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哲史艺丛] 叔叔将侄子赶下龙椅,靖难之役给明朝政局,带来哪些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6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叔叔将侄子赶下龙椅,靖难之役给明朝政局,带来哪些影响

 军事帅哥 历史学堂君 2024-04-26 08:53 

作者:军事帅哥
编辑:莉莉丝


公元1402年农历六月十三,这一天是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一天。燕王朱棣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南京城,朱棣的侄子,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到了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明孝陵祭奠其父亲明太祖朱元璋。随后,朱棣在皇宫举行登基大典,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永乐。从此,明朝皇位从明朝开国太子朱标一系传到燕王朱棣一系,直至明朝灭亡。


那么,在靖难之役过去600年后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这场内战给明朝政局带来的影响呢?


要想提到靖难之役,我们就得提到两个关键人物——朱允炆和朱棣。


10.jpg

上图_ 靖难之役


  • 政治手腕幼稚的朱允炆


朱元璋原有的皇位继承人是太子朱标,但朱标在3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标和朱允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性格宽厚,这是作为君王的最大优点。但朱允炆和朱标在政治手腕上可就差的很远了。朱标对自己的弟弟很好,在朱元璋的20多个儿子里很有威信。如果朱标登基,给朱棣一万个胆子,朱棣也未必敢造反。


可朱允炆就不一样了,朱允炆性格宽厚,但做事非常着急,政治手腕也非常幼稚。不说别的,朱允炆一上台就想削藩,但他根本就不懂削藩的方法。朱允炆强硬削藩,一下子就削了5个亲王的权力。面对朱允炆的强硬削藩,湘王朱柏以全家自焚的方式抗议。但朱允炆仍然不为所动。等到5个亲王被陆续削掉权力后,朱允炆就将削藩的矛头对准了朱棣。这就迫使朱棣起兵和朱允炆争夺皇位。因此,朱棣的起兵是被朱允炆的强硬削藩逼出来的。


11.jpg

上图_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


当然,朱允炆本人也有优点,比如他从善如流、礼贤下士、敢于改变朱元璋过于严酷的刑法,减轻洪武时期过重的税收。但朱允炆的治国目标本身就有问题。朱允炆的重臣是方孝孺,此人乃当今大儒自居,但方孝孺和朱允炆的治国竟然以《周礼》的规定为目标,妄图把明朝的土地制度恢复到西周时期的井田制。这种行为显然是与历史相背而行的。


而且,明朝的北方是蒙古。蒙古在当时很不安生。按照朱允炆相对幼稚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他能否顶住蒙古南下还是个未知数?要知道,作为军事家的朱棣5次北伐,也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如果朱允炆无法解决蒙古问题,明朝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12.jpg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 文韬武略的永乐大帝


用“文韬武略“形容永乐大帝朱棣一点也不为过。在政治手腕上,朱棣可比朱允炆成熟的多。


就拿削藩这一事情而言,朱棣的手腕就更成熟。朱允炆是强硬削藩,而朱棣削藩则采用了欲擒故纵的办法。具体说来,朱棣在登基帝位后先提高藩王的政治经济地位,随后将藩王从封地请到了首都南京周围。藩王们以为,朱棣会优待自己的兄弟。可令藩王们想不到的是,朱棣将他们调离自己的封地后就一个个削掉了他们的护卫和军权。这使得藩王再也无力和中央对抗。


除了削藩,朱棣文治武功都不差。在政治上,朱棣加强内阁,提升行政效率。迁都北京,天气守国门。


在军事上,朱棣加强对边疆和东北的控制,还远征越南,明朝版图全面扩张。


在外交上,朱棣让郑和多次下西洋,促进明朝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在经济上,朱棣注重农业发展,并采取措施防止农民破产,永乐时期的农业生产达到了明朝高峰。


在文化上,朱棣的得意之作就是《永乐大典》。朱棣将明朝带向了盛世。


13.jpg

13a.jpg

上图_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 如何评价靖难之役对明朝政局带来的影响?


要想评价靖难之役对明朝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首先看正面影响——


第一,朱棣夺取皇位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明朝盛世奠定了基础。


朱允炆是一个空有理想但无法实干的皇帝,而朱棣却是一个胸有大志,但治国非常实际的皇帝。朱棣登基不仅非常轻松的完成了朱允炆没有完成的削藩任务,巩固了中央集权,还在文治武功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明朝国力和国际地位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一点是靖难之役对明朝发展带来的最大意义。在朱棣去世后,经过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明朝进入了仁宣之治的伟大盛世。这一点,朱棣功不可没。



第二,靖难之役确保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北移,这一点对中国政治版图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朱棣原先是燕王,其人从北京开始发迹。朱棣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朱棣肯定要把首都搬迁到北京。1406年,大明集结百万工人开始修建北京新城。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北京最大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在北京周边部署重兵,直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这就是后人所理解明朝皇帝的“天子守国门”。


14.jpg

上图_ 明朝宦官所戴的官帽


当然,除了肯定靖难之役的正面意义,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反面影响。而且,这个反面影响祸及明朝日后200年的国运,也成为明朝社会的一大毒瘤,这就是宦官政治特务政治的复活。


宦官政治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恶性肿瘤,东汉和唐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宦官就得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东汉时期,十常侍祸害朝廷。唐朝,宦官杀害废立皇帝,朝政局势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在唐朝灭亡之后,在五代十国基础上诞生的宋朝就非常提防宦官政治。到了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鉴于汉唐宦官的巨大危害性,就在明朝皇宫门口立了铁牌——宦官不得干政,违者斩。


但是,朱棣却打破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定。由于宦官在靖难之役中给朱棣提供大量的情报,因此朱棣非常信任宦官。朱棣登基后,为了镇压反对派巩固皇权,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就设立了直属于皇帝的东厂这一特务机构,由太监统一掌管。


除了设置东厂,朱棣还复活了朱元璋时期就取消的明朝另一特务机构锦衣卫。如果说朱棣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成就都很多,那厂卫制度的建立和复活就是朱棣政治上一个最大的败笔。


15.jpg

上图_ 锦衣卫飞鱼服实物图


16.jpg

上图_ 沉香锦衣卫腰牌


在朱棣的默许下,锦衣卫和东厂不受法律约束,为所欲为。他们在皇帝的默许下疯狂镇压朝中的反对派势力。比如,支持太子朱高炽的内阁大臣,大文豪解缙就被锦衣卫关进了监狱,最后被活活冻死。


在朱棣以后,如果说碰到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载垕这样的明君,锦衣卫东厂会比较收敛。但如果碰上像木匠皇帝朱由校、朱厚照、朱见深这样的昏君,锦衣卫和东厂就得胡作非为了。


朱由校时期,东厂头目魏忠贤疯狂镇压东林党的场景,堪称为晚明政治历史上的一大黑暗败笔。朱见深时期的西厂,朱厚照时期的内行厂,更是让明朝大臣惶惶不可终日。在宋朝,官员可以大胆讲真话,但在明朝,官员讲真话的代价可是非常大的。万一特务在日后找到讲真话的官员,这后果就很严重了。有明一朝,在特务统治和宦官政治的疯狂镇压下,宋朝养成的士大夫精神在明朝早已荡然无存。而特务统治和宦官政治复活的始作俑者,就是朱棣。


17.jpg

上图_ 魏忠贤(1568年-1627年)


当然,站在当时的角度看,朱棣恢复宦官特务政治有巩固皇权的合法理由。这是对朱允炆时期政治的矫枉过正。然而,如果朱棣采用一些更加现实的策略巩固皇权,而不是靠宦官特务政治巩固皇权,明朝的政治或许就不再那么恐怖血腥。


从朱棣复活宦官政治对明朝切入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效果看,朱元璋在皇宫门口立下的“宦官不得干政,违者斩”这一铁牌是很重要,但朱棣就是不听老爹的话。如果说宦官特务政治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那朱棣复活宦官特务政治就给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18.jpg

上图_ 明朝版图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对靖难之役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靖难之役让明朝走向了强大,皇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但从长远看,靖难之役带来的副产品——宦官特务政治却给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我们在肯定朱棣文治武功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朱棣恢复宦官特务政治给明朝带来的巨大危害。这一危害祸及明朝200多年,也给明朝的士风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3 04:45 AM , Processed in 0.0698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