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0

[知识] 全网最敢说的美食博主,我看不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5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网最敢说的美食博主,我看不够

 高文麒 新周刊 2024年08月23日 07:46

IMG_7882.JPG





















人称“老高”的高文麒,是一位斜杠60后。他有着哲学硕士学历,做过研究员、出版人、主持人、企业经理,写过书,开过餐馆,还是美食纪录片的顾问。老高说,哲学跟美食是有关联的,有网友用一句话总结他的身份:美食家里学历最高的,旅行家里写书最多的,作家里最会吃的。


老高因探店视频而出圈。他尝遍米其林大餐与市井小吃,所发布的视频开头,往往就是那句朗朗上口的“一二三四五六七,走南闯北吃东西”。而他做食评,从来不讲情面——“你做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凡是在我老高手上翻车的,都不要来跟我讲‘能不能高抬贵手’,没有这回事。”


从总第662期《小店中国》开始,老高在《新周刊》杂志开辟“高文麒·食游记”专栏。下文汇集了“食游记”的头三篇专栏。让我们跟着老高这些温暖又鲜活的文字,展开一场纸上美食之旅。


作者 | 高文麒
编辑 | 谭山山
题图 | 《繁花》

IMG_7883.PNG
蚕豆炊饭

一大早上市场溜达,竟然见到了嫩绿嫩绿的新剥蚕豆,似乎早了一点!其实时间也差不多了,马上蚕豆就该上市了。印象中,对蚕豆最挑剔的非上海人莫属。上海人爱吃蚕豆,但他们可不是来者不拒。每年4月底、5月初,蚕豆上市的季节,上海人讲究吃一个豆荚里两颗豆的“本地豆”——顾名思义,这种蚕豆产于上海当地,尤其以嘉定的白蚕豆、崇明的青皮豆最受欢迎。

IMG_7884.JPG

白蚕豆。(图/pixabay


我的老家不产蚕豆,当年四川籍退伍老兵好不容易在冈山种出辣椒,制作辣豆瓣酱时,使用的就是黄豆而不是蚕豆。这就是台湾豆瓣酱与四川豆瓣酱味道差异的原因,也是台式川味牛肉面独特香味的来源。

过去,由于不熟悉蚕豆这种食材,在我眼中蚕豆就是蚕豆,日本豆、福建豆、上海本地豆,等等,根本不觉得有差别。直到被上海本地豆的嫩绿清甜震撼了一下,才觉出差异。上海人对本地蚕豆有一种谜之热爱,我的上海老朋友、美食作家“食家饭”说:“上海人对本地豆的爱是——你上市一个礼拜,我就不离不弃吃足七天。”本地豆的季节特别短,也就15天左右,本地豆上市,全上海趋之若鹜,万一没吃到,虽不至于遗憾终生,但遗憾一年总是难免。在上海人眼中,这个世界只有两种蚕豆——本地豆与非本地豆。

IMG_7885.JPG
青皮豆(图/pixabay)

我对蚕豆并没有特别的爱好,老家也不产蚕豆,更没接触过上海本地豆。每次上海朋友们形容得口沫横飞时,我都“鸭子听雷”,无动于衷。本地豆让我惊艳,也算个意外。那一段时间,我移居上海,跟朋友们合伙开了一家别开生面的“米饭专卖店”,其中有一系列“炊饭”,可以说是我的独门绝活。适逢本地豆上市,伙伴们要我研发一款应时当令的“咸肉蚕豆炊饭”,并指定要用本地豆。这当然难不倒以米饭扬名立万的我,经过密集测试,一周之后新产品上市,在蚕豆之外还加了点春笋增加层次感。推出之后果然不负众望,供不应求!最离谱的是,短短两个星期,竟然把供应商的咸肉用得一干二净。

在这段研发过程中,密切接触本地豆、客豆,让我对上海本地豆的印象完全改观。剥掉豆荚之后的本地豆,皮不仅能吃,它的细嫩、甘甜、清香也非常突出,远非客豆所能比拟。相较于外地厚实嚼不动的蚕豆皮,本地豆真的可以连皮一起嚼,细嫩多汁无出其右。我们尝试过本地豆的各种烹调手法:清炒蚕豆、葱油蚕豆、咸菜炒蚕豆、油拌蚕豆……没有油脂,缺了点润滑口感;油脂太多,又显得油腻,也掩盖了蚕豆本身的清香。

IMG_7886.JPG
各种豆类。(图/pexels)

直接用新鲜食材搭配生米蒸熟而成的炊饭,与蚕豆意外地般配。蚕豆的香甜鲜嫩,徽州刀板香的咸鲜、润而不油,晶莹剔透、Q弹的新米如同粒粒珍珠,掺杂成一道精彩绝伦的炊饭;再加上一点切成薄片的新鲜春笋,一揭盖,鹅黄嫩绿,清新而如沐春风。

猪油滋润着米饭,有了米饭的衬托,蚕豆不至于太油腻;加上刀板香的咸鲜、春笋的脆嫩,各种食材口感层次丰富,味道缤纷多彩。遗憾的是,蚕豆产季只有短短15天左右。错过了只能期待来年。

IMG_7887.PNG
江鲜·湖鲜·清炒三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紧靠长江、汉江两条大江,武汉人吃鱼是再自然不过的。

武汉最著名的江鲜应该是“武昌鱼”。这种鱼学名“团头鲂”,俗称“樊口鳊鱼”,原产于长江流域以及附属湖泊,以湖北一带所产质量最佳。早在三国时期,武昌鱼就已声名远播。孙权计划把国都从建业(今南京)迁到武昌,但是这个决定并没有获得大臣们的支持。据说当时在建业流传一首童谣,唱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IMG_7888.JPG
清蒸武昌鱼。(图/视觉中国)

吃武昌鱼,鲜则鲜矣,麻烦的是刺多且密。有餐厅把武昌鱼切成极薄的薄片再上锅蒸,目的是将刺切断,以方便食客大快朵颐。说实话,武昌鱼,我尝试一次之后便敬而远之。因为实在不善于吃多刺的鱼,武昌鱼对我来说的确是个大挑战!比较之下,我更喜欢刺少肉厚的鳜鱼。

松花江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并称中国“四大淡水名鱼”,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松鼠鳜鱼和珊瑚鳜鱼是典型的刀工菜,差别在于前者带着鱼头,后者不带鱼头。两道菜都要把新鲜鳜鱼里外翻个身,这是老师傅的一手绝活——将鱼收拾干净后,从鱼肚子那个小口里先把大骨大刺取出来,然后把整条鱼“翻个身”。翻过来之后,就变成鱼皮在里面,鱼肉在外面。

拍美食纪录片的时候,我亲眼见过本帮菜泰斗李伯荣老师傅示范,手路得细,动作得巧,绝不勉强,不能使蛮劲。没个三年五年的不断练习,真办不到!可惜,李师傅说,这手功夫,年轻一辈的厨师大多没有耐心慢慢练,迟早要失传。

IMG_7889.JPG
红烧武昌鱼。(图/视觉中国)

鳜鱼翻身之后,鱼肉切成根部与鱼皮相连的细长条,加上调味料、拍上淀粉,下锅油炸。要炸成金黄色根根矗立,每一根鱼肉都像麦当劳薯条一样粗细均匀,而且要连在鱼皮上,不能散,不能断。刀工不好,绝对做不到。其次,酱汁要酸甜适度而不腻口,这也相当不容易。一般厨师的调味大多过甜,吃了容易腻。能满足以上两个要求,这道菜才算完美。

武汉的浮水鱼圆也是我喜欢的名菜。这道菜讲究现做现吃,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鱼圆大多采用俗称“胖头鱼”的花鲢制作,需经过洗净、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排斩、调味、成形、水煮的繁复过程。做得好的鱼圆,颜色洁白,味道鲜美,口感细密柔滑且具有弹性,无论做汤还是做菜都非常可口。

河鲜,并不一定就是鱼、虾、蟹之类,河里、湖里的茭白、莲藕、菱角、荸荠、芡实等水八仙,也都算在河鲜(湖鲜)之列。武汉不仅以排骨藕汤闻名,一道清炒三鲜(莲子、莲藕、菱角),又称“荷塘三宝”,也是鄂菜代表作。它爽脆、鲜甜,洋溢着夏日绿荫的气息,是少数让我念念不忘的素菜之一。

IMG_7890.JPG
莲蓬。(图/pexels)

武汉湖多、水多,夏天荷花盛开,当然也盛产莲子、莲藕。我曾经在东湖边见到卖莲蓬的小贩,被不少游客围着。凑热闹,我也买了一朵。不会吃,看着旁人剥出莲子,把翠绿的外壳剥掉,雪白晶莹的莲子直接入口,于是照葫芦画瓢。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莲子还可以生吃,清脆中带着一点柔嫩,甘甜清香。更绝的是,莲子心一点也不苦。

IMG_7891.PNG
庙口一碗切阿面

我读小学的时候,出家门不远就是妈祖庙。妈祖又称天妃、天后,是中国传统的海神,也是渔民、船员等靠海为生的老百姓的守护神。妈祖信仰遍布我国沿海各地,甚至深入内陆——老高见过的最深入内陆的妈祖庙,竟然坐落在根本不靠海的贵州镇远。

一般而言,庙宇周边都有些小买卖,卖各种餐饮小吃、小商品甚至伴手礼等。上海城隍庙如此,长沙火宫殿如此,我老家的妈祖庙也不例外。虽然只是两进三开间的小小妈祖庙,庙口的小广场上也有两个卖面、卖台湾烧肉粽的摊子。

父亲是位执业医生,工作时间特别长,每天都得到夜里9点才结束看诊。有时候夜里肚子饿,他就会让我或者舍弟去妈祖庙前的面摊买碗面。那个年代的小摊子极少有免洗餐具,更不用说食品级塑料袋。顾客到摊子上买碗面,得连面带碗一并端回家,吃完之后冲洗一下,再送回去。

IMG_7892.JPG

这个小面摊主打的就是“切阿面”,您可以把它当作“台湾版阳春面”。这种面用的面条,必定是本地的“油面”——和面的时候要加食用碱,面条一做好,即刻上笼屉蒸熟;为免粘连,得趁热拌点食用油再晾凉。外观上,它有点像武汉热干面用的那种面条,只是粗一点、软一点。烫好的面条,浇上大骨汤,搁点豆芽、韭菜,再薄薄地铺上两片里脊肉,就是一碗切阿面。

为什么叫“切阿面”?“切”取的是发音,闽南话里“上下抖动”这个动作,发音就是“切”;“阿”则是语助词,没有意义。面条本来就是熟的,食用时只需复热,所以面摊上始终烧着一大锅开水,客人点单时,老板抓一把面条,塞进竹编笊篱里,再搁点绿豆芽、韭菜,放进滚烫的开水里“切”——上下晃动。不一会儿,面条热了,豆芽、韭菜也烫熟了,把笊篱里的面倒扣到碗里,再加上一大勺大骨汤,表面铺上两片两指宽、一指长的里脊肉,一碗切阿面就可以上桌了。

这碗面虽然用了大骨熬制的高汤,但可能是小本经营、节省成本的原因,高汤不够浓,汤头的鲜甜还得依赖味精。那个年代,没有人反对用味精,它甚至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品。许多人不明白,味精属于自然界物质的提纯,并非化学合成——原因无他,就是成本考虑,化学合成的成本比提纯还高。当然,任何一种调味料的使用都不应该过量,过量使用对人体会有不良影响。

IMG_7893.JPG
阳春面。(图/视觉中国)

这碗面里,老高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那薄薄两片里脊肉。纯瘦的整块里脊肉,煮到纤维完全伸展开,表面还留着薄薄一层背脂,切成薄片之后,不仅不硬不涩,反而有种松软的口感。上初中后,老高也尝试做出这样的里脊肉,却始终做不好。偶尔成功,但大多数时候是失败的,对火候的控制还是不稳定。这件事,老高始终念念不忘。

今天,老高终于能够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里脊肉!原来,以往选料的部位错了,得用小里脊肉。小里脊肉比里脊肉更嫩,煮到肉变色就得关火浸泡,才能保持口感。小里脊肉出锅之后,抹上淡盐水,让它带点淡淡的咸味。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里,小公主所言不虚:没有盐的肉确实难以下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3 09:20 PM , Processed in 0.0342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