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哲史艺丛] 步兵克制骑兵的神话!顺昌大捷:南宋第一次在平原大败金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3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步兵克制骑兵的神话!顺昌大捷:南宋第一次在平原大败金兵

 赵川博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6-12 06:27 

40.jpg

本 文 约 4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对于军事史爱好者们来说,南宋的历史颇有可叙之处。讲到这段时期,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岳飞和他的岳家军。诚然,纪律严明、作战勇猛的岳家军创造了累累战功,然而如果将视野放宽将会发现,除了岳家军的赫赫威名,还有许多人在这段弥漫着烽火狼烟的岁月中被推上时代的潮头,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41-compressed.jpg


刘锜就是其中之一。绍兴十年(1140),这位正值壮年的虎将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以少胜多,造就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而这场战争的缘起,还要从绍兴九年(1139)说起……

议和?再战!


1127年,金军终于在东京城头扬起自己的旗帜,康王赵构一路“仓皇北顾”,南下应天即位,建立南宋。自南宋建立之初,与金国作战就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线任务”,从1130年开始,金国派出多位将领轮番进攻南宋,经过富平之战、和尚原之战、饶风关(一称饶凤关)之战等战役,金军攻克陕西,但始终不得入川,南宋半壁江山得以稳固。

42.jpg


多年的拉锯战使得女真人的攻势逐渐显露疲态,而1135年金太宗的病逝更让金国不得不尝试缓和与宋的矛盾。太宗驾崩后,金熙宗即位,金国内部爆发剧烈党争,当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完颜昌和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共同倡议,提出将河南、陕西之地还宋以缓和冲突。为了统治的稳定,金熙宗同意与宋议和。这一决定正中赵构下怀,为了半壁江山以及皇位,他对秦桧提出的“南自南,北自北(即生活在南宋治下的百姓,凡是原籍在金政权和伪齐政权统治区的,要返回原籍。这一政策直接使得中原、华北等地区受压迫的人民无处可逃。)”大加赞同,积极与金和谈。

时至绍兴九年(1139)初,赵构与秦桧不顾舆论压力,借口徽宗棺柩、太后、钦宗未还,力主与金国签订“天眷和议”。在此次和议中,金要求南宋称臣,并每年向其上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才肯将河南、陕西两地以及徽宗、韦太后的棺木归还南宋。虽然宋方对这些条件照单全收,甚至十分满意,但对金国而言,这场和谈是完颜昌等主和派推行的,并非金熙宗及其他主战派大臣最满意的结果。

诚如岳飞所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同年八月,完颜宗弼(即兀术)、完颜宗干等人在金国发动政变,杀死力主议和的完颜昌。大权重新回到主战派手中,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1140年五月,金熙宗撕毁合约,以完颜宗弼为统帅,数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攻宋,意图收回和约中交还的河南、陕西。战争初期,金军势如破竹,接连拿下开封等重镇。

43.jpg

为什么金军能如此顺利地攻城略地?主观上,宋军不想或者不能抵抗;而客观上,大部分的宋军其实也无力抵挡金国的铁蹄。

先说主观原因,绍兴九年(1139)宋金两国刚刚签订合约,此时的南宋统治者正沉浸在“山河永固”的幻想里,在朝廷内部大肆渲染歌舞升平的气氛,由上至下对战争毫无戒备。因此在金军大军压境时,难以在短时间内组织成规模的军事力量进行抵抗。此外,1130年,金国在黄河以南的北宋故地建立傀儡政权伪齐,虽然在1137年,这一政权已经覆灭,但其官吏却仍然留在河南、陕西地区,对南宋的忠诚度本就不足。因而在面对“旧主”的卷土重来时,驻守开封、洛阳的宋军早被吓破了胆,一部分不战而降转投金军帐下,另一部分弃城而逃,没有任何抵抗意志。这一消息传到赵构耳中,他也只得一边喟叹大臣无节,一边憎恨金国无厌了。

此外,在面对金军时,宋军也的确存在战斗力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骑兵对于步兵具有一定压制力,而河南地区平原广布,地形平坦,恰恰适宜骑兵作战。然而南宋时期,不仅骑兵规模相比北宋缩减了很多,在骑兵力量配置方面,不断地分兵还使得数量不足的劣势更为突显,导致一支军队往往只有少部分骑兵作为辅助策应。此外,这少得有些可怜的骑兵也以骑射手为主,擅长短兵相接者少之又少,这都使得宋朝骑兵解决正面冲突的能力不足。

44.jpg

那么,这样一支主要由步兵组成且骑兵战斗力存疑的军队,面对的敌人是什么样的?

45.jpg

金国的骑兵除了擅长骑射,其正面战斗能力也十分优秀,每五十名骑兵中就有二十人身穿重甲、使用重型武器。对抗这样骁勇的敌人,无怪乎河南地区的南宋守军节节败退。

打南宋的风还是吹到了顺昌……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纵然高宗想要偏安苟全,也不得不下令出兵。此时的刘锜已被任命为东京副留守,正在率兵前往开封赴任的路上。在离顺昌还有三百里路程时,得知金国挥师南下,一个难题便摆在了刘锜面前——自己率领的“八字军”不过约两万人,而完颜宗弼手下却有兵马十万,正虎视眈眈准备继续进攻。如果自己继续前行,毫无疑问将与其正面冲突,绝无必胜把握,反而有可能兵败如山倒。

46.jpg

但同时,自己身为朝廷命官,自应杀敌报国。而且顺昌地处淮北颍水下游,为金军南下必经之地,一旦失守则江淮地区难保。

犹豫过后,刘锜最终还是决定率部与当地知府陈规共同坚守顺昌。

战前,为彰显自己的决心,刘锜效法项羽,命人凿沉来时所乘船只,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共同守城。此外,他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寺庙中,并在寺庙门口堆积柴薪,告知部下如果自己战死城破,便立刻点燃柴草,让他的家人以身殉国,不受金军折辱。在他身先士卒的带领下,部队斗志昂扬,争相“破贼立功”。

在战备方面,刘锜亲自组织部署修建防御工事,用伪齐时期留下的车轮和门板加固城防,又“筑羊马垣,穴垣为门”,用于观察敌情和射箭。为了不让攻城的敌人有掩体,刘锜下令将顺昌城周围的数千居民迁入城中,并放火焚烧房屋。当守城工事修建完毕后,刘锜明确分工,安排手下将领分别守卫各城门,还在城外设下伏兵。经过六天的充分准备,宋军虽然位居劣势,但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好能做的一切了。

此时,金兵游骑也越过颍河到达城下,刘锜先前设下的伏兵便派上了用场。成功俘虏两名金军千户后,经审讯得知,金军先锋韩常率领一万兵马,已抵达顺昌城外三十里的白涡口。刘锜当机立断,趁金兵立足未稳,派出千余士卒夜袭敌营,韩常措手不及,营盘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只得仓皇撤退。

到了五月廿九日,金国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整合韩常部,形成三万人的部队,渡过颍水迫近顺昌城下。面对咄咄逼人的金军,刘锜“开门迎敌”,下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但完颜突合不敢冒进,只在城外射箭攻击。之前颍水的阻挡给渡河作战的金军重甲步兵增加了额外的体力消耗,而且此时正值夏季,炎热的气候使金兵的弓胶融化、复合弓的弓弦也受了潮。相比之下,宋军却早有准备,不仅注意了弓弦的防潮,还配备了备用弓弦,所以弓弩性能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因此,刘锜部隐蔽在城墙和羊马垣之后,并未受到多少伤害。一轮轮箭雨过去,宋军仍然按兵不动。金军见状开始逐渐向顺昌城推进,忽然间,喊杀声大作,城墙后不知何时站满了手持弓弩的宋军,他们居高临下,凭借破敌弓、神臂、强弩等远程武器形成强大“火力网”。一时之间攻守之势交易,金人死伤惨重。受到重创的金军迅速后撤,刘锜追亡逐北,派出步兵持长枪、刀斧猛冲,金军慌乱之间向颍水溃退,铁骑死伤数千,溺亡者更不可胜数。

47.jpg


而在获取此次阶段性胜利时,顺昌城已经被包围四天。陆续赶来的金军驻扎在顺昌城外二十里处的村庄内。但金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驻地竟因为天气的骤然改变而遭到破坏:以往金军南侵往往是在秋冬季节,但此次却是在夏天,南方潮湿多雨。六月初二夜里,雷雨大作,刘锜抓住这一机会派出五百名敢死队员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偷袭敌军,杀伤甚众。次日夜里又是雷雨,刘锜增派百人前去夜袭,他要求敢死队员佩戴竹哨,以哨声为令,在闪电时奋勇进军,斩杀敌人,闪电停下时则隐蔽在黑暗之中。金兵不知虚实,自乱阵脚,甚至于自相残杀,战损极大。经过两晚的战斗,金兵士气溃散,不得不再次后撤。

得知己方兵马久攻顺昌不下,反而节节败退,完颜宗弼决定亲自出马,率军十万浩浩荡荡地开往顺昌。得知这一消息,有部将认为守城事不可为,而刘锜权衡利弊后,决定继续固守城池敌营甚迩,而兀术又来,吾军一动,彼蹑其后,则前功俱废)

“上兵伐谋”,面对十万大军,刘锜巧用细作。他派两名间谍传出消息,使完颜宗弼认为他胸无大志、纸上谈兵,松懈了对宋军的防备心。此时,金军的“铁浮图”(重甲骑兵)和“拐子马”(轻型或中型骑兵)已兵临颍水河,刘锜派人出言挑衅,邀请金兵渡河开战。完颜宗弼见这个“纨绔子弟”还敢出言不逊,果然怒不可遏,亲率大军渡河攻城。

但令金人没有想到的是,南方的酷暑又一次给了他们深刻的教训。由于六月天气炎热,刘锜预料到金军需要大量饮水,于是在河水中预先投放了毒药。金军趁清晨清凉时渡河列阵,但宋军只是坚守不出。一上午的时间转眼过去,昼夜奔袭的金军已人困马乏,只得就地休整,饮水吃饭,此时宋军的毒药发挥作用,不少金人和战马中毒倒地,丧失战斗力。

到了未时(下午一至三点),一天之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刘锜推测毒药已发挥作用,准备发动决战。他本着“擒贼擒王”的思想,令少量人马从顺昌城西门出击,吸引敌人注意力。并从南门派出数千主力军,直取金军统帅完颜宗弼

然而完颜宗弼并不惊慌,因为他的身边正是金国的王牌军“铁浮图”,这些重甲骑兵佩戴钢铁装甲和马铠,每三匹马连在一起,集体冲锋时刀枪不入。正是由于“铁浮图”的存在,金军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宋军奋起抗击,一番激战之后,纵然“铁浮图”悍勇无比,也是死伤惨重。为了避免将领被俘,金军试图从左右两翼包围宋军,但始终未能形成包围圈。两军一直血战到黄昏时分,鉴于伤亡惨重,完颜宗弼被迫后撤到顺昌城西扎营落寨,打算以持久战困死宋军。

然而天公仍不作美,第二天下起了暴雨,金军营寨中平地积水接近一尺,刘锜又派兵夜袭敌营,在混乱的战场上,完颜宗弼不得不撤军回东京。这场顺昌保卫战终于落下帷幕,宋军也终于能啜饮久违的庆功酒。

当谈论顺昌之战时,我们能说些什么?


顺昌之战的失败使得金国上下震动,金人不得不承认“自过南朝来,十五年间无如此战”。

而一向不喜抗金的赵构也称赞刘锜“其功卓然”,对刘锜表示:“卿之伟绩,朕所不忘。”

48.jpg


一直偏安东南的南宋朝廷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已经太久太久。顺昌之战的辉煌,也在时间的磨洗中显得愈发闪耀。

这场胜利后,久经磋磨的南宋军队士气为之一振。顺昌之战与此后的郾城之战(此役中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遥相呼应,合力瓦解了金国的攻势。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使得南宋朝廷终于有机会改善自身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宋朝廷终于可以凭借“抵抗外敌入侵”这一“主线任务”统合国家意志,号召更多民众向政权效忠,以此不断巩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虽然对刘锜等将领来说,维护宋的统治才是他们的追求能否青史留名并不重要,但实际上,顺昌之战已经成为我国军事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战役。这场战斗为宋军在平原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后续的战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刘锜“以战代守”,攻防结合,充分利用南方独特的天气条件,把各种计策玩出了花。此外,在刘锜手下,各类作战器械也迸发出“1+1>2”的合力:宋军以破敌弓辅助神臂弓和强弩,使得兵临城下的金军不得寸进;又在短兵相接时通过钩枪、大斧的组合,创造了“以步制骑”的神话。

一场战役的能量有多大?历史给出的答案超乎我们的想象,顺昌之战与同一时期其他战线上的战役,事实上奠定了宋金南北对峙格局的基础。此战之后,虽然南宋统治者无意北上收复失地,但金国的铁蹄也不再有力量南下扩张。于是,双方在次年签订《绍兴和议》。

49.jpg


在这用血与铁换来的、短暂而脆弱的和平中,南宋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南方经济得以长足发展。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无论刘锜用一手烂牌打出了多么璀璨的胜利,时代更易的脚步都已经无法停止。即便是顺昌之战这样宝贵的胜利也难掩南宋整体的颓势,最终留给历史的,只有一缕晦暗不明的背影。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jpg
END
作者 | 赵川博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1 09:11 AM , Processed in 0.0492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