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4|回复: 0

[时评] 连“英国第一猫”都嫌,选民抛弃保守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8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英国第一猫”都嫌,选民抛弃保守党

 倾听远方的 凤凰WEEKLY国际 2024年07月06日 19:32 

IMG_5575.JPG

◆苏纳克宣布提前选举时天降暴雨。

文丨亦凡
编辑丨漆菲

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和妻子牵着手前往投票站时,依旧面带微笑,全然没有将被赶下英国首相之位的落寞。或许因为这个结果早在预期之中,他有足够时间消化保守党在全国大选中的落败。

当地时间7月5日,苏纳克正式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并发表了作为首相的最后一次演说。他坦言:“我听到了你们的愤怒和失望,我要为这次失败负责。对于所有不知疲倦地努力却没有取得成功的保守党候选人和竞选者,我很抱歉,我们没能给你们应有的回报。”

此前一天的全国大选中,保守党见证了老对手工党毫不费力地获取历史性胜利,以过半席位获得组阁资格。不仅如此,2019年选举中保守党大胜筑起的蓝色(该党代表色)海洋在五年后土崩瓦解,即便最忠诚的选区也拱手让人。

截至目前,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中,工党获得411席(较上次增加209席),保守党仅收获121席(较上次减少244席)。

IMG_5576.JPG

◆保守党所获议席比例比以往都低。

IMG_5577.JPG

◆2024年各党议席获得数与2019年数量对比。

投票前,苏纳克曾说,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会责怪他的前任们。“你必须打好手中的牌。”他告诉记者,“坐在那里说‘希望有人给我四张A’是没有意义的。”这一措辞多少有些微妙,似乎在说,他本可以将选举失利归咎于前任们。事实上,过去五任首相都不能为保守党的历史性挫败免责。

过去14年来,英国民众的不满实在太多——首相换得比家具还勤,政客们丑闻迭出,物价高涨生活难熬,指望不上的医疗体系,脱欧后事务处理得一塌糊涂……终于,在这场提前进行的大选中,保守党亲手将自己送出了唐宁街。


一场“事先张扬”的溃败


英国全国大选本不该在这个节点进行。根据原先的规则,下一次大选只需要不迟于2025年1月28日举行就可。然而,苏纳克想借着经济数据好转的东风挽救保守党的颓势。

英国国家统计局5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6%,为两年半来最快增速。不仅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一季度英国人均GDP在连续七个季度下跌后,也实现环比0.4%的增长。这意味着英国经济已从去年末的技术性衰退中走出,增速也超过同期欧洲大陆的主要经济体,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5月22日,苏纳克宣布大选将于7月4日举行。这一决定宣布时充满了戏剧感,苏纳克站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外讲话,忽然暴雨倾盆,可讲台上没有搭建雨棚,他也没有撑伞,背景中传来D:Ream乐队的《一切只会变得更好》(Things Can Only Get Better),这是工党在1997年选举时最喜欢用的曲子。

苏纳克表示,之所以决定在这个日期举行大选,是因为相信经济正在改善,而且“通胀和净移民数字下降,突显了保守党‘坚持计划’的竞选口号”。其实,他是想借突然宣布大选让对手感到措手不及,结果无论是工党还是极右翼的英国改革党都积极应战。

34岁的英国人尼克(Nick)从事IT管理工作,他对苏纳克的决定感到困惑。尼克告诉《凤凰周刊》,尽管这个时间不影响自己的投票决定,但不理解为什么要在欧洲最大足球赛事举办期间选举。尼克猜测,是不是因为足球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头条,会分散大家对选举的注意力。

不论苏纳克打的什么算盘,这个时间点没能提供裨益。自2021年以来,保守党在民调中一直处于劣势。近一年的诸多民调显示,保守党支持率仅在20%以上徘徊,工党常常甩其两倍有余,最低也有40%,有时保守党连第二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当形势再明朗不过,保守党不仅预见到自己的失败,甚至毫不讳言这场失败有多么广泛。“苏纳克正在全国各地碰壁。”上议院保守党议员、民调专家安德鲁·库珀(Andrew Cooper)说,“如果这是一场拳击比赛,他们现在应该叫停了。”

但苏纳克不能叫停,因为压力不止来自于工党,保守党正被左右夹击。这迫使他勉力投入竞选活动,敦促选民们积极投票。能让工党面对一个真正的反对党,这是保守党能争取的最好结果。

随着人们对税收和移民增加的不满日益加剧,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带着英国改革党卷土重来。作为民粹主义者,他曾积极推动英国脱欧,并成立过脱欧党。相比数年前,英国改革党的威胁变得更甚。

民调显示,英国改革党获得约14%的选票,从保守党手中夺走了更右翼的选民支持。中间偏左的自由民主党也来势汹汹,最终表现超出预期,拿到议会下院的71席(较上次大幅增加60席)。法拉奇在大选后表示,随着保守党大败,英国政治的中右翼存在一个巨大缺口,“我的工作就是填补这个缺口”。

IMG_5578.JPG

◆改革党领导人法拉奇表示希望在大选后接管保守党。

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史密斯(Smith)今年28岁,生活在伦敦地区。他在选前告诉《凤凰周刊》,考虑投给自由民主党。“小党派的政策能真正给英国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影响,但我们目前的投票制度使他们没有可能掌权。工党曾承诺改变这一制度,但他们食言了,而自由民主党仍对此许下承诺。我希望他们能赢得我所在的选区,为当地重要的事情而战。”

对史密斯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把保守党赶下台。“过去14年里,他们在很多方面让英国变得更糟,并多次更换党领袖,导致许多未经选举的首相做出了不受欢迎的决定。”

不少年轻人则转向更加偏左的小型政党。30岁的苏格兰人埃默里(Emry)在电视台工作,他生活在英国西南地区的布里斯托,绿党在这一地区相对占优。埃默里告诉《凤凰周刊》,约十年前他曾投给工党,但他觉得工党正在远离左翼,转向政治光谱的中间以赢取更多选民的支持。“我退出了工党并加入绿党,因为工党提出的一些政策我不认同。”

但埃默里也说,“虽然我投给了绿党,但也不太会影响到工党(获胜),总之不让保守党上台就行。”

IMG_5580.JPG

◆近三年来的主要政党支持率变化。

未等对手发力,临近选举保守党又频出危机。先是苏纳克本人的公关灾难,他在法国参加盟军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时提前离场,只为参加电视采访给竞选造势。这让法拉奇有了谈资,他指责苏纳克不爱国,最终此事以苏纳克道歉收场。

IMG_5581.JPG

◆苏纳克在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时提前离场。

不久后保守党又爆出丑闻,多达15名该党候选人和官员涉嫌押注大选日期,他们因此受到调查。

对保守党来说,选举惨败只是第一个麻烦。该党内部会如何整合还是未知数,毕竟许多右翼选民转向英国改革党,有呼声甚至让保守党与后者合并。法拉奇也曾表示,他希望在大选后接管保守党。

美国“政客”(Politico)网站认为,保守党将迎接极其残酷的内斗,甚至有人猜测如此大规模的选举失败可能威胁到保守党的生存。也有人担忧一旦与英国改革党合并,保守党未来将被法拉奇左右,就像特朗普控制了共和党一样。

未来谁会接替苏纳克担任党派领袖,将深刻影响到保守党的路径选择。对温和派来说,首要任务是寻找一个可以带来团结的人,“全力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连“英国第一猫”都嫌弃


自2010年以来,英国人历经五位保守党首相。执政太久带来给选民带来了厌倦,不是因为太过相似,而是太过混乱。尤其到了执政后期,保守党短短一年内连换三任领袖,结果越换越不受欢迎。

31岁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贝尔(Bell)认为,“在卡梅伦和特蕾莎·梅执政时期,保守党政府还算称职,但自此之后一蹶不振,腐败与谎言层出不穷。”他告诉《凤凰周刊》,唯一还过得去的政绩是新冠疫情期间的疫苗采购。

尼克也觉得,除了对疫情处理还行,保守党过去十年有太多失误,信息传递不畅或是领导层不遵守政策。这次选举中,他与贝尔都投给了工党。

风格和理念迥异的领导人频繁更替,带来了政策的不稳定性。

尤其是约翰逊接替首相位置以来,保守党的治理急转直下。彭博社专栏作家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Adrian Wooldridge)认为,特蕾莎·梅是被保守党内斗所困扰,以至无法实施其所提出的温和却明智的社会改革;约翰逊则完全不适合担任高级职务,“他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之所以能被拔擢,是因为他迎合了脱欧派的幻想,而不是因为能够治理国家”。

伍尔德里奇将过去14年总结为四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卡梅伦的社会自由主义、特蕾莎·梅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约翰逊的民粹主义和苏纳克的热情撒切尔主义。

至于特拉斯的执政理念,甚至不配有一席之地,因为她的任期只有45天,短过一颗生菜的保质期。

IMG_5582.JPG

◆特拉斯是伊丽莎白二世生前任命的最后一位首相,但她的任期极其短暂。

短短时间内,特拉斯依然将国家搅动得天翻地覆。她提出价值450亿英镑的减税计划,旨在重振英国经济,却引发全球债券市场数周的恐慌,英镑对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最低点,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对此发出谴责,要求她“重新评估”。

混乱之外,层出不穷的丑闻成为保守党挥之不去的标签。人们已经习惯了对政客的不信任,制定规则的人常常不遵守规则。苏纳克的助手们押注提前选举时间都算不得什么,约翰逊时期几乎完全被丑闻淹没,例如使用保守党捐款和来源不透明的资金对首相官邸进行豪华装修。

疫情期间沸沸扬扬的“派对门”,更让英国人感到愤怒。当时约翰逊政府实施隔离封锁政策,要求人们待在家中避免感染,当普通人被迫与家人分离之际,唐宁街却在聚会狂欢。最终这桩丑闻迫使约翰逊辞去相位。

IMG_5583.JPG

◆派对门丑闻让人们对约翰逊政府非常愤怒。

约翰逊的下属也卷入多桩争议。他的首席顾问卡明斯违反疫情封锁规定出行;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涉嫌在工作中欺凌同事;副党鞭克里斯托弗·平彻则多次被指控性行为不端。约翰逊或是知情包庇,或是表达对下属信任,引发对其道德标准的质疑。

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塞尔登(Anthony Seldon)严厉批评道:“很少有首相在人事任命上如此糟糕,在管束内阁上如此不称职,在组建稳定团队管理唐宁街10号上如此无能……很难找到一任首相能比约翰逊对政府结构造成更大的破坏。”

IMG_5584.JPG

◆前首相约翰逊在一系列丑闻曝光后被赶下台。

苏纳克上台后,虽然其任内英国经济有所好转,通胀确实开始缓解,但为时已晚。至于他本人,则一直不受欢迎。益普索(Ipsos)的一项调查显示,50年来试图连任的首相中,属苏纳克支持率最低,75%的选民认为他“工作不力”。

就连“英国第一猫”、唐宁街“首席捕鼠官”拉里也极度嫌弃苏纳克。自2011年“上任”以来,拉里和保守党的五位首相共事过。面对苏纳克的下台,拉里的X账号讽刺道:“7月4日,某个国家终于击败了某位不受欢迎、不接地气、只知道收税不知道提供服务的统治者。刚刚好。”这足见首相府的工作人员对他颇有微词。

IMG_5585.JPG

◆唐宁街首席捕鼠官拉里已经送走了五位保守党首相。

2022年7月,当约翰逊辞职的消息满天飞时,该账号也发布了一条信息:“第一,我不是‘鲍里斯的猫’。第二,他像所有首相一样,只是暂时住在唐宁街。第三,而我,我是这里的永久居民。他走了,我还会在这里。第四,对,这整件事都让人尴尬不已,但它会过去的。”

苏纳克出身精英,英国选民不认为一个比国王更富有的首相能共情底层人民。虽然是印度裔,但苏纳克毕业于美国藤校,从政前就职于高盛,妻子则是印度顶级富豪之女。尼克直言,“我不相信苏纳克能代表英国民众,他只服务于自己的利益。”

当天比起前任,苏纳克不算太丢人,毕竟他保住了自己的议员席位,而特拉斯则败给工党对手。其他三位前首相所在的选区也都拱手让人。


紧缩政策让人苦不堪言


保守党的治理尾声撞上了时代困境,疫情冲击未尽,俄乌战火又带来新的挑战,无论通胀还是能源危机,都让英国人尤其是底层人民在困顿中挣扎。

为了应对双重危机,政府支出和税收都大幅上升,英国税收达到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没有随之变好。不仅移民数量创下历史纪录,还有750万人等着依靠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获得治疗,而这一体系全靠政府扶持。

为了稳定经济,苏纳克通过增税减支解决问题,虽然通胀水平从11%降至2%,但英国经济未能实现增长。伦敦玛丽皇后大学政治学教授菲利普·考利(Philip Cowley)直言,苏纳克“一开始的处境就很不利,后面的情况越来越糟”。

然而,治理危机不能仅向外归因,保守党一贯的紧缩政策“功不可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卡梅伦政府在余波中上台执政。当时英国面临255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保守党决定大幅削减公共开支来缓和财政危机,将公共支出从占GDP的41%降到35%,英国预算办公室称其为“二战以来发达经济体中最大的赤字削减计划之一”。

当时受波及的包括社会项目、基础设施、国际外交支出,甚至是警察、监狱等机构,尤其重要的医疗服务也得不到足够支持,导致民众直接遭殃。

IMG_5586.JPG

◆NHS工作人员要求提高薪资。

紧缩政策不仅给经济和公共服务带来深远变化,甚至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

英国华威大学经济学家蒂莫·费泽 (Thiemo Fetzer) 发现,从2010年开始,受福利削减影响最大的地区更有可能支持法拉奇领导的英国改革党。费泽为此发问,“紧缩政策导致了英国脱欧吗?”

而自上次大选以来,英国普通人的生存境况始终未能得到好转,高昂的能源账单和生活成本让支出大幅上升,伦敦智库决议基金会(Resolution 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这些年英国家庭实际收入有所下降。更大问题在于,过去14年来,最富有的人群没怎么受到影响,但更不富裕的那部分人承受了政策调整带来的重担。

史密斯将如今的社会困境归因于保守党治理无方。他向《凤凰周刊》解释说,“如果拿现在和2007年-2010年作比较,我们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变得更糟。英国平均工资几十年来没有显著增长,甚至没能跟上通胀的步伐。在保守党领导下,我们的生活状况确实变差了。”

史密斯认为,英国社会不平等现象急剧上升并非偶然,可以说是保守党政府有意为之的结果。“紧缩政策大幅削减了英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影响了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

埃默里对保守党的不满不止于经济领域。“保守党只为自己和朋友服务,根本不关心英国普通人。”埃默里向《凤凰周刊》细数该党的“罪状”,“他们把这个国家带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侵蚀了民众的权利,以至于很多人害怕在这里生活;破坏了环境政策,意味着英国目前几乎不可能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国防上投入大量资金,将国家推入越来越多的冲突中。尤其是持续向以色列提供资金和武器,导致如今加沙人民生灵涂炭,这种做法真的很蠢。”


曾经选择脱欧的人后悔了

脱欧是保守党这14年治理的真正分水岭。当时任首相卡梅伦决定诉诸民意,通过简单多数的方式决定英国去留,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脱欧派能以52%对48%的结果取胜。

尽管人们如今已很少谈论脱欧,这却是保守党接连换相的起点。坚持留欧的卡梅伦因此卸下公职,曾担任其内政大臣的特蕾莎·梅接替他扛起职务,不得不为脱欧协议奔走,与欧盟谈判,尽管她本人也支持留欧。

IMG_5587.JPG

◆认为脱欧是个错误的英国人越来越多。

然而,软脱欧与硬脱欧两派相持不下,温和派希望保留英国进入欧洲共同市场的资格,强硬派希望优先考虑放弃欧盟法规和控制移民。特蕾莎·梅被夹在其间艰难行事,最终还是泪洒唐宁街,宣布离任。

IMG_5588.JPG

◆特蕾莎因无法完成脱欧事务流泪辞任。

自此约翰逊时代开启,他的确履行承诺,让英国在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离欧盟,却留下诸多未解决的难题。

IMG_5589.JPG

◆约翰逊正是靠着完成脱欧的名义得以上台。

时过境迁,认同脱欧的英国人越来越少。英国舆观调查公司(YouGov)去年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英国选民认为脱欧带来的失败多于成功,其中包括超过三分之一的脱欧支持者。更具有一致性的观点是,72%的英国人认为,政府对脱欧的处理很糟糕。

史密斯正是当年选择脱欧的其中一员。但如今,他向《凤凰周刊》坦言,这是个错误,“脱欧让英国的情况变得更糟糕,我当时投票是出于沮丧,英国作为一个国家已经衰落了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政府没有承担任何责任或试图改善现状。它导致的结果是,很容易让人认为移民和穷人是问题所在。但在我看来,这是掌权者的错。”

但至今,这套“问题出在移民”的话术仍在选举中被广泛使用。史密斯认为,出于同样的原因,英国改革党在这次选举中的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

“投票脱欧是我年龄够大时的第一次投票,可我现在很后悔。移民问题不是我投票的动机,我只是觉得有些事情需要改变。我也不认为欧盟是一个伟大的体系,我从根本上认同政府应该更小、更本地化。但事后来看,加入欧盟明显利大于弊。”史密斯说。

埃默里的怨气更大,苏格兰人大多支持留欧,他认为这“不仅在经济上有意义,而且从人文角度来说,拥有多样化的人口会使英国更强大”。

当年的公投结果不仅对他打击很大,甚至引发苏格兰人的独立公投。“脱欧只是让部分保守党人和其捐助者获利,因为脱欧,导致英国疫情后的复苏更慢。”埃默里说,“我们会因为脱欧再次陷入衰退吗?这是英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后悔投票支持脱欧,因为他们觉得被骗了,现在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并不利。”

英国正式脱欧恰逢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因此在评估影响方面似乎有些困难。但独立智库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NIESR)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与留在欧盟相比,英国目前的实际GDP下降了约2%至3%,实际收入下降了约8%至9%。

与其他国家横向对比更具说服力。根据英国政府的数据,英国目前GDP仅比疫情前高出约1.7%,欧元区为3.7%,美国为8.7%。

硬脱欧带来的一大麻烦是,英国失去了欧洲这个自由市场,却没能换回同等庞大的其他市场。脱欧支持者曾幻想摆脱欧盟束缚后,能够直接与不同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可迄今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英联邦国家,英国在这方面的进展甚微。

传统盟友美国在推动此事上也并不积极,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转向拥抱贸易保护主义,在征收关税时效率奇高。

格外讽刺的是,许多人支持脱欧的初衷是为了控制移民数量,但这个目标也没实现。脱欧只是遏制了欧盟地区民众自由前往英国寻找工作的机会,但没有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脱欧还“成就”了法拉奇这样的民粹人物,让他始终利用移民议题大做文章,甚至用于攻击保守党执政不力。

脱欧的损害不仅是经济与贸易上,还有国际地位。不同于法国借助欧盟放大自身话语权,在世界大国之间腾挪斡旋,脱欧给英国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影响力的衰微。它不得不直面自身只具备中等规模的现实,无论经济体量还是对世界的影响力,都是如此。

除了在俄乌问题上,英国的立场始终明确且激进,对于乌克兰的军事与经济支持从不犹豫。在其他国际事务中,英国的身影难觅,声音也难被听到——美国在地区冲突中左右形势,欧盟在绿色转型上引导规则制定,哪怕备受关注的大国战略竞争或贸易摩擦,英国都不再是主要玩家。当人们在报章中阅读来自英国的新闻,常常只剩下王室传闻与花边。

这次选举中,关于外交事务的讨论很少。供职于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前英国外交官尼克·威特尼(Nick Witney)表示:“外交政策在选举中无法发挥太大作用,因为我们目前就没什么外交或国防政策。在新政府的领导下,未来几年内我们都没有资金来制定这些政策。”

安东尼·塞尔登在总结保守党过去14年的政治遗产时直言,到2024年,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比2010年)更低,联合(union)不再强大,国家会更不平等,对人民的保护更弱,增长缓慢,前景暗淡。“总的来说,很难在保守党的执政历史上找到一个可比的时期,它取得的成就如此之少,并在治理结束时让国家处于如此令人不安的状态。”(感谢Kiki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0 08:51 PM , Processed in 0.0482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