故而目前以郦道元所记载为参考。至于《洛阳伽蓝记》所述,可能只是一种文学上的夸张,毕竟成书之时,塔已不在。


那么姑且以郦道元的“四十九丈”为准确数据,结合当时的尺度推测,永宁寺塔的高度接近140米,当然这个数据是算上了3米左右高的塔基及超长的塔刹(即金露盘)的高度。至于塔刹的高度,也非常可观,据记载,风吹落塔刹后,掉落地面“入地丈余”。


IMG_0855.JPG


一座通天浮屠就这样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高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层塔身还可登临,以至于永宁寺塔落成后,“明帝与太后共登之。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禁人不听升”。在塔上,不仅可以俯瞰洛阳皇宫,甚至可以俯瞰整个洛阳,天地之间,尽揽于此。


不过,这样的高塔,竟也昙花一现,仅仅存在了16年,便被雷电击中,引发大火焚毁。或许永宁寺塔的命运就此而止,但是塔在中国的命运才刚刚开始,对于天空的向往,还在继续。


远播皇龙


木塔的极限在哪里?


我们已经得知,永宁寺塔通过塔中夯土芯,让百余米的高塔有了解决办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备如此深厚的政治背景和财力支持,能够穷尽财力物力去堆筑修建,更多的只能是根据手头现有的材料去搭建一座塔,这就代表着纯木构的佛塔在当时并不少见,那纯木塔搭建出来是何面貌?


南北朝乱世,佛教的发展南北皆盛,在当时南北两地,似乎形成一种相互交融却又互争高低的矛盾。你这边皇宫正殿十一间,我那边就要十二间。在当时的南朝,佛寺建筑的发展必然蓬勃,可惜时至今日,有关南朝佛寺的资料并不多,至于佛塔更是凤毛麟角。相对于北朝,南朝的建筑形象相关遗存少之又少。但是建筑史家们至少不是无从着手,因为有一条很特殊的路径:虽然在本土无法大量推演南朝建筑的魅力,但是却可以从邻居家略知一二。


在南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百济与南朝关系甚佳,并且吸纳了来自南朝的大量匠人与技术。时至今日,我们在百济诸多的王宫、寺院遗址出土的遗物中,都能见到深受南朝影响的遗存。


IMG_0856.JPG


其中,有一座佛塔,发端于南朝,辗转于百济,落地于新罗。这便是新罗所建的规模最大的官方寺院——皇龙寺中的皇龙寺塔。


IMG_0857.JPG


皇龙寺始建于新罗真兴王年间(540—576),寺中佛塔的修建要待到善德女王在位时期(632—647)。而这座九层的皇龙寺木塔,若根据《三国遗事》记载,此塔塔刹高42尺,塔身高183尺,通高225尺,总体高度大约在65米左右。但是这个高度并不是不变的,根据考古发掘所得的皇龙寺刹柱本记,872年重修皇龙寺塔时,木塔高度被记载为“铁盘下高卅步三尺”,也就是塔刹下的部分高三十步零三尺,若以唐代尺度折算,此次重修后的皇龙寺净塔高46米左右,若算上塔刹高度,通高可能接近50米。


IMG_0858.JPG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的新罗,尚无能修建如此体量巨大木塔的匠人,于是乎新罗王室用重金在百济聘请了名匠“阿非知”带领的工匠团队来建造此塔。在百济匠人的努力下,木塔落成,这批百济匠人带来的造塔技术很可能来自当时中国的南朝,所以我们不妨将此塔视作南朝木塔的灵魂托生之作,也唯有此塔能有相近的建筑数据记载。


这个九层高的木塔,一层面阔在22米左右见方,中心明确立有粗壮的塔心柱,那么这座木塔该是何等样貌?可惜的是,半岛的同期木塔并无遗存,而有参考价值的也唯余益山弥勒寺留下来的百济石塔仅作参考,可以看到除一层为标准柱高外,其余诸层仅留部分柱高,其样式更似密檐塔。而这种塔身样式的实例,我们又可以在这条路径的终点站日本得以见到。诸如法隆寺五重塔之流,这一类木塔介于楼阁与密檐之间,除一层外各层留出开矮窗空间,而内部则是一通至顶,不可登临各层,一根塔心柱支撑,而这应该就是皇龙寺塔乃至部分南朝佛塔的木构面貌。因为飞鸟时代的日本,与其说是“汉化”,不如说是受到来自半岛的“二道贩子”加工后的“汉化”影响,因为半岛作为中转站,再度转运了匠人和技术前往日本。所以人们有理由推测,皇龙寺塔应该就是这样一座,高约50米,但内部空间打通,每层不可登临的一座纯木构方塔。


IMG_0859.JPG


南北朝时期,人们用各自的才智,去探寻木材的极限,创造最大可能,让佛塔不断矗立于世。


IMG_0860.JPG


寻找巅峰


我们今日所见木塔中的巅峰,便是位于山西应县的这座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俗称的应县木塔。这不仅是一座纯木构的佛塔,也是世界现存木构楼阁中最古老、最高的一座。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是一座五层八角木佛塔,通高约67米。佛塔外观五层,实际上内部在平坐层还有对应暗层,在一层塔檐下还另加一层副阶周匝,呈现重檐之制,使得塔身观感更添一层宽厚。而这座木塔并未使用常见的塔心柱形式,而是用内外两圈柱形成了双槽柱网,与其说是木塔,不如说是按照殿堂修建的房屋,一层层累加起来,利用“叉柱造”让每层叠加。没有中心柱的应县木塔,失去了抵消侧力的重要依托,只能依靠长期以来积累并逐渐成熟的木楼阁技术让其矗立于晋北大地。


IMG_0861.JPG


应县木塔的构造模式,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斗栱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见到超过30种斗栱,虽然都是由转角、柱头、补间三大类组成,但是木塔光外檐就有六层,平坐层四层,再加上暗层、内外槽,这么多的部位,使得斗栱的组合方式也是千变万化,根据不同位置和功能来进行组合设置。


另外,没有中心柱的木塔,如何抵消这片地区常见的大风或偶见地震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我们在外观所见到的五层木塔均属“明层”,这五层确实在面临大风或地震时,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可以将其视作柔性结构。而外观所见的“平坐层”对应里面的暗层,结构十分复杂,其间满布斜撑等结构,强度巨大,可以视作刚性结构,而木塔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刚柔并济间傲然挺立。


IMG_0862.JPG


应县木塔在见证千年风云变幻、时光流转下,用其精美绝伦的身姿,即将迎来它的一千岁生日。


本文改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8月上,原标题为《寻找与天空最近的距离,从永宁寺塔到应县木塔》,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IMG_0539.JPG
END
作者 | 洛卡奇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贾滢(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1 06:44 AM , Processed in 0.0284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